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保险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达2.55万亿元 新就业形态保障试点扩围
环球网· 2025-07-23 09:5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 [1][4]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持续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全部调拨到位 [3] - 研究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4]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参保人数达1234万人 [1][3] - 试点扩围新增天津、河北、辽宁等10个省份,纳入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 [3] - 计划用3年时间从扩容省份、新增企业、拓宽行业三个维度推进试点扩围 [3] 社保待遇调整与发放 - 自2025年1月1日起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 [3]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3] - 上半年为1479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及代缴医保费768亿元 [3] 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管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保持在2.55万亿元水平 [4] - 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 [4] - 优化基金监管系统功能,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 [4] 社会保障卡应用 -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 [4] - 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4] 个人养老金制度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制定相关通知以丰富领取条件并优化领取流程 [3] - 协同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 [4]
“1岁工作、22岁退休”领69万养老金,审计报告披露相关案例
新京报· 2025-06-27 17:56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 审计发现25省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元,涉及挪用、骗取、不当支出等行为 [1] - 有297.43万名重点人群漏保脱保,包括23省的47.7万名困难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应保未保,21省的249.73万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应补未补 [1] - 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挪用于"三保"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 [2] 专项债和国债资金挪用情况 - 92个地区挤占挪用地方专项债651.8亿元,主要用于"三保"、偿还国企债务等 [2] - 13省违反规定将2023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中的57亿元挪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三保"或非国债范围项目 [2] - 4省将2024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的70.6亿元挪用于"三保"或其他项目支出 [2] 民生资金挪用情况 - 110个县侵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短板"资金40.89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平衡预算、修建教师办公楼等 [3] - 16省175个县截留挪用惠农补贴41.64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拖欠农户补贴资金平均1年,最长9年 [3] 养老金全国统筹执行问题 - 22省未按全国统筹要求清理"小政策",导致不当增加基金支出责任187.53亿元 [4] - 9省在国家统一待遇项目清单外自行保留"取暖费"等16个待遇项目,多支出养老金167.23亿元 [4] - 20省违反规定将统筹前不符合条件的26.36万人在统筹后增加的59.41亿元待遇支出全部由基金买单,导致多支出20.3亿元 [4] 中介和个人违规行为 - 16省的90家中介通过伪造材料帮助2万多名条件不符人员违规参保,预计形成基金支出损失1.15亿元,中介获利400万元 [5] - 25省的2.83万名职工通过虚假病历或篡改档案提前退休,违规领取养老待遇5.19亿元 [5] - 山西蒲县疾控中心一职工篡改档案14处,"1岁工作、22岁退休"后累计领取养老金69万元,同时在新单位工作取酬 [5]
养老防儿,「有钱不能让儿子知道」
36氪· 2025-03-02 21:42
核心观点 - "养老防儿"现象逐渐取代传统"养儿防老"理念,父母通过隐匿存款、假装借贷等方式防范子女侵占养老资源 [3][6] - 代际财产认知错位导致家庭矛盾:老人视存款为救命钱,子女视为可继承财产 [21] - 孝道文化衰落叠加社会保障不足是现象主因,乡村地区矛盾更突出 [23][27][28] 现象表现 - 老人采取多样化财务隐匿手段:分散银行存款、现金交易、第三方哭穷、虚构借款等 [13][14][15] - 中老年群体自主购买理财健康险比例显著提升,增额寿险客户中老年人占比达80% [17][18] - 保险购买行为呈现隐蔽性特征,多数老人瞒着子女操作以避免资金被挪用 [5][18] 市场变化 - 县域保险市场出现结构性转变:银行降息推动理财健康险需求,3-5年内老年人保险接受度显著提升 [20] - 增额寿险成为主力产品,50-60岁群体构成核心客户群 [18] - 保险销售渠道下沉明显,县城及村镇地区中老年客户成为新增长点 [4][20] 社会动因 - 城镇化加速导致空巢老人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4] - 独生子女政策改变家庭结构,老年人家庭地位边缘化 [25] - 年轻一代面临房贷车贷压力,部分形成"啃老"现象 [5][21] 区域差异 - 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存在断层:城市可依托市场化养老机构,乡村缺乏可持续服务模式 [28][29] - 农村养老成本支付意愿低下,5元早餐(政府补贴2元)仍难普及 [29] - 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养老服务购买力,形成"有钱不舍得花"的消费特征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