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侗族大歌
icon
搜索文档
镜观·回响丨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新华社· 2025-10-08 20:50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 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蕴含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深厚力量 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当丰富的文化课程进课堂、入社区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愈发进脑海、入民心 2025年9月26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美术教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斯琴(左四)指导学生刺绣。近年来,内蒙古兴安 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将当地国家级非遗图什业图刺绣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兴趣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 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参与电影配乐的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的杨想妮和"舞乐蝉歌"团队为更多 人所熟知。乐团成员怀揣"用音乐传递侗族文化,让世界听见侗族大歌"的共同梦想,将侗族大歌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是2025年4月22日,杨 想妮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厦格侗寨教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唱侗歌。 2025年6月12日,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学生在练习黎族鼻箫。近年来,海南省五指山市打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央广网· 2025-10-08 11:16
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 -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吸引大量游客 村民通过唱侗族大歌欢迎游客[1] - 民族地区保留特色文化 在文旅融合中彰显文化光彩 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 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提供资源[1] - 云南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发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丰富业态 解决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3]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 黎平县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创收增收 不断创新歌曲内容 加入新生活和乡村振兴主题[2] - 内蒙古巴林右旗保护和传承《格斯(萨)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通过文化传承小分队在牧区演出[4]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五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从2020年60129亿元增加到2024年83766亿元 年均增长5.6%[3] - 国家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
焦点访谈丨年轻人钟情老手艺 非遗装上“新引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7 11:45
中秋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假期这几天,不少朋友的旅游打卡照和以前有了新变化,大家晒的不再是清一色风景,而是有人举着亲手捏的青瓷茶 盏,有人捧着糖画逛市集,还有人把掐丝珐琅手作当成伴手礼。曾被认为有些"老气"的非遗技艺,如今成了年轻人眼里的"香饽饽"! 非遗匠人里也冒出不少年轻面孔,他们不把老手艺当"老古董",反而用新招儿玩出新花样,让非遗又有潮范又有趣。从前总担心老手艺被快节奏生活"拍在 沙滩上",可这个假期看下来,经典永流传!今天就收拢这份热情,聚焦双向奔赴,回答为啥年轻人爱上老手艺?非遗遇见青春活力能迸发出什么新魅力? 要说近期非遗圈里最亮眼的"大场面",今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绝对算一个!有近万名演职人员参加巡游展演,河北常山战鼓鼓点震耳,贵州阿 妹戚拖舞舞步灵巧,广东佛山醒狮跃动腾挪,全国知名非遗项目在这里轮番"炫技"。表演队伍里很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把老手艺演得有模有样,已然成了 非遗传承的生力军。 带着一腔热爱钻进老手艺里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80后绣郎张雪用记忆金属与丝线做出的"会动的苏绣",95后"面人郎"郎佳子彧把宫崎骏动画、冰墩墩这 些卡通形象融入创作,大受年轻人追捧。 也许 ...
焦点访谈|文化根脉与青春活力双向奔赴 非遗传承跑出加速度
央视网· 2025-10-06 21:4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0月6日是中秋节,祝大家节日快乐。中秋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的"奔向更美好生活"就来看看非遗里的新鲜 事。假期这几天,不少朋友的旅游打卡照和以前有了新变化,大家晒的不再是清一色的风景,而是有人举着亲手捏的青瓷茶盏,有人捧着糖画逛市集,还有 人把自己制作的掐丝珐琅当成伴手礼。曾被认为有些"老气"的非遗技艺,如今成了年轻人眼里的"香饽饽"!更值得关注的是,非遗匠人里也冒出不少年轻面 孔。他们不把老手艺当"老古董",反而用新招式玩出了新花样,让非遗又有潮范又有趣。从前总担心老手艺被快节奏生活"拍在沙滩上",可这个假期看下 来,经典永流传!今天就收拢这份热情,聚焦双向奔赴,回答为啥年轻人爱上老手艺?非遗遇见青春活力能迸发出什么新魅力? 要说近期非遗圈里最亮眼的"大场面",今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绝对算一个!有近万名演职人员参加巡游展演,河北常山战鼓鼓点震耳,贵州阿 妹戚托舞舞步灵巧,广东佛山醒狮跃动腾挪……全国知名非遗项目在这里轮番"炫技"。仔细一瞧,表演队伍里很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把老手艺演得有模有 样,已然成了非遗传承的生力军。 像这样带着一腔热爱钻进老手艺里的年轻 ...
