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零碳智慧运营平台亮相2025国际零碳大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6 22:46
国际零碳大会 - 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于7月23日至7月25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召开[1] - 中建三局在会上发布"零碳智慧运营平台",为城市更新和绿色发展提供核心科技支撑[1] 零碳智慧运营平台技术特点 - 平台如同建筑的"数字能源大脑",可精准追踪楼宇能耗,5分钟生成园区碳足迹图谱[3] - 通过平板终端清晰展示光伏发电、微电网、负荷能效、储能状态等核心指标,形成动态"综合能源使用报告"[3] - 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微电网柔性调度系统",将建筑视作微型能源网络[3] - 通过物联感知网络和AI调优算法,提前数小时至数天预测建筑用能需求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3] - 实施动态优化策略,提升分布式能源消纳率和绿电自给率,降低整体用能成本[3] 平台应用效果 - 中建科技产业园试运行以来,园区整体降碳效果达30%,实现24小时零碳运行[3] - 平台创新性融合建筑机理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从"单点优化"到"全局协同"的突破[4] - 系统级协同优化与动态调控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4] 市场推广计划 - 平台已面向全国产业园区开放,预计未来三年助力超千万平方米建筑实现绿色低碳转型[4]
海南住建部门四项举措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09:08
政策标准体系 - 海南省2022年出台《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地方条例形式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并降低建筑碳排放 [1] - 配套制定《海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发布绿色建筑规划导则、实施指南及评价标准等技术规范构建完善政策标准体系 [1] - 政策标准体系明确绿色低碳目标任务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和零碳建筑试点示范 [1] 科技创新支撑 - 海南省2025年建设科学技术计划已征集14个科研项目涵盖绿色低碳农房、智能建造等多个领域 [1] - 组织实施"热带建筑科学关键技术研究"和"海南零碳建筑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 示范项目建设 -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2024年3月18日正式启动运行经过一年评估认证实现区域零碳运行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并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 [2] - 海南住建部门正在海口、三亚、文昌等市县推广博鳌建设经验并谋划新的零碳建筑项目 [2] - 文昌淇水湾旅游度假综合体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近零能耗、零碳建筑认证 [2] 宣传推广活动 - 海南住建部门通过专题培训班、典型案例发布、国际会议等形式提升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知 [2] - 2024年5月在海口举办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围绕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韧性城乡建设与政策体系展开深度研讨 [2] 未来工作计划 - 海南住建部门将贯彻落实《海南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 [2] - 组织开展"海南零碳建筑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并推动《海南省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和零碳建筑示范工程落地 [2]
冠中生态(300948) - 300948冠中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8:52
订单情况 - 2024 年全年新签及中标待签合同 15.2 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标金额 6.55 亿元,已签订合同项目金额 7.51 亿元,主要分布在山东、云南及广西等地区 [2] 项目实施与回款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进度相对缓慢,已签订合同的部分土地整治类项目有按施工进度付款约定,截至 2024 年末,土地整治类项目回款约占该类项目应收账款的 88% [3] - 土地整治类项目回款与合同签约条款、实施区域土地验收入库手续和土地指标交易活跃度等有关,一般 1 - 3 年回款 [3] - 公司预计 2025 年回款显著改善,化债政策对部分项目有积极影响 [4] 业务拓展 - 公司在夯实生态修复主业同时,储备和布局零碳建筑、温室种植等相关技术和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拓展新业务,推进海外业务 [5] - 公司在中亚地区主要通过派驻市场和技术人员拓展业务 [13] 技术优势 - 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化育苗体系,具有种苗质量好、定植后缓苗快、产量高、成本低、效率高、适于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利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7] 财务情况 - 一季度净利率下降因施工完成产值少和应付债券新增计提财务利息费用,单个较大项目毛利率对整体毛利率影响大 [8] - 2025 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 亿 - 3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40% - 110%;实现利润总额 0 - 500 万元,较上年度增长 100% - 110% [8] 转债情况 - 2024 年 2 月转债下修是因 A 股市场低迷,股价与转股价格差距大,且希望投资者通过转股分享公司成果;若再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董事会将决定是否行使权利 [9] 资金垫付 - 淄博、广西等地土地整治类项目垫付资金主要为前期工作经费、新增耕地核定费等 [10] 降本增效 - 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加强采购管理,实施管理层降薪,强化资金计划管理 [11] 市值管理 - 公司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注重投资者回报,加强与投资者交流和价值传播 [12][13] 收并购倾向 - 公司立足主业,夯实生态修复主业同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适时通过外延并购等拓展新业务 [13] 市场竞争策略 - 行业需融合新技术、新设备等要素进行高质量发展,适应市场增长新逻辑 [13]
