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额寿险

搜索文档
“996工作制”“职场内卷”催生保障需求,95后首超85后成互联网购险主力军
华夏时报· 2025-05-29 15:4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0%。宏观经济的稳健发展,带动保险业实现明显复苏,2024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7万亿元 同比增 长5.7%。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国民保险意识的普遍觉醒。由元保集团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 中心联合编撰的《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近六成消费者的家庭 年保费超过8000元,同时,有76%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调整保险配置,且将继续增加保费预算。 报告还指出,受投资环境变化影响,2024年近三成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险的投资。保险已跃升为继银行理财之 后,第二大广受青睐的财富管理工具。 95后"押保"挡焦虑 近年来,"996工作制""职场内卷""精神内耗"等话题频上热搜反映出年轻群体在职场和生活中面临的焦虑与挑战。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95后健康担忧排行榜的第二名,仅次于对日常意外伤害的担忧。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95后已经成为对心理健康问题最担忧的一 ...
5.28犀牛财经早报:银行消费贷极限逼近3%红线 苹果计划推出自己的游戏平台
犀牛财经· 2025-05-28 09:45
公募基金行业变革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距离获批仅两个交易日,发行速度创纪录[1] - 目前还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待定,已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1] - 发行首日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显示市场对新型费率结构产品接受度较高[1] - 上一批8只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一年半以来均实现正收益,部分产品回报率超过30%[2] - 新一批产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注重行业偏离度、风格暴露等组合管理指标[2] 银行消费贷市场动态 - 监管叫停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部分银行通过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压低至3%以下[1] - 招联首席研究员指出低利率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并加重债务负担[1] - 消费贷资金存在被挪用至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的风险[1] 存款利率下行影响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导致存款搬家效应增强[2] - 有客户将百万规模存款转入理财产品,银行也加大增额寿险产品营销力度[2] - 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高,反映银行资金面压力增加[2] 量化交易发展 - 20余家券商已在App中推出T0算法服务,中泰证券最新加入这一行列[3] - T0算法通过高频捕捉股价波动价差为投资者降低成本、增厚收益[3] - 该服务为券商开辟了提升佣金收入的新渠道[3] 航运市场现状 - 上海到美国集装箱船再现"爆舱",订单已排到6月份[3] - 5月19日至25日上海港美线出口装箱量达5.9万标箱,环比增长49.4%[3] - 上海港美线班轮量已恢复至每周42班的正常水平[3] 智能传感器产业 - 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展示23款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4] - 智能手机含几十个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搭载传感器可达上百个[4]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推动传感器在大数据、应用场景等领域规模化发展[4] 合成生物技术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技术融合成为2025第二届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重点议题[4] - 合成生物产业在政策、技术、市场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通道[4] - AI在部分合成生物领域应用已有显著进展,或将重塑生命科学研究范式[4] 豆粕市场波动 - 2025年前五个月豆粕现货价格已出现两轮快速涨跌[5] - 当前市场处于多空博弈关键期,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缓解供应压力[5] - 养殖需求旺季来临和南美天气炒作成为新变量[5] 苹果游戏战略 - 苹果计划推出专门游戏应用预装在iPhone等设备上,取代现有Game Center[5] - 该应用将集成游戏成就、排行榜等功能,提升游戏体验[5] - 游戏和应用内购买为App Store贡献约三分之二收入[5] 奢侈品行业 - 香奈儿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大跌28.2%至34亿美元[6] - 博柏利最新财报显示营收净利双降,净利大跌90%[6] - 行业分析认为过度提价策略已开始反噬业绩[6] 酒鬼酒业绩 - 2024年酒鬼酒营收14.23亿元同比腰斩,高端品牌内参营收下降67.06%至2.35亿元[7] - 公司表示当前战略以稳价为主,短期内不追求量的大幅提升[7] 汽车行业反腐 - 东风汽车集团又有4名管理人员被查,今年以来已通报9起反腐事件[8] - 被查人员涵盖采购、计划、证券法务等关键岗位[8] 金融人事变动 - 平安资管王欣将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接替方蔚豪[8] 财务公司违规 - 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7家财务公司因违规领罚,罚金总额494万元[9] - 江西铜业集团财务公司因违规提供融资、发放贷款被罚154万元[9] - 7家中有4家违规事项涉及贷款业务[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78%,纳指涨2.47%,标普500指数涨2.05%[9] - 特斯拉涨近7%领涨科技七巨头,英伟达涨超3%[9] - 拼多多因一季度营收不及预期股价跌近14%[9] 债券市场 - 日本出手稳定债市推动日债暴力反弹,提振美债[10] - 两年期美债标售后美债收益率刷新日低[10] 外汇与商品 - 美元指数走强,日元创四周新高后一度跌超1%[11] - 原油跌近2%,期金一度跌超2%,黄金连续两日下跌[11]
招商信诺累计设立保险金信托10003件 信托规模突破63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5-13 13:10
本报讯 (记者苏向杲见习记者杨笑寒)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招商信诺")近日披露数据 显示,历经十载的精耕细作,招商信诺的保险金信托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4月25日,招商信诺 累计设立保险金信托10003件,信托规模突破630亿元,服务家庭超万家,稳居市场前三。过去10年里, 招商信诺信托件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最大单笔信托规模突破1.7亿 元。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招商信诺在保险金信托业务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上的增长,更反映出其在中 产、高净值客户群体中的影响力。 招商信诺表示,公司保险金信托10年的发展,证明了保险金信托的市场价值和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我 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释放和升级,保险金信托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招商信诺将继续以专 业和创新驱动业务持续增长,助力更多家庭实现财富的稳健传承与社会价值的共创,续写中国财富管理 行业的创新篇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2015年,招商信诺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在行业内首批推出保险金信托,打 破了传统保险服务的同质化格局。由于保险金信托巧妙地结合了保险和信托的双重金融功能,通过两者 的 ...
