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600015)

搜索文档
华夏银行(600015) - 华夏银行关于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24 18:17
A股代码:600015 A股简称:华夏银行 编号:2025—40 特此公告。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025年7月25日 经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银许准予决字〔2025〕第5号)批 准,近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成功发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以下简称 "本期债券"),并在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债券的登记、托管。 本期债券于2025年7月21日簿记建档,并于7月23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 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66%,募集资金将依 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 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
华夏银行(600015) - 华夏银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23 16:45
A 股代码:600015 A 股简称:华夏银行 编号:2025—39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银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以 书面传签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和材料于 2025 年 7 月 16 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 表决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7 月 23 日。会议应发出书面传签表决票 12 份,实际发 出书面传签表决票 12 份,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表决票 12 份。会议的召开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华夏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合法有效。经与会董事审议,做出如 下决议: 一、审议并通过《关于修订<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议 案》。 表决结果:赞成 12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会议书面审阅了《关于华夏银行 2024 年度监管通报及整改情况的报告》。 特此公告。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7 月 24 日 1 ...
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小零币 大民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15:45
现金服务创新 - 华夏银行广州新塘支行为酒水批发商提供零钞兑换服务,2024年1月以来累计完成131次清点服务,兑换金额达数十万元[1] - 针对硬币、零钞兑换难题,华夏银行多家分行开设"绿色通道",坚持"应兑尽兑"原则[2] - 石家庄分行为公交公司提供专属现金服务,解决硬币清点难题,单次兑换时间缩短至半小时[4][5] 残损币处理 - 济南分行组织人员耗时6小时完成超市22.05万元残损币清点兑换[7] - 石家庄分行设立"移动现金服务工作站",两年累计兑换硬币超10万枚、残损纸币千余张[7] 特殊群体服务 - 银川分行设立"银发服务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零钞兑换服务[9] - 合肥分行为老年客户及外籍人士提供上门现金兑换服务[9] 产品创新 - 合肥分行推出"便民零钱包",采用防水材质和拉链设计,可灵活配置1元、5元、10元等面额组合[11] - 厦门分行为出租车司机、老年客群提供标准化"零钱包"兑换服务[11] 服务理念 - 通过零钱兑换、残币处理等基础服务践行"金融为民"理念[11] - 将柜台服务延伸至商户聚集区和老年社区,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7]
“鑫心惠邻‘携手银行’宣传”被近20家银行辟谣,监管警示贷款中介乱象风险
华夏时报· 2025-07-23 12:2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梦然 深圳报道 一家成立不足一年的贷款中介,引发近20家银行深圳分行集体发布声明。 监管警示中介乱象风险 截至目前,已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 行、华夏银行等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发布了相关声明。声明中指出,中介机构鑫心惠邻(深圳)咨询 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鑫心惠邻")在相关门店以及附近小区电梯广告位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 行"等宣传广告,并声称多家银行是其战略合作伙伴,涉嫌扰乱金融秩序,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了解,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旗下共有9家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起其他贷款中介开设在写 字楼等金融机构聚集的地方,鑫心惠邻的门店多数分布在小区中,其在介绍中打出"协助社区邻居解决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邻省钱是永恒不变的使命"等口号,并称客户为"亲爱的邻居"。 多家银行集体发布声明后,鑫心惠邻方面回应称:"由于在宣传过程中不够严谨,错误地使用了银行标 签,造成了对公共资源的占用。对此,我司已进行全面整改。" 宣传与银行合作被"打假" 天眼查显示,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至今仅 ...
多家银行热推红利策略产品,有的近1月年化收益率超17%!值得买吗?
新浪财经· 2025-07-22 19:42
低利率时代,红利策略理财再度升温,投资者配置需求也逐渐上升。 近期,多家银行App、公众号正在热推红利策略产品,包括农行、中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 行。 公开资料显示,红利策略(又称高股息策略)是一种以股息率为核心选股指标的价值投资策 略。据了解,红利策略产品通常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并配置红利资产增厚收益。 以农行App推出的"农银理财农银匠心·灵动360天理财产品(红利优选)"为例,该产品主要 以80%以上精选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20%以内优选红利类资产提高收益弹性。 经查询发现,农行、中行、华夏银行等正通过App、公众号热推红利策略产品,此类产品通 常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并配置红利资产增厚收益。以农银理财"农银匠心·灵动360天理 财产品(红利优选)"为例,该产品便是以80%以上固收类资产打底,配置不超20%的红利 资产提高收益弹性。其中,红利资产主要精选高股息率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红利资产配置比例高的产品,风险等级亦会更高。比如,中行售卖的"中银 理财慧富权益类红利策略180天持有期A"包含30%中证红利指数,风险等级达R4,而其近1 个月年化收益率则高达17.92%。 多家银行热推红利 ...
为什么联名信用卡越来越少?
