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产品

搜索文档
山东这家民企上市公司在广东投15亿项目,试生产成功!
大众日报· 2025-07-11 17:39
项目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调试、产线试运营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于近期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 [1] - 试生产成功可以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实现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同时可实现项目的复制推广 [1] - 项目最初计划投资总额为11.99亿元,后增加投资3.01亿元,截至目前总投资达到15亿元 [1] 经济效益 - 项目一期预计年产值可达12.43亿元,年纳税2.65亿元 [1] - 通过扩大产能和基地建设,未来有望覆盖更广的区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1] -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服务,业务模式是"废催化剂处理处置+废催化剂资源化生产再利用+资源化催化剂销售" [2] - 主要为炼油企业提供催化剂产品,并对炼油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无害化处理 [2] - 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涵盖废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技术、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技术、工业烟气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等 [2] 股价表现 - 2024年至今公司股价大幅增长,自2022年4月以来股价已涨超20倍 [2] - 截至7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45.02元/股,总市值480亿元 [2] - 市盈率(TTM)高达3490.72倍、市盈率(预测)达260.35倍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7.33%;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滑68.97% [3] -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滑4.27%;净利润-922.43万元,同比下滑139.75% [3]
两市第一“牛股”,3年暴涨15倍!谁在炒作?
第一财经· 2025-06-02 20:15
惠城环保股价表现 - 2022年11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倍 成为A股市场同期涨幅最高个股 [1] - 2025年5月30日股价创历史新高173 26元 总市值340亿元 [1] - 2025年前5个月涨幅达77 52% 其中5月最后两周逆势上涨28 33% [3] - 股价主升浪持续130余周 31个月内累计暴涨15 2倍 [3] 估值与基本面分析 - 市盈率TTM高达2468倍 2025E市盈率184倍 显著高于环保板块均值48倍 [1] - 按行业平均30倍市盈率估值 需兑现至少10亿元净利润 但2025年一季度仍未盈利 [1] - 2019-2022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下滑 2022年首亏803万元 [7]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94 76%至10 71亿元 净利润增长55倍至1 38亿元 [7] - 2024年营收增长7 33%至11 49亿元 但净利润下滑69 25%至0 43亿元 [8]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小市值弹性特征明显 2022年11月启动时总市值仅15亿元 [4] - 固废资源化赛道受政策催化 Wind节能环保指数年内上涨11 91% [4] - 微盘股指数2022年以来累计涨136 88% 助推小市值公司表现 [4] - 业务涉及废催化剂处理处置+资源化生产+催化剂销售 服务于炼油企业 [3]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陆股通曾短暂进入前十大股东 高盛 摩根士丹利等外资阶段性持股 [5] - 华夏基金旗下两只产品在2023Q1-2024Q1期间持有 [5] - 2022年后未再上榜龙虎榜 游资参与度低 [4] 业务风险与转型 - 炼化催化剂业务受成品油消费下滑影响 山东省4家地炼企业已破产 [9] - 布局20万吨/年废塑料资源化项目 但截至2025年5月仍未投料 [9] - 新项目业绩贡献存在不确定性 [9]
“妖王”惠城环保3年15倍,扣非连亏两季谁托起了逾2000倍的估值?
第一财经· 2025-06-02 19:31
公司股价表现 - 惠城环保2022年11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倍,成为A股市场同期最牛个股 [1][2] - 2024年5月30日股价创历史新高173.26元,总市值达340亿元 [1] - 2024年5月最后两周逆势上涨28.33%,年涨幅高达77.52% [2] - 股价主升浪持续130余周,31个月内累计暴涨15.2倍 [2][3] 估值与基本面 - 当前市盈率(TTM)高达2468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184倍,远超环保行业48倍平均水平 [1] - 按行业30倍市盈率估值,公司需兑现至少10亿元净利润才合理,但2025年一季度仍未盈利 [1] - 上市六年营收从3.4亿元增长至10亿元以上,但盈利能力大幅波动 [1] - 除2023年外,其余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同比下滑,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连续亏损 [1][6][7] 业务与行业 - 主营业务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服务,主要为炼油企业提供催化剂产品 [2] - 炼化催化剂业务与成品油消费挂钩,受新能源汽车冲击明显 [7] - 主要客户集中在山东省地炼,区域依赖度高,已有4家地炼企业进入破产程序 [7] - 正在建设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计划作为新盈利增长点 [7] 资金面与股东 - 游资曾短暂现身,陆股通、华夏基金、高盛、摩根士丹利均成为过前十大流通股东 [1][4][5] - 外资股东主要在上涨过程中分得收益,非股价主要推动力 [4][5] - 华夏能源革新和华夏核心制造两只公募基金曾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 [5] - 小市值特性(启动前仅15亿元)和固废资源化概念助推股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