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长光华芯多领域投资布局初具雏形? ?光通信和智能驾驶将成业务增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14亿元 同比增长68.08% [1] - 归母净利润0.09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09元 [1] 业务战略 - 公司坚持"一平台 一支点 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发展战略 [2] - 通过战略调整将重心转向高端市场和特殊应用领域 [2] - "4+1"板块布局初具雏形 包括工业激光 光通信 传感器 激光医美及特殊领域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主要产品涵盖高功率单管系列 高功率巴条系列 高效率VCSEL系列及光通信芯片系列 [1] - 100G EML实现研发转量产 200G EML验证进度良好 [3] - 200G VCSEL和200mW DFB研发进展良好 预计9月光博会发布 [3] - 具备波长全覆盖技术优势 特别是在医美领域 [2]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高功率产品收入增长 光通信产品获得终端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出货 [1] - 特殊领域订单恢复 下半年在手订单充足 [3] - 产品逐步进入主流市场和主流客户 [3] 新兴增长领域 - 光通信和智能驾驶将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1][3] - 中长波在特殊领域和传感市场对未来营收有贡献 [3] - 低轨卫星领域布局高功率泵浦产品 [3] 产能与项目建设 - 二期项目"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平台"按计划推进中 [3] - 项目将提升多种化合物半导体光电芯片的产能和研发水平 [3] - 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可充分承接市场需求 [3]
长光华芯多领域投资布局初具雏形 光通信和智能驾驶将成业务增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2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68.08% [1] - 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实现同比扭亏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09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高功率产品收入增长及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1][2] - 光通信产品获得终端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出货 [1][2] - 特殊领域订单恢复为营收带来增长 [3] 战略规划与业务布局 - 执行"一平台,一支点,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战略 [2] - "4+1"板块布局雏形初现(工业激光/光通信/传感器/激光医美/特殊领域) [2] - 医美领域依托波长全覆盖技术进行消费端下沉 [2] - 二期项目"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平台"按计划推进 [3] 新兴领域进展 - 光通信领域100G EML实现研发转量产 [3] - 200G EML验证良好,200G VCSEL及200mW DFB研发进展良好 [3] - 智能驾驶与低轨卫星领域完成高功率泵浦布局 [3] - 中长波技术在特殊领域及传感市场具备产能承接能力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专注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化,覆盖高功率单管/巴条/VCSEL系列 [1] - 光通信多款产品预计下半年获量产订单 [3] - 9月深圳光博会将发布200G系列新产品 [3]
长光华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9:09
根据提供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以下是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关键要点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4,064,433.93元,同比增长68.08%,上年同期为127,360,473.02元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74,519.60元,上年同期为-42,480,384.04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454,339.43元,上年同期为-72,728,867.75元,亏损大幅收窄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059,450.29元,同比下降437.32%,上年同期为8,318,435.34元 [4] - 研发投入为57,421,327.94元,同比下降7.68%,上年同期为62,197,825.54元 [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82%,较上年同期的48.84%减少22.02个百分点 [4]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聚焦半导体激光行业,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等激光行业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5] - 主要产品包括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高效率VCSEL系列产品及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 [5] - 产品广泛应用于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激光智能制造装备、国家战略高技术、医学美容、激光雷达、3D传感、人脸识别、消费电子等领域 [5] - 公司采用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覆盖芯片设计、外延生长、晶圆处理、封装测试等全流程工艺 [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方面取得突破,双结单管芯片室温连续功率超过132W,创行业新纪录 [7] - 推出9XXnm 50W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实现大批量生产出货,是目前市场上量产功率最高的半导体激光芯片 [7] - 在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领域,将面发射芯片效率提升到74%,打破了近20年VCSEL效率发展停滞的局面 [8] - 在光通信芯片领域,100G EML已实现量产,200G EML已开始送样,100G VCSEL、100mW CW DFB和70mW CWDM4 DFB芯片已达到量产出货水平 [9] - 横向拓展氮化镓(GaN)方向,进军可见光领域,填补国内在氮化镓蓝绿光激光器领域产业化的空白 [11] - 通过全资子公司出资成立苏州星钥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硅光方向,投资匀晶光电布局薄膜铌酸锂新材料方向 [10] 产能与制造 - 已建成2吋、3吋、6吋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其中6吋量产线为该行业内最大尺寸的产线 [16] - 构建了GaAs(砷化镓)、InP(磷化铟)、GaN(氮化镓)三大材料体系,建立了边发射和面发射两大工艺技术和制造平台 [16] 战略布局与投资 - 秉承“一平台、一支点、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发展战略,重视研发创新能力建设 [7] - 投资成立苏州惟清半导体有限公司,布局高端功率器件方向,抢抓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机遇 [13] - 通过参股华日精密、中久大光等公司,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18] - 发挥产业平台孵化功能,投资匀晶光电、睿科晶创、单峰光子、武汉高跃、镭智传感等公司,拓宽产品边界,深化技术应用领域 [12] 行业地位与认可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4] - 核心技术人员包括多名国家级人才专家、省级领军人才等,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重大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殊荣 [17] - 与四川大学、国内某高校、南京激光先进研究院、东南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 [17]
长光华芯:高额研发投入主业毛利率却逼近个位数,“国产激光芯片龙头”难掩两年巨亏2.58亿窘境丨大A避雷针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两年业绩巨亏 合计扣非净利润亏损达2.58亿元 [1][8] - 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10.13% 扣非净利润暴跌67.35% [8] - 2020-2021年高速增长期营收达2.47亿元和4.29亿元 同比增78.46%和73.59% [6] - 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617.91万元和1.15亿元 同比增120.31%和340.49% [6] - 当前股价较高位下跌近60% 但市值仍超90亿元 [1] 产品结构与市场 - 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占营收主导地位 占比约80% [4] - 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营收占比约10% VCSEL及光通信芯片占比仍较低 [4] - 产品应用于激光加工、智能制造、激光雷达、3D传感等十余个领域 [4] - 已建成IDM全流程工艺平台和2/3/6吋量产线 [4] 盈利能力恶化 - 毛利率从2022年51.57%断崖式跌至2024年23.85% [9] - 单管产品毛利率2024年骤降至10.93% [9] - 2023-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5808.65万元和4883.45万元 [11] - 行业价格战导致芯片价格下调 削弱盈利空间 [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从2021年8592万元增至2024年1.27亿元 [13]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从20%提升至46.69% [13] - 取得193项专利(含144项发明专利) 突破单管芯片132W功率纪录 [16] - VCSEL芯片效率提升至74% 填补氮化镓蓝绿光激光器产业化空白 [16] 资金管理与风险事件 - 信托理财投资6000万元暴雷 全额计提亏损 [11] - 投资中融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6.6% 远超同期LPR利率 [11] - IPO超募资金13.91亿元 当前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共13.32亿元 [12][17] - 较上市初期22.5亿元资金规模已显著消耗 [1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激光芯片属高技术门槛、资本密集型赛道 受国家自主可控战略推动 [6] - 行业陷入价格战 市场竞争激烈 [9] - 新业务领域(VCSEL/光通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贡献 [16] -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调整与技术快速迭代带来持续压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