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

搜索文档
让侗族大歌“酷”起来(新国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6:44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来自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的"舞乐蝉歌"乐团带着侗族大歌走进埃及。从 《心心相印》到《侗歌唱村超》,无伴奏的多声部和声惊艳了开罗观众。 早在今年初,"舞乐蝉歌"乐团就已走红网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这样一幕:五彩莲花缓缓绽 放,空灵婉转的吟唱如山间薄雾般弥漫,观众顿觉仙气飘飘。这充满东方神韵的天籁之声,也来自"舞 乐蝉歌"乐团。 当侗族大歌被越来越多人听见,"舞乐蝉歌"乐团创始人、95后姑娘杨想妮倍感欣慰。从侗寨里清亮的童 声,到配乐游戏、电影,再到"出海"演出,这一路,杨想妮走了20来年。 杨想妮在侗寨教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唱侗歌。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侗族大歌是侗族"三宝"之一,侗族地区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侗族人把唱歌看得与吃饭同等重 要。传统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合唱,这种以歌代文的传承方式,承载着侗族人民对自 然、社会和生命的认知。它记载迁徙历史,传递生产智慧,维系族群认同,在无文字的历史长河中,成 为侗族人传承文明的"有声史书",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多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从小耳濡目染学习技艺的,与此不同,杨想妮走的 ...
贵州民族文化焕发新彩
人民日报· 2025-06-04 08:29
传唱千年的侗族大歌,邂逅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迅速走红出圈。 "侗家无字传歌声——口传心授的侗族大歌,很古朴也很时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文 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介绍。 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 考察时指出:"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今年3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 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 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贵州持续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创新与利用,增强文化自信,助推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 方形石墩、木构长廊、高大门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文化广场,一条青石 板路将各式建筑串珠成链,形似布依族八音坐唱中使用的一种乐器——月琴。 "营建方案融合非遗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在群众会上高票通过。"纳孔村党支部书记岑立江说,拥有约 600年历史的布依古寨,民居修缮或新建均须从村到县 ...
“茶和天下·魅力贵州”文旅推介活动在瑞典成功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3 11:02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6月1日电 (记者殷淼)6月1日,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贵州省文化和旅 游厅共同主办的"茶和天下·魅力贵州"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以茶文化为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和文旅推介,向瑞典民众全面展现了贵州独特 的自然景观、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 活动现场,瑞典旅游推介官通过图文展示和视频播放,生动地向来宾介绍了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 等著名景点以及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 向来宾介绍苗族蜡染。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瑞典旅游业资深顾问彼得·赫尔曼在推介会上发言。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瑞典旅游业资深顾问彼得·赫尔曼在推介会上说:"贵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旅游目的地,无论是黄果 树瀑布的壮美,还是西江千户苗寨的原始风情,都让人心驰神往。"他表示,相信未来贵州将成为中瑞 旅游合作的重要桥梁。 "茶和天下·魅力贵州"文旅推介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推介会在侗族大歌《布谷催春》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多个文化体验区,包 括贵州风情图片展、苗族蜡染和银饰制作展示等,吸引了众多来宾驻足观赏。参与者不仅可以近距离感 受贵州非遗文化的魅力,还能亲自品鉴地 ...
让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以创造性转化为路径,激活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农耕基础、手工 经济等逐渐式微,若仅仅将少数民族文化陈列在博物馆里,不利于其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 能停留在"守旧"上,而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将其中蕴含的艺术、工艺、音乐、舞蹈等丰富元 素,通过现代设计、科技手段和产业模式,转化为具有时代感的文化产品。只有这样,少数民族文化的 宝贵遗产才能真正走向现代、走向大众。比如,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合唱的独特形式被誉为"天籁之 音",但过去传播范围有限。现在,通过数字化技术,侗族大歌可以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中,让更多人感 受到它的魅力。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片头曲的空灵吟唱令人印象深刻,它是制作团队在保留侗族大 歌原生态音色的基础上创新融入多种现代音乐元素的杰作。实践证明,我们能够在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 的创造性对话里激活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以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时代光彩。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流动与创新。创新不是对传统 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升华,是激活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第一,创新需要科技赋能。科技与文化实现 深度联结,才能架起连通古今的桥梁,让文化基因在数字文明时代找到新的表 ...
古朴侗寨唱出时尚新篇(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8
夏日的肇兴侗寨。 吴光辉摄 信团鼓楼外景。 吴光辉摄 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也是贵州传统村落保护的一张名片。日前,本报记 者深入肇兴侗寨,了解侗寨保护利用情况,探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编 者 传统村落众多,怎样做好系统性保护? 从观景台上俯瞰,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像是一艘深藏群山的巨轮。自北宋时期起,肇兴侗寨的人们世代 安居于此。进入寨内,青瓦吊脚木楼疏密有致,溪流穿寨蜿蜒前行…… 夜幕降临,寨门的灯光依次点亮,袅袅炊烟中,侗寨的轮廓若隐若现。随着摆渡车缓缓停靠寨门,肇兴 侗寨又迎来一批客人。一些游客直奔信团鼓楼,在那里,当地人身着民族服饰,手持自制琵琶,唱起一 首首侗族琵琶歌。 伴着悠扬的歌声,另一批游客走进一家蜡染刺绣体验店,他们以蜡刀为笔,蜂蜡为墨,在土布上小心翼 翼地勾勒图案,再浸入染缸,反复浸染,沉浸式体验侗族蜡染技艺。 在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科科长丁鹏看来,文旅产业的兴旺,离不开对侗寨的系 统性保护。"我们建立了从省到村五级联动体系,编制完成415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并挂牌保护,加强顶 层设计。"丁鹏介绍,考虑到全州传统村落基数偏大、资金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