Workflow
优质本科扩容
icon
搜索文档
近期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官宣扩招本科生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30
此外,扩招专业及领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中国农业大学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 业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 健康等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电子科技大学此次扩招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 域人才需求,强化新兴学科和优质特色本科专业布局。 1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加"双 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的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优质本科发力"扩招",不仅是信号,还透露出一些规律和趋势。 根据目前各高校公布的本科生扩招计划,记者盘点发现,扩招重点聚焦国家急需前沿技术及新兴业 态,将大力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其中,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领域是各高校扩招的高频词。清华大学明确,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 叉,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新书院将以培养具备 ...
高考后的重要信号!高中扩容、“双一流”扩招,来了|「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9:01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 核心政策方向为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调配机制 [1][3]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问题 [4] - 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 [4] - 2024年新增公办学位121万个 优质学位875万个 优质学校占比提升8.5个百分点至28.9% [4] - 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1036.2万人(同比+68.4万) 在校生2922.3万人(同比+118.7万) 增速创20年新高 [5][6] - 县中托管帮扶覆盖率达25% 近60%普通高中生在县中就读 [8] - 宁波市普通高中录取比例从2023年55%提升至2024年65.9% 通过创办8所综合高中实现 [8]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 "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2024年扩招1.6万人 2025年计划再增2万人 [10][11] - 重点改善高校宿舍条件 解决6-8人间宿舍问题 支持新建改扩建校区 [11] - 新增高教资源向中西部倾斜 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办学 [11] - 福耀科技大学优化师生比至6:1 2025年招生缩减至50人 聚焦个性化培养 [12] - 扩招聚焦新工科方向 如材料科学、智能制造、车辆工程等 [13] - 复旦大学设立100余个"微专业" 2025级新设120个培养项目 复合型人才培养比例将超1/3 [13][14] 教育结构优化 - 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向农村学校倾斜 [4] - 综合高中、科技高中等特色高中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8][9] - 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强化产教融合与行业实践培养 [10][13] - 精准扩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非简单总量扩张 [13]
2025高考报名1335万人,比去年少7万,8年来首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3:32
高考报名人数变化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比2024年减少7万人,结束了连续7年的增长[2] - 2018-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从975万增至1342万,7年增长38%[5] - 地方数据分化:云南减少1.26万(-3.3%),辽宁鞍山减少1003人(-6.7%),甘肃增加6000人(+2.6%),海南增加1000人(+1.3%)[7] 高等教育格局演变 - 福耀科技大学首年招生预算8亿元,计划仅招50人,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3] - 民办高校招生困难现象突出:江西工程学院2860人招生计划中仅961人为第一志愿录取[19] - 部分民办高校报到率低于90%,上海兴伟学院144名录取者仅19人报到[19] 录取率与招生规模 - 2024年本专科录取率79.65%,创8年新低,较2021年峰值92.89%下降13.24个百分点[6][11] - 2025年"双一流"高校扩招力度加大:清华、北大各增150人,中科大新增量子信息等专业扩招100人[13][14] - 中国农业大学新增500个名额,西安交大扩招200人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13][14] 结构性调整特征 - 优质本科扩容聚焦前沿学科:中科大新增临床医学专业,中国政法新增400个法学名额[14] - 中职教育定位转变推动高考报名:2024年高职单招录取人数纳入高考统计[7] - 征集志愿规模显著扩大:广东本科征集志愿同比增107.4%,湖南征集数达录取总数5.4%[17]
「教」量|拐点来临,报名人数首度向下,上好大学会更容易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9:19
高考报名人数趋势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比2024年减少7万人,结束连续7年增长[1] - 2018-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从975万增至1342万,7年增长38%[2] - 2025年部分省份报名人数分化:云南减少1.26万,辽宁鞍山同比下降6.7%(较2020年减少超25%),甘肃增加6000人,海南增加1000人[4][5] 高等教育录取格局 - 2024年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068.9万人,录取率79.65%,创8年新低[3] - 2018-2021年录取率从81.13%升至92.89%,2022-2024年持续回落至80%以下[7][8] - 2025年政策推动优质本科扩容,双一流高校扩招:清华、北大各增150人,中农大扩招500人,西安交大扩招200人,中国政法大学增400人[9][10] 高校招生结构变化 - 新型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首年招生50人,预算8亿元[1] - 多所985高校新增前沿专业:中科大新增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专业,中农大开设5个新专业方向[10] - 民办高校招生困难:2024年广东本科征集志愿同比增107.4%,山东从上百增至超7000个,部分民办高校报到率不足90%(如保定理工学院未报到率超10%)[12][13][14] 教育供给侧改革 - 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性调整,重点扩招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11] - 中职教育定位转变:从就业为主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推动高考报名基数增加[4]
重磅:“双一流”高校扩招2万人!涉多个“卡脖子”学科,广东怎么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4 08:31
高校扩招政策 - 国家发改委宣布2025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目标为2万人 去年已扩招1 6万人 [2] - 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针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启动本科生扩招 部分"双一流"高校2025年扩招规模达500-600人 [4] - 扩招政策核心逻辑为"精准扩优" 通过小范围高质量增量调整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 [5] 广东高校扩招动态 - 中山大学2025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90人至7845人 总规模将超8500人 [12] - 广东8所双一流高校2024年招生容量约55000人 较2023年增加400余个名额 [13] - 深圳大学2024年广东招生5214人扩招45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扩招至1473人 [13] 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 - 新增招生名额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及基础学科 [15] - 中山大学新增计划聚焦新兴交叉学科与国家紧缺学科 强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需求能力 [15] - 华南理工大学首创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 南科大新增工业工程与智能财会方向专业 [17][18]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规模 [8] - 扩招旨在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当前双一流院校本科招生占比约15% [9] - 大湾区高校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解决区域产业布局与学科资源错配问题 [16][17]
本科扩招、文科缩减,顶尖大学的真相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3 22:03
优质本科扩容进展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1] - 清华大学率先宣布扩招150人,北京大学随后宣布匹配这个规模,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985高校接连宣布扩招,中国农业大学将扩招500人[1] - 此次扩招着眼于当前和未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人工智能、新工科相关学科领域[7] 名校扩招具体措施 - 清华大学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5] - 北京大学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新增招生计划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进行培养[5] - 上海交通大学扩招150人,重点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学科领域招生规模[5] - 西安交通大学将扩招200人,连续第10年扩招,扩招学科领域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5] - 中国农业大学扩招500人,主要聚焦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6] 文科专业调整趋势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该校文科招生比例会从原来的30-40%降到20%[2] - 哈佛本科生学院2024年取消不少于30门课程,其中大部分属于文科专业[9] - 浙江大学2024年有142个专业,其中文科专业56个(占39.44%),但当年停招20个文科专业[1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2024学年撤销6个专业,其中包括英语、考古学、传播学3个文科专业[10] 文科专业现状 - 北京大学2024年在用本科专业120个,其中文科专业63个(占52.51%)[11] - 清华大学有91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科类专业39个(占42.9%)[11] - 复旦大学攻读人文学科学位的学生占18.2%,社会科学学位占24.5%,合计42.7%[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有104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科专业22个(占比超20%)[12] - 上海交通大学有85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科专业22个(占25.9%)[12] 文科专业发展方向 - 文科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升级,重要方向是文理融合[19] - 清华大学设置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等跨学科交叉专业[18] - 复旦大学推出"本科学程项目",包括"神经语言学"、"数据智能与商业决策"等跨学科交叉融合学程[18] - 上海交通大学在新文科建设中聚焦文理交叉,构建STEAM课程体系[18] - 南京大学推出4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包括德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