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阶零碳大楼
icon
搜索文档
100%绿电自给 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大楼在青岛投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1:42
项目概况 - 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大楼特来电总部基地项目于8月24日在青岛正式投入使用 [1] - 建筑实现100%绿色电能替代 [1] - 超阶指融合光伏发电、梯次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放电等多种绿电应用方式 [1] 技术体系 - 构建高度集成、高效协同的清洁能源供能体系 [1] - 创新技术实现多能互补的绿色电力供应模式 [1]
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大楼青岛投用
齐鲁晚报· 2025-08-25 05:09
项目概况与建设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特来电总部基地在青岛投入使用 实现100%绿色电能替代 [2] - 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 2025年3月竣工 占地14.33亩 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117米 [2] - 集成充电网 微电网 储能网三网融合技术 结合虚拟电厂与智能泊车系统 [2] 能源供应体系 - 采用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 日均发电满足整栋建筑25%用电需求 年减碳量近500吨 [2] - 底部配置14组梯次利用汽车动力电池组 每日完成一充一放循环 吸纳光伏盈余及低谷电价电力 [3] - 通过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协同 构建园区级虚拟电厂 具备资源聚合与调度功能 [3] 技术创新与效能 - 碲化镉光伏玻璃幕墙日均储存绿能1500度 智慧立体车库每日选取300辆电动汽车放电贡献超3000度绿电 [3] - 部署近3万个微型传感器 通过数字化IoT平台实现设备智慧管控 综合节能率达40% [3] - AI极速立体泊车系统具备四重消防与视觉监测 节省地下空间与建设运维成本 [4] 运营效益 - 项目年消纳大量绿电 减少近2500吨碳排放 [4] - 高度数字化运营使投资成本降低20%-30% 运营效率提升30% 综合用能成本节约30% [4] - 为我国产城融合与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可复制新范式 展现新能源与数字技术融合前景 [4]
零碳建筑、零碳园区遍地开花 多角度透视零碳带来新变化↓
央视网· 2025-08-24 14:53
建筑创新与能源系统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启用 实现100%绿电自给自足 [1][4][5] - 建筑采用三面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技术 提供25%绿色能源并年减碳500吨 [4] - 通过梯次利用14块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储能 实现谷时低价储电(0.22元/度)与峰时供电 [4] 智能化运营体系 - 大楼部署近24000个微型传感器 自动控制灯光空调电梯等设备实现能效优化 [8] - 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单辆停车效率达35秒 节省初期建造费用0.5亿元 [11][13] - 数字化系统整合五大站点 实现能源自主调度与离网运行能力 [5][20] 车网互动技术 - 新能源汽车通过碗口大小设备实现反向供电 每日300辆车各供10度电可解决大楼近半能耗 [16][19] - 充放电机器人具备毫秒级电池体检功能 29秒内识别异常并启动安全处置流程 [18] - 员工通过车电差价获取每度1.2元收益 极端情况下可完全依赖车辆供电 [19] 零碳应用场景拓展 - 广东大三门岛渔光互补项目配套1万千瓦时储能 风电使用电成本从3元/度降至0.62元/度 [23][25] - 山东济南130公里长距离供热工程利用电厂余热 满足1亿平米供热需求且年减碳360万吨 [25] - 贵州贵安算力中心采用浸没液冷与氟泵空调技术 配合风光微电网实现100%绿电覆盖 [27] 能源结构转型 - 中国煤炭消费占比从2020年56.8%降至2024年53.2%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9.7% [29] - 零碳模式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回收 避免分散处置环境风险 [8] - 智慧能源系统成为电网柔性调节节点 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绿色竞争力 [20][29]
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央视新闻· 2025-08-24 07:58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 [1] - 项目实现100%绿能替代 [1] 技术特点 - 采用光伏发电、梯次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放电等多种清洁能源技术 [1] - 技术组合实现建筑能源自给自足 [1] 行业意义 - 标志着中国在零碳建筑领域取得新进展 [1] - 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创新示范案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