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诺特韦
icon
搜索文档
陈奕迅“复活”了,但新冠也回来了
虎嗅· 2025-05-21 09:56
新冠疫情现状 -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3月31日至5月4日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升至16.2% 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升至6.3% 新冠病毒成为门急诊就诊量首位病原体 [35] - 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首位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北方省份同样以新型冠状病毒为首位病原体 [36] - 2024年秋季曾出现感染高峰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 医院出现医护人员集中感染现象 [34][37] 新冠治疗药物进展 - 国内已研发多个3CL靶点新冠治疗药物 如先诺特韦 阿泰特韦 疗效优于国外Paxlovid [52] - 来瑞特韦为国际首款小分子3CL靶向新冠治疗单药 无需联合利托那韦 降低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53] - 以RdRp为靶点的药物氘瑞米德韦等均为处方药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4][55] - 目前市场有七种新冠特效药 除进口药外 五款国产药已纳入医保 价格较两年前下降 [63] 防疫建议 - 出现症状确诊后应在48小时内及时用药 避免病情恶化 [61] - 建议常规防护措施包括接种疫苗 戴口罩 勤洗手等 [65][71] - 出现呼吸道症状者 家中有易感人群者建议佩戴口罩 [69][70] - 无需大规模囤药 药店防疫药品供应充足 重症需及时就医 [74][75] 演唱会行业影响 - 陈奕迅因确诊新冠延期高雄演唱会 原计划两周后恢复 全球歌迷会协调后续场次安排 [26][29] - 演唱会延期引发网络谣言传播 对艺人形象及演出市场造成短期扰动 [3][6][17]
新冠病毒又抬头?钟南山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 2025-05-20 17:48
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分析 - 核心观点:钟南山认为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整体可防可控,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 [1] - 流行特点:XDV毒株传染性强但致病力较弱 [2] - 症状表现: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刀片嗓症状更明显,咳嗽更多 [1] 重点人群防护建议 - 高风险人群: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存在一定危险 [1] - 治疗建议:感染者应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等,避免发展成重症 [1] 注:文档3和4内容为版权声明和无关链接,未包含关键信息
近期新冠病毒阳性率升高,钟南山发声: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3:59
新冠病毒流行趋势 - 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 5%增加到16 2%,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 3%增加到6 3% [1][5] - 钟南山预测本轮流行处于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持续6至8周 [1][7] - 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传染性强但致病力较弱,咽痛症状较明显 [8][9][10] 全球及区域流行情况 - 3月至5月初,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多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香港死亡病例中83%为65岁以上人群,90%有并发症 [3] - 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于南方,但无证据表明差异与气候相关 [12][13] 高危人群与治疗建议 - 65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建议感染后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民得维)以避免重症 [1][14][15] - 现有国产特效药未在0-5岁儿童中试验,不建议用于该群体,建议对症治疗并隔离 [20] 防护与健康管理 - 建议在人多场所佩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室内早晚通风半小时 [22][23][24] - 健康生活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作息(7-8小时睡眠)、适度运动(30分钟/天)及勤洗手 [25] 疫苗与药物研发 - 正在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及药物,以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9] - 奥司他韦等流感药物不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 [15] 病原学监测数据 - 第14-18周全国监测显示,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病原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6]
新冠病毒又抬头?钟南山最新发声!信息量极大→
第一财经· 2025-05-20 12:58
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分析 - 钟南山院士判断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整体可防可控 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 持续6至8周 目前处于爬坡阶段 [1][3] - 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 传染性强但致病力较弱 症状以咽痛(刀片嗓)、咳嗽为主 与之前毒株差异不大 [4][5] - 中国疾控数据显示 3月31日至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新冠阳性率从7.5%增至16.2% 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增至6.3% [3] 全球及地区流行特征 - 多国/地区阳性率上升 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 其中香港死亡病例中83%为65岁以上人群 90%有并发症 [2] - 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于南方 但无证据表明南北差异与气候相关 北方可能结束更早 [7] 高危人群与用药建议 - 65岁以上有基础病老年人是高危群体 需在感染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民得维(已纳入医保)以避免重症 [1][8][11] - 现有国产特效药未在0-5岁儿童中临床试验 不建议对该群体使用 患儿建议对症治疗并严格家庭隔离 [12] - 奥司他韦等流感药物不可用于新冠治疗 [8] 防护与研发进展 - 在空气不流通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6] - 科学界正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及药物 以应对SARS、MERS、COVID-19等呼吸传播公共卫生事件 [10] 流行规律与长期判断 - 无证据支持新冠存在季节性流行或"大小年"现象 病原学显示病毒可能降低致病力但不会消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