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废资源化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突破!湖南工业大学锂源再生团队研发电池新技术
搜狐财经· 2025-07-09 09:57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兴起,锂电尾矿年排放量已攀升至2000万吨以上 [1] - 锂电尾矿中平均含有锂2.3kg/吨、钴1.8kg/吨、镍3.5kg/吨,若能高效回收可满足全球15%的锂电原材料需求 [3] - 传统火法冶金工艺能耗高达3000kWh/吨,贵金属综合回收率仅60%以下,且排放大量有毒废气 [1] - 湿法萃取存在药剂污染突出、选择性不强问题,重金属废水处理成本占总投入40% [3] 技术突破核心 - 湖南工业大学团队研发的生物蛋白介导技术,通过热稳定蛋白实现锂(98%选择性)、钴、镍的梯次捕获与精准释放 [3] - 技术使尾矿贵金属总回收率提升至92%,吨处理成本降低58%,全程无有害废气排放,废水可回用 [3] - 生物蛋白形成纳米级吸附层,锂纯度达电池级标准(99.95%),钴/镍回收率较湿法工艺分别提升42%和37% [5] - 处理过程碳排放较火法工艺减少76%,蛋白经10次循环后吸附容量仍保持85%以上 [5][7] 产业化进展 - 技术已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被业内视为锂电产业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柱" [1] - 比亚迪、邦普循环等企业已就联合产业化达成初步共识 [5] - 团队构建"微生物筛选-蛋白改性-中试放大-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耦合膜分离技术降低药剂消耗 [7] - 中国工程院院士评价该技术为全球锂电固废资源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5] 经济与环保效益 - 破解低品位尾矿(品位<0.5%)回收难题,传统工艺对此类尾矿束手无策 [3] - 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统一,避免贵金属氧化损耗 [5][7] - 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提供关键支撑,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困局转型 [5]
全国节能宣传周|城乡固废协同处置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中国节能肥西公司
中国发展网· 2025-07-01 18:32
生态治理与固废处理 - 肥西公司依托垃圾填埋场建设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发挥中国节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作用 [2] - 园区已建成20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00吨/日炉渣综合处理利用项目、8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600吨/日污泥干化项目,总处理规模达3900吨/日 [2] - 截至2025年5月底,累计消纳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超410万吨,实际上网电量13.4亿度,解决了肥西县及合肥西部区域"垃圾围城"难题 [2] 技术创新与资源循环 - 公司通过焚烧发电余热为污泥干化供能、炉渣制砖反哺基建等资源循环利用设计,构建多能互补、成本共担的产业生态链 [2] - 公司承担并完成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提升固废集约化协同处置能力与产学研创新转化水平 [3] - 已申请专利32项和软著作权10项,涵盖垃圾焚烧发电、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领域,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3] 社会责任与公众教育 - 公司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实时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等措施消除公众对环保项目的"邻避效应" [3] - 建设以"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为主题的环保科普馆,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宣讲等活动 [3] - 获评"2024年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立足"协同处理、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示范转换"四大功能模块,致力于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2] - 2024年成功入选合肥市"无废细胞"名单,获评"无废工厂"称号,为合肥市的"无废城市"树立标杆 [2] - 以央企担当为笔、科技创新为墨,在长三角生态保护画卷上书写"绿色答卷",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4]
从“处理难题”到“资源循环”!“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技术”将推动固废“变废为宝”
中国能源网· 2025-06-30 20:13
会议概况 - 第三届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于2025年6月27-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聚焦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智慧矿山建设 [1] - 会议由工业固废网、内蒙古工业大学等12家机构联合主办,准格尔旗对外招商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协办,吸引全国300余名高校教授、科研专家及业内人士参与 [3] - 会议特别邀请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增武、内蒙古地矿生态环境科技董事长张秉智等专家致辞,并组织18位学者作主旨发言 [3] 技术合作突破 - 河图矿业集团与北京固废通签署"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陕西西安发起煤基固废产业联盟 [4][6] - 智能双体充填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山西吕梁煤矿,通过井下就地处理矸石减少地面排矸费、治理费等多项成本支出 [10][13] - 该技术联合HCS智能干选机实现煤炭与矸石精准分选,采用"连采连充"工艺提升资源回收率,降低矸石升井量30%以上 [8][10] 行业技术进展 - 我国煤气化渣年产量超8000万吨,煤矸石智能充填技术可解决大宗固废处理难题 [12][13] - 煤系高岭土可替代传统玻璃纤维原料,与充填技术形成产业链协同,产业化潜力巨大 [12] - 会议展示数字化循环经济链模式,涵盖陶粒陶瓷制备、智能分选等7项技术方向,覆盖建筑、农业等多元场景 [16] 专家观点 - 内蒙古工业大学赵增武指出,双体充填技术以创新模式实现煤矸固废资源化,具备广阔应用空间 [14] -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张建波强调,需破解煤气化渣利用难题,智能充填技术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 [12] - 内蒙古超牌新材料冯建明呼吁行业协作开拓煤基固废资源化新蓝海,构建互利共赢产业格局 [12]
鄂尔多斯: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内蒙古日报· 2025-06-11 23:36
据了解,该路段全长220米、宽17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该项目以煤 化工气化渣为主材,融合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废,创新研发出100%固废配比道路基材,兼具高强度 与耐久性,摆脱对传统砂石、水泥的依赖,实现了多种工业固废的协同高效利用。施工工艺同步创新, 形成全流程技术体系,为后续规模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该技术推广应用后,预计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率提升超70%,每公里道路可消纳固废约6000吨,显著减少土地占用与环境风险,替代传统材料后建设 成本下降30%以上,为工业固废集中区域提供了工程样板,推动基础设施绿色转型。 鄂尔多斯市依托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由苏里格建设发展集团联合市环保投资公司、乌审旗环保投 资公司及东南大学环境岩土团队,针对园区煤基固废利用难题,成功研发应用"煤基固废道路资源化利 用技术"。同时,配套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基地,提出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形成"高值优 用、低值增用、难用有效用"的资源化路径,打造可持续商业模式。 6月9日,在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建设现场,推土、平地、压料等工作有序进行。 6月9日,在煤基全固废胶凝材料试验道路建设现场,压 ...
