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婴幼儿服装

搜索文档
不合格检出率17.5% 上海发布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监督抽查情况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5:12
行业监管动态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80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进行监督抽查,检测出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7.5% [1] - 检测项目涵盖43项,包括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等安全及功能性指标 [1] - 主要不合格项目集中在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等,其中绳带要求涉及国家强制性标准 [1] 不合格产品分析 - 绳带要求不合格占比最高(11批次),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不合格2批次,存在缠绕窒息风险 [2] - 纤维含量不合格2批次,涉及聚酯纤维标称与实际不符(71.6% vs 100%)、金属纤维标注错误等问题 [2][7] - 功能性项目问题突出:防水性能不合格2批次,吸湿排汗性和单向传递指数各1批次,影响产品宣称性能 [2][3] - 羽绒服质量缺陷3批次,涉及绒子含量、绒丝+羽丝含量偏差,影响保暖效果 [3] - 耐光色牢度不合格1批次,可能导致服装褪色 [3] 涉事企业情况 - 杭州载艺文创服饰有限公司2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绳带要求和纤维含量问题 [2] - 珀里(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旗下Dodopoli品牌3批次产品不合格,问题包括绳带要求、防水性能和吸湿排汗性 [2][4][5] - 国际品牌BURBERRY、HM均出现不合格产品,涉及纤维含量标注和羽绒服成分偏差 [7][12][13] 行业整改措施 - 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清理库存并配合调查 [4] - 要求企业加强生产标准符合性,尤其关注绳带安全、纤维含量标注等强制性标准 [2][4]
南京市发布儿童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江南时报· 2025-05-30 22:43
抽检概况 -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儿童用品共95批次,涵盖生产企业7批次、实体店72批次、电商平台16批次,不合格率为3批次(3.16%)[1] - 抽检产品类别包括书包(15批次)、童鞋(20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40批次)、婴幼儿纸尿裤(10批次)、儿童运动头盔(10批次)[1][2] 不合格产品分析 儿童及婴幼儿服装 - 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5%),问题为pH值实测9.0,超出A类标准(4.0~7.5)和B类标准(4.0~8.5)[1] - pH值超标会破坏皮肤弱酸性环境,引发瘙痒或过敏,婴幼儿皮肤更易受损[1] 书包 - 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6.67%),问题为可触及塑料件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2] - 增塑剂过量可能因使用回收塑料原料,长期接触或导致儿童发育异常或成人代谢疾病[2] 童鞋 - 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5%),问题为外底耐磨性能不达标[2] - 耐磨性差易导致鞋底花纹快速磨损,增加滑倒、崴脚风险,长期可能影响走路姿势[2] 合格产品情况 - 婴幼儿纸尿裤和儿童运动头盔各10批次均合格,问题发现率为0[2] 监管措施 -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并公开通报[3] - 建议消费者保留购物凭证以便维权,发现问题可联系商家或拨打12315投诉[3]
天津市北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儿童洗手液、中小学生校服3种产品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8 16:40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天津市北辰区市场监管局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儿童洗手液、中小学生校服3种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47批次产品均合格[3] - 抽查涉及衣拉拉集团、贵人鸟、安踏、李宁体育童装、乐友国际商业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4][5] - 儿童洗手液抽查品牌包括德敏舒、青蛙王子、蓝月亮、六神等主流品牌[5] 受检企业分布 - 受检单位包括天津信誉楼百货、好超值信息技术、园乐儿童服饰店等零售终端[4] - 生产单位覆盖山东烟台、福建晋江、广东中山、广西东盟经开区等多地企业[4][5] - 本地生产企业包括天津兴邦源针织品、天津市英森制衣等北辰区工业园企业[5] 产品品类明细 - 儿童服装品类涵盖连体爬服、针织长裤、套头卫衣等28个细分品类[4][5] - 校服产品由朗金坤商贸等企业提供,检验结果合格[5] - 儿童洗手液包含氨基酸泡泡型、抑菌型、清爽型等9种功能类型[5] 供应链地理分布 - 服装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广东等纺织产业集聚区[4][5] - 洗手液生产企业集中在长三角(上海家化、江苏实干家)和珠三角(佛山德莎、广州蓝月亮)[5] - 本地供应链占比约30%,涉及北辰区宜兴埠工业园等产业集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