“音画贵州·非遗之韵”文旅推介会在伦敦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30 16:50
人民网伦敦9月29日电(徐量、焦裕绚、钱雨青)9月29日, "音画贵州·非遗之韵"文旅推介会在英 国伦敦市中心举行。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贵州的自然风光、非遗文化、民族服饰与特色美食等丰富文旅 资源,吸引百余名中英嘉宾齐聚。 本次推介会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得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贵州茅 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并由贵州茅台独家冠名。现场歌声悠扬、酒香醇厚、笑声不断,中英嘉宾 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畅聊文化、共叙友谊,让黔韵风华在伦敦绽放光彩。 贵州文旅亮纷呈 黔韵风华吸引英伦游客 活动伊始,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金忠斌代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界致辞。他表示,贵州是 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丽之地。这里山川壮丽、文化多元,18个世居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 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此次将贵州的'韵味'带到伦敦,不仅是展示,更是邀请。"金忠斌说,贵州之美,在于自然天成的 生态风光,是生态旅游与康养度假的理想之选;贵州之韵,在于人文风华的鲜活传承,是人类共有的文 化记忆;贵州之兴,在于开放合作的包容姿态,期待与英国在文化演出、遗产保护、文旅投资等领域深 化合作,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 ...
“95后”韦子献:传播侗族大歌是自觉的使命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7:11
公司概况 - 韦子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第五代传承人 同时担任广西萨玛非遗生活馆创始人及广西鸿舞艺术团团长[2] - 公司业务涵盖侗族大歌演出及文化传播 近年来在中国内地及香港 澳门多地开展演出活动[4] 行业背景 - 侗族大歌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20世纪50年代被现代音乐界重新记录 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并推动世界对中国音乐的新认知[2] - 该艺术形式基于侗族世居地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 融合自然和声模拟与多声调值语言特性 形成独特复调音乐体系[2]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全国展演活动传播侗族大歌 如参与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全国集中展演闭幕式[1] - 海外传播成效显著 在澳门演出时获得观众5分钟集体起立喝彩 展现出跨文化传播潜力[4] 文化价值 - 侗族大歌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侗族特有文化遗产 具有多声部无指挥演唱的技术特点[2] - 演出形式包含男女声部自然融合 呈现"灯光渐亮时十多位侗族女子吟唱 男子低声托高音"的舞台效果[1]
在黔山秀水之间,领略多彩文化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6:59
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 - 2025年"艺海流金·多彩贵州"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支持 [2] - 活动内容包括贵阳、安顺、黔东南等地文化和旅游推介会,非遗传承、景区建设、城市文化等主题交流工作坊,走访当地16个文化地标 [2] - "艺海流金"活动自2005年创办,20年来已走进山东、甘肃、浙江、海南、江西等多个省份 [2] 贵州旅游资源 - 贵州拥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山水之美,多民族融合共居演绎的人文之美,以及现代化发展之美 [2] - 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包括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 [3] - 贵州"村超""村BA""村T"等"村字号"系列IP近年来十分火爆,群众文体活动释放出强劲吸引力,激活县城和乡村活力 [5] 港澳游客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贵州接待港澳游客达10.72万人次,同比增长74% [3] - 2024年香港、澳门和贵州成立了"贵港澳旅游联盟" [3] 文化合作项目 - 中央歌剧院与贵州省共同打造了原创歌剧《王阳明》,与安顺市共同打造了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 [3] - 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与重庆川剧院合作推出小剧场川剧《霸王别姬》,并探索与安顺地戏合作的可能性 [6] - 香港艺术节正在探讨将侗族大歌带去香港艺术节的可能性,并愿意与贵州合作探索非遗文化"走出去" [7] 文化特色 -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包括苗族银饰、侗族大歌等 [1][4] - 安顺高台地戏是民间古老戏剧安顺地戏的"变种",以八仙桌搭成金字塔状进行表演 [6] - 贵州桥梁别具一格,具有世界级桥梁之壮美 [5]