两市第一“牛股”,3年暴涨15倍!谁在炒作?
第一财经· 2025-06-02 20:15
2025.06. 02 本文字数:234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魏中原 在5月30日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后,惠城环保2022年11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15倍,系同时间段A股 市场最牛的个股,没有之一。 回顾惠城环保这段单边大涨行情,游资短暂现身了若干个交易日,陆股通、华夏基金、高盛、摩根士 丹利均成为过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且收获了一定投资浮盈。 作为两市第一"牛股",惠城环保的基本面与估值严重背离。上市六年以来,惠城环保年营收规模由 约3.4元增长至10亿元以上,但盈利能力大幅波动,除了2023年以外,其余五年的扣非净利润均是 同比下滑,去年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且这种亏损状况延续至今年一季度。 小市值弹性发动的主题投机是惠城环保股价"走妖"的主要原因。固废资源化是环保领域的热门赛 道,过去几年,环保行业迎来多重政策催化,节能产业链成为核心受益领域。Wind节能环保指数年 内收涨11.91%,此前三年均为下跌。2022年11月以来,环保(长江成分)板块128只股平均收涨 22%,涨幅次高的中航泰达(836263.BJ)累计涨218.33%,与惠城环保的15倍涨幅相比,相去 甚远。 主题炒作以外,微 ...
“妖王”惠城环保3年15倍,扣非连亏两季谁托起了逾2000倍的估值?
第一财经· 2025-06-02 19:31
A股市场环保行业平均约48倍市盈率,而惠城环保2025年一季度仍未实现盈利,估值泡沫还能维持多 久? 在5月30日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后,惠城环保2022年11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15倍,系同时间段A股市场 最牛的个股,没有之一。 回顾惠城环保这段单边大涨行情,游资短暂现身了若干个交易日,陆股通、华夏基金、高盛、摩根士丹 利均成为过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且收获了一定投资浮盈。 小股本且小市值的概念股,在题材热度升温时容易被游资热炒。不过,在惠城环保单边上涨的行情期 间,龙虎榜数据却没有游资入场博弈的迹象。Wind与东方财富数据均显示,2022年以后,惠城环保再 未上榜龙虎榜,最近一次上榜要追溯到2021年7月9日,当时公司股价20cm涨停,龙虎榜前五大买入和 卖出席位被游资包揽。 截至最新收盘日,惠城环保股价报173.26元,总市值340亿元,市盈率(TTM)高达2468倍、市盈率 (2025E)达184倍,显著高于环保板块均值(48倍)。惠城环保340亿总市值,若按照环保行业平均30 倍市盈率估值,惠城环保需要兑现至少10亿的净利润才算合理,公司2025年一季度仍未实现盈利的情况 下,估值泡沫还能维持多久? 三年暴 ...
杨帆:用“超级高压锅”做出黑土“营养餐”
科技日报· 2025-05-12 09:49
田晶娟制图 受访者供图 彼时,黑龙江省1.56亿亩黑土耕地亟待修复,而省内农业固废年产量高达1.3亿吨,且当时农业固废综合 利用率不足60%,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杨帆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一关键信息,决定以固废资源化利用为 突破口,解决黑土地退化难题。在众多技术方向中,他们选择了水热腐殖化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模仿森林深处腐烂落叶在雨水浸泡、地热烘烤下的自然发酵过程,通过人为创造类 似条件,将农业废弃物快速转化为高效腐殖质。"杨帆说。在她看来,研究水热腐殖化技术,就像在黑 土地里"寻宝",每个数据都是找寻宝藏的线索。 "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坚定了研究的决心。" ◎科技日报记者 朱 虹 编者按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力量。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在量子计算、深空探 测、生物医药等领域镌刻下属于中国青年的时代坐标。本报今日起推出"以青春之名赴创新之约"系列报 道,聚焦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科技工作者和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科 研团队,见证他们如何以"硬核"创新践行"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5月的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黑土地在拖拉机的轰鸣中苏醒。田垄旁的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