人身险预定利率最快三季度下调,长期险保费或上涨、投资者收益下降
广州日报· 2025-05-08 23:29
4月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这一数值与目前普通 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2.5%相比,低了37个基点。 按照相关规定,当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 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如果下一个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再次低于2.25%,就会触发调整机制。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按照相关规定,如果下 一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仍然低于2.25%,那么预定利率最快将在三季度下调,重疾险保费或会涨价, 增额寿险等长期储蓄险收益将下降。业内人士建议,有保险配置计划的消费者应尽早做好准备,节省保费支 出,提前锁定较高的长期收益。 对于下调幅度,国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舒思勤指出,理论上至少需要下调25个基点。但考虑到利率延 续低位下行,预计三季度研究值也很难向上突破2.25%。若此次预定利率下调至2.25%,则意味着四季度还 需再次下调,因此预计传统险预定利率或直接降至2%。 人身险三季度预定利率或降 ...
人身险营销体制迎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01
人身保险行业的个人营销体制改革再次成为焦点。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深化人 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掀起了一场行业内的广泛讨论。曾几何时,"职场人的尽头是 卖保险"的说法广为流行。这场涉及数百万从业人员调整转型改革的背后,保险行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人多出单"不太灵 长期以来,个险渠道一直是我国保险行业增长的中坚力量。自1992年个人代理人制度引入以来,这一渠 道迅速扩张,在鼎盛时期曾拥有逾千万名代理人。然而,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行业自身结构性问题的加 剧,以及监管制度的不断收紧,传统个险模式的可持续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个险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国寿险市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 示,中国寿险市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客户覆盖面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保单覆盖,眼下正面临着 从0到1阶段升级到从1到N阶段。存量竞争时代,个险营销也从增量客户获取阶段走向存量客户深度挖 掘阶段。 在过去数十年里,个险渠道依赖"人海战术"构筑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依靠层层增员带动佣金收入与管理 费用,形成所谓"自增长机制"。这种模式虽在高速发展期有效提升了市场渗透率 ...
养老防儿,「有钱不能让儿子知道」
36氪· 2025-03-02 21:42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风窗 ,作者何国胜 南风窗 .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养老防儿"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文 | 何国胜 编辑 | 向由 来源| 南风窗(ID:SouthReviews) 封面来源 | IC photo "隐匿"存款、"假装借贷"、通过他人向子女"哭穷"、悄悄购买高额养老保险基金······ 2025年回乡调研时,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生赵珂发现,家乡的父辈们身上,出现了这些有异于常规认知的现象。 长久以来,"养儿防老"的理念根植于传统乡土社会,而现在,不少父母开始主动规避子女对自身养老资源的"侵占"风险,"养儿防老"变成了"养老防 儿"。 赵珂告诉南风窗,"养老防儿"与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截然不同,它指的是老人在处理自己的财务时,选择隐瞒真实的经济状况,不让子女知晓自己 的存款,并将这部分存款视为自己的养老和医疗等对应费用。 当子女因经济困难向他们借钱时,老人们也会选择隐瞒真实的经济状况,声称自己没钱。即使选择帮助子女,也会采取极为隐蔽的方式,如声称他们所给 的钱是向他人借来的。 这不是赵珂孤立的发现,2022年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现在"50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