冠中生态(300948) - 300948冠中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8:12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528.81万元,较同期下降61.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90.02万元,较同期下降307.4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40万元 [4] - 2025年公司的经营预算目标为实现利润总额0 - 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00% - 110% [5] 分组2:业绩下滑原因 - 项目实施进度放缓导致收入下降,因行业依赖政府付费项目,地方财政“紧平衡”,新签订单实施进度慢,部分项目工作量缩减,公司控制进度保证现金流 [3] - 完工项目造价审减,部分以前年度已完工项目审计后造价审减金额大,使2024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减少 [3] - 财务费用影响,2024年度公司财务费用2,068.46万元,主要为应付债券新增计提财务利息费用2,060.5万元 [3]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新增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金额4,189.06万元 [3] 分组3:2025年发展策略 - 发展战略立足主业,实施国内外双市场策略;经营目标是推进业绩回升向好,力争扭亏为盈 [3] - 坚持低风险、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构建企业管理体系;实施精准细分市场策略,促成中亚市场订单落地,加速回款;推动核心技术升级,转化创新成果 [4] 分组4:可转债转股 - 可转债转股属市场行为,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发展前景,通过转股分享成果,同时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投资价值 [4] 分组5:募集资金使用 - 首发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是“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中暂时闲置的3,500万元资金,未超董事会审议额度,不影响项目建设和资金周转,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 [4] 分组6:项目及资金情况 - 在建项目正常开工建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及各项在手理财产品余额为3.59亿元,资金链平稳正常 [5] - 部分项目受益于专项债或专项扶持资金,回款进度加快,但整体影响不明显,公司会跟进化债政策推动回款 [5] 分组7:盈利增长点 - 综合性治理、土地整治预计是主要业绩增长点,公司在零碳建筑、工厂化育苗、污水处理、发酵工艺及设备等方向有技术储备,会发掘新利润增长点 [6] 分组8:行业情况 - 报告期内,生态环境建设行业面临市场下行、竞争加剧压力,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有限,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高位、账期延长,多数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7] - 行业发展情况可查阅《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链接为https://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stockCode=300948&announcementId=1223363460&orgId=gfbj0834265&announcementTime=2025 - 04 - 29 [8] 分组9: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一直与国有企业或地方国资平台有项目合作,未来会选择央企或资信好、财力有保障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合作 [9] - 公司坚持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在夯实传统主业同时,储备和布局零碳建筑、温室种植、污水和农林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等技术和业务,以拓展应用延长产业链 [9] - 公司生态修复技术可在待修复区域快速实现植被覆盖,在荒漠化、风积沙地等地区有多个项目案例,可登录公司官网查看 [9]
南沙金融新地标崛起,期货产业园蓄势启航
期货日报网· 2025-04-29 13:59
南沙期货产业园建设进展 - 当前南沙期货产业园正在全力冲刺9月底竣工目标 1号楼已完工 其余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1] - 园区公交站计划于国庆节正式投入使用 将解决园区至地铁18号线横沥站最后2公里通勤 小马智行乘车点、共享单车点同步启用 [1] - 北侧滨江景观带将于第四季度正式建成开放 [1] - 项目总用地面积4693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暂定151165平方米 整体容积率≤2.5 最高建筑高度约80米 [3] - 园区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用地为产业研发+办公 二期用地为远期规划 [3]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广东省、广州市出台《南沙方案》《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对期货市场建设给予重要支持 [1] - 《实施方案》明确南沙期货产业园定位为期货产业集聚区 集商务办公、数据处理、灾难备份等功能于一体 [2] - 《南沙方案》提出依托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设立期货交割仓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持牌金融机构 [2] - 项目是践行《南沙方案》与《南沙条例》的重要战略项目 将打造为全国性大型期货金融企业总部及国际性金融服务平台 [3] 园区特色与发展规划 - 引入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采用"光伏塔冠+光伏雨棚"组合方案 年发电量预计约110万度 可供2号楼全年用电 [4] - 重点吸引金融、期货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级企业进驻 形成大湾区影响力的产业集聚效应 [4] - 2025年正值南沙自贸区建设十周年 也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交卷之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