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 在青岛正式启用
央视网· 2025-08-27 09:32
建筑设计与技术特点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高117米 含23层办公区 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 [2] - 采用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覆盖东西南三面 提供25%绿色能源 年减碳近500吨 [2] - 安装14块淘汰汽车动力电池用于梯次储能 实现谷时低价储电(0.22元/度)及峰时供电 [2] - 通过24000个微型传感器替代传统开关 实现人机自动交互控制灯光空调电梯 [3] - 采用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 单辆停车效率控制在35秒内 节省建造费用0.5亿元 [4] 能源系统与供电模式 - 实现100%绿电自给自足 通过五大站点合一数字化系统支撑 [3] - 新能源汽车可反向供电 每日300辆车各供10度电可解决近一半能耗 [5] - 充放电机器人实现毫秒级电池体检 29秒内移动异常车辆并梯级浸没处理 [5] - 汽车放电设备碗口大小 安装于车辆底部作为额外充电口 [4] - 储能系统配备热失控保护机制 自动脱扣将电池坠入水池隔离 [2] 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 - 数字化系统降低投资成本20%-30% 提升运营效率30% 节约用能成本30% [3] - 员工通过反向供电享受每度电1.2元差价收益 [5] - 形成完整能源生态系统 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避免分散处置环境风险 [3] - 大楼作为电网柔性调节节点 具备离网运行能力保障关键负荷供电 [5] - 直流供电模式避免交直流转换损耗 实现就近高效用电 [2]
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大楼投用
科技日报· 2025-08-25 10:18
建筑概况 - 特来电总部基地大楼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 总高度117米 共23层办公区 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 [3] - 大楼为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建筑 依托光伏发电 梯次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技术实现100%绿能替代 [1] 光伏发电系统 - 建筑东 西 南三个外立面安装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 日发电量达1500度 可实现全楼最高25%绿能替代 [3] 储能系统 - 大楼底部安装14块退役汽车动力电池 储能容量1500度 用于移峰填谷及阴雨天供电 [3] 新能源汽车V2G技术 - 地下车库配备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 集成新能源汽车反向供电功能 [3] - 每日选取300辆电车各提供10度电 可满足大楼近50%能耗需求 车主每度电可获得1.2元收益 [3]
零碳建筑、零碳园区遍地开花 多角度透视零碳带来新变化↓
央视网· 2025-08-24 14:53
建筑创新与能源系统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启用 实现100%绿电自给自足 [1][4][5] - 建筑采用三面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技术 提供25%绿色能源并年减碳500吨 [4] - 通过梯次利用14块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储能 实现谷时低价储电(0.22元/度)与峰时供电 [4] 智能化运营体系 - 大楼部署近24000个微型传感器 自动控制灯光空调电梯等设备实现能效优化 [8] - 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单辆停车效率达35秒 节省初期建造费用0.5亿元 [11][13] - 数字化系统整合五大站点 实现能源自主调度与离网运行能力 [5][20] 车网互动技术 - 新能源汽车通过碗口大小设备实现反向供电 每日300辆车各供10度电可解决大楼近半能耗 [16][19] - 充放电机器人具备毫秒级电池体检功能 29秒内识别异常并启动安全处置流程 [18] - 员工通过车电差价获取每度1.2元收益 极端情况下可完全依赖车辆供电 [19] 零碳应用场景拓展 - 广东大三门岛渔光互补项目配套1万千瓦时储能 风电使用电成本从3元/度降至0.62元/度 [23][25] - 山东济南130公里长距离供热工程利用电厂余热 满足1亿平米供热需求且年减碳360万吨 [25] - 贵州贵安算力中心采用浸没液冷与氟泵空调技术 配合风光微电网实现100%绿电覆盖 [27] 能源结构转型 - 中国煤炭消费占比从2020年56.8%降至2024年53.2%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9.7% [29] - 零碳模式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回收 避免分散处置环境风险 [8] - 智慧能源系统成为电网柔性调节节点 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绿色竞争力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