以歌会友 中美青少年唱响中山公园音乐堂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0:30
活动概况 -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 中美两国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团逾千人参加[1][2] - 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主题为"歌唱和平"[2] - 演出包含侗族大歌合唱团表演《天地人间充满爱》 美国One Voice儿童合唱团表演《尝试一切》 马头琴演奏《我心永恒》等节目[1] 文化交流表现 - 美国犹他谷大学合唱团改编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呈现"一朵茉莉 两种绽放"的艺术诠释[1] - 现场设置明信片盲盒抽奖环节 两国青年通过书写寄语和赠送熊猫玩偶进行互动交流[1] - 侗族大歌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无指挥无伴奏特点展示文化独特性[2] 艺术合作成果 - 四支美国合唱团联合压轴演唱《世界一家》 引发全场观众合唱摇摆和合影留念[1] - 美国Pure N Heart合唱团成员强调音乐传递友爱和人道主义关怀的功能 认为音乐能推动美中友谊长存[2] - 活动提供音乐对话与相互学习平台 促进中美文化碰撞交流 助力侗族大歌等文化遗产传播[2]
民乐遇见交响乐 中国风吹进悉尼歌剧院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07:24
音乐会内容 - 多彩贵州艺术团与澳大利亚管弦乐团合作,融合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乐,演出曲目包括《四大名著组曲》《多彩贵州组曲》以及游戏《黑神话:悟空》主题音乐改编曲 [1] - 侗族大歌作为中国侗族传统民歌形式,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为特点,曲目《吃新》融合原生态唱法与现代编配 [3] - 《乡音恋歌》以苗族、侗族、布依族传统乐器木叶、芦笙为主奏,展现贵州山水风情与人文底蕴 [3] 演出反响 - 澳大利亚作曲家叶莲娜·卡茨-切尔宁称赞中国民族乐器独特迷人 [3] - 澳大利亚管弦乐团特邀指挥卢克·斯派塞认为音乐是团结不同文化的工具,强调中澳文化共同点 [4] - 多彩贵州艺术团首席指挥龙国洪表示观众热情掌声增强了发展民族音乐的信心,未来将创造更多中外合作机会 [3] 演出主办与安排 - 音乐会由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主办,贵州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澳大利亚瑞安文化承办 [4] - 演出将于本月9日在墨尔本演奏中心继续举行 [4]
让侗族大歌“酷”起来(新国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6:44
文化传承与创新 - "舞乐蝉歌"乐团将侗族大歌从贵州榕江县三宝侗寨带到埃及开罗演出,表演曲目包括传统和改编作品如《心心相印》《侗歌唱村超》,展现无伴奏多声部和声的独特魅力[1][9] - 乐团通过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和游戏公司米哈游合作(如配乐《蝉喓歌》)扩大影响力,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侗族大歌[6][9] - 创始人杨想妮采用"侗歌+"模式创新改编传统曲目,例如将《蝉之歌》融入雷鬼风格,引发争议但成功吸引年轻受众[6] 教育与产业化 - 杨想妮在榕江县乐乡村开设公益侗歌课堂,采用双语(汉语和侗语)教学并录制线上视频,推动侗歌在青少年中的普及[7] - 发起"寻歌计划"深入黔东南苗乡侗寨记录濒危古歌,已收录数十首珍贵曲目[8][9] - 创立非遗工作室结合"研学+文旅"模式,游客可体验侗歌、苗绣等活动,带动村民通过民宿和手作增收[9] 艺术价值与国际化 - 侗族大歌作为侗族"三宝"之一,以无指挥多声部合唱形式承载族群历史与智慧,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4] - 乐团在埃及演出时与当地歌者互动,展示侗族音乐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能力[9] - 杨想妮团队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配乐时创新融合传统唱法与现代声乐技巧,保留侗语发音特色[6][9] 商业化发展 - 乐团通过商业合作(如游戏配乐、电影、演出)实现经济收益,成员收入反哺公益项目和寻歌计划[9] -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乐团商业邀约显著增加,形成可持续运营模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