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信托服务
搜索文档
金融助力老有所养 “金融+”养老服务生态体系:破题资源配置不足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17: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养老金融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机遇与社会责任,需构建"金融+"养老综合服务生态体系以实现多方共赢 [1] - 银行业需通过生态圈建设推动养老金融服务从单方作战向多方协同升级,解决养老资源配置供给不足的问题 [2] - 银行应结合金融科技赋能养老金融,优化对公和零售金融服务,并调整组织架构以抓住市场机遇 [3][4][7] 养老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构建 - 与政府及政策性机构合作参与养老基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政策性项目,并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2] - 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设立金融服务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并与养老社区合作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如养老信托 [2] - 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费用支付、医保结算等便捷服务,并联合推出健康管理计划 [2] - 与企业合作为员工制定养老计划,并为养老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 - 与保险公司合作引入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专属产品,并代销养老年金产品 [3] 金融科技赋能与产品服务创新 - 零售金融方面积极推广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丰富养老投资产品,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配置建议 [3] - 公司金融方面创新项目贷款还款宽限期,提供供应链金融盘活产业链资金,并探索以无形资产评估的融资模型 [4] - 打造智慧养老金融生态系统,提供集成支付结算解决方案,并开放API接口与政府智慧养老平台合作 [5] - 针对老年客户需求提供低风险稳健收益产品,引入养老相关保险,并优化养老金领取、医疗支付等场景 [5] 服务渠道优化与客户体验提升 - 保留并优化线下网点服务提供专人咨询和绿色通道,满足老年人面对面服务需求 [6] - 开发适老化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简化操作流程,并在网点配备智能设备提供协助 [6] -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通过讲座、宣传材料等形式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和反诈能力 [6] 组织架构与人才队伍建设 - 设立专门的养老金融部进行专业化管理,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资源 [7] - 采取区域化布局策略设立区域性养老金融服务中心,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7] - 建立分层分类的养老金融专业培训体系,并加强复合背景人才的引进与内部培养 [8][9] - 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养老客户AUM增长等考核权重,并设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10] 市场背景与发展机遇 - 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9697万人,占总人口21.1%,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11] - 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工信部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20万亿元 [12] - 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从2021年8.8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12万亿元,年均增速显著 [12]
金融助力老有所养|“金融+”养老服务生态体系:破题资源配置不足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17:18
文章核心观点 - 养老金融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机遇与社会责任,银行应通过构建“金融+”养老综合服务生态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1] - 银行业正推动养老金融服务从单方作战向多方协同升级,通过生态圈模式解决养老资源配置供给不足的问题 [2][3] - 银行需从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布局养老金融市场,抓住银发经济机遇 [4][8][14] 养老金融政策背景与发展机遇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697亿人,占总人口21.1%,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12] -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21年达8.8万亿元,2022年达10.3万亿元,2023年达12万亿元,工信部预计2030年将超20万亿元 [13] 养老服务生态体系构建 - 银行应聚焦构建养老生态,建立“金融+”养老综合服务生态体系,整合养老服务业上下游产业,形成“金融+非金融”的生态圈 [1] - 具体合作模式包括:与政府及政策性机构合作参与养老基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项目;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设立金融服务点 [3] - 与医疗机构合作完善医疗支付服务和健康管理;与企业合作制定员工养老计划;与保险公司合作引入专属保险产品和代销养老年金 [4] 零售金融服务策略 - 银行可通过推广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助力客户享受第三支柱税优政策红利,并丰富养老投资产品帮助老年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4] - 针对老年客户需求特点设计低风险、稳健收益的储蓄投资产品,优化养老金领取、医疗支付等常用场景的便捷服务 [6] - 优化服务渠道与体验,保留优化线下网点服务,开发适老化手机银行,在网点配备智能设备并提供工作人员协助 [7] 公司金融服务创新 - 创新对公金融服务解决养老产业“融资难、支付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痛点,包括项目贷款创新、供应链金融和“轻资产”运营模式支持 [5] - 项目贷款可针对养老社区建设设计更灵活的还款宽限期;供应链金融可向上游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 [5] - 为养老机构提供集成收款系统、账户管理平台等综合支付结算解决方案,并通过开放API接口与政府智慧养老平台合作 [5] 组织架构与人才建设 - 银行可设立专门的养老金融部,将业务从传统部门中独立出来,实现专业化管理,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资源 [8] - 建立分层分类的养老金融专业培训体系,根据员工岗位和职责设计不同培训内容,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 [9] - 完善激励机制,在考核中增加“养老客户AUM增长”“养老产业生态合作项目落地数”等指标权重,并设立专项奖励机制 [11] 科技赋能与未来展望 -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精准识别客户养老金缺口,提供个性化产品配置建议,进一步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 [4] - 打造智慧养老金融生态系统,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为养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并实现G-B-C联动 [5] - 银行必须抓住银发经济机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驱动,向养老产业和老年客户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