36氪· 2025-07-21 12:38
信用卡行业调整趋势 - 中国信用卡产业经历四十年发展后进入调整期,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中心并停发联名卡产品[1] - 2025年以来至少7家大行停发22款联名卡,包括浦发西贝莜面村卡、中信QQ音乐卡等产品[2] - 停发后原持卡人将换发标准信用卡,原联名权益终止并按新卡标准享受服务[4] - 停发原因集中于"业务调整"(占比63%)和"合约到期"(占比21%)两类[6] 联名卡运营模式分析 - 联名卡占停发产品76%,具有银行金融服务+合作方权益的双重属性[5] - 该模式曾帮助银行快速获客,但存在权益同质化(相似度达68%)、用户留存率低(仅32%持续使用)等问题[9] - 热门IP联名卡在热度消退后吸引力下降,导致银行运营成本上升(单卡年均维护成本约85元)[9] - 合作模式不可持续性凸显,第三方权益兑现率仅41%,影响用户体验[9] 监管政策影响 - 2024年7月《信用卡业务新规》全面实施,要求睡眠卡比例控制在20%以内[10] - 新规促使银行清理低效卡种,2024年行业卡量同比下降5.14%至7.27亿张[11][13] - 交通银行信用卡量减少831万张,招行信用卡消费额下降3900亿元[11] - 多家银行对18个月无交易卡片进行限制处理,信用卡中心网点缩减37%[16] 银行转型举措 - 产品策略转向标准卡升级,如浦发14款联名卡统一更换为梦卡系列[14] - 架构调整加速,平安银行等将信用卡中心并入一级部门[16] - 资源聚焦高频消费场景,数字化营销投入增长42%[7] - 目标客群年轻化(25-35岁占比61%),注重刚性需求挖掘[18] 行业数据变化 - 人均持卡量从2020年0.56张降至2024年0.52张[11] - 卡总量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减少4000万张[13] - 头部银行发卡量普降,交行卡量降幅达11.6%[11] - 联名卡在存量卡中占比从31%降至19%[6][9]
中央汇金控股或重仓的9家银行上市公司全部入围1季报净利润50强
搜狐财经· 2025-07-19 16:22
中央汇金控股或重仓的9家A股银行概况 - 9家银行全部进入A股上市公司2025年1季报净利润排名50强,持股比例高、稳定性强、盈利性好 [1] - 公司延续"市场化运营+国家使命"双重定位,成为中国金融业中流砥柱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载体 [21]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 全球资产规模最大商业银行,国内银行业领先地位,网点布局庞大且业务体系全面 [3] - 国际业务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深耕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 [3]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841.56亿元,排名第1 [3] 中国建设银行 - 基础设施融资、住房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领先,支持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进程 [5] - 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旗下建信金科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典范 [5]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833.51亿元,排名第2 [5] 中国农业银行 - 农村金融领域独特优势,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域 [7] - 依托5万多家网点构建城乡联动服务体系,乡村振兴贷款余额长期居首 [7]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719.31亿元,排名第3 [7] 中国银行 - 中国全球化历史最悠久银行,外汇业务和跨境金融服务标杆 [9] - 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重要平台 [9]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543.64亿元,排名第4 [9] 光大银行 - 主营存贷款、结算、票据承兑等传统业务,拓展至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 [11]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124.6亿元,排名第24 [11]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重仓的银行 中信银行 - 依托中信集团综合金融平台,央企和大型国企客户资源垄断性优势 [13] - 投行业务(债券承销、并购贷款)行业前三,供应链金融和跨境结算领先 [13]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195.09亿元,排名第15 [13] - 中央汇金持股2.671亿股(占流通股0.48%),股东排名第7 [13] 浦发银行 - 基建和科技金融领域市占率领先,推出"科技快速贷"等产品 [15] - 跨境金融产品创新(如FT账户融资)具先发优势 [15]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175.98亿元,排名第16 [15] - 中央汇金持股3.872亿股(占流通股1.32%),股东排名第10 [15] 宁波银行 - 业务涵盖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等12个利润中心 [17] - 在16个城市设有分行 [17]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74.17亿元,排名第35 [17] - 中央汇金持股7549.64万股(占流通股1.14%),股东排名第10 [17] 华夏银行 - 主营存贷款、结算、票据承兑等货币金融服务 [19] - 2025年1季报净利润50.63亿元,排名第50 [19] - 中央汇金持股1.634亿股(占流通股1.03%),股东排名第9 [19]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0:42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深圳近20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 澄清与鑫心惠邻贷款中介机构无任何合作关系 包括建行 工行 中行等国有大行及招行 平安等股份制银行[1][2] - 银行在声明中罕见直接点名中介机构全称 并提醒消费者警惕"降息优化""内部提额"等虚假宣传套路[2][3][5] - 此次集体声明为深圳银行业近年来首次大规模针对单一贷款中介发布风险提示[9] 涉事中介机构情况 - 鑫心惠邻成立仅半年(2024年11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桂耀林 经营状态存续[7] - 该机构通过门店及小区电梯广告宣称与银行战略合作 以"降息优化"名义收取高额服务费[6] - 公司快速扩张 除主体外还控股9家"惠邻系列"咨询服务公司 2025年2-6月密集注册于深圳多区[7] - 中介后续声明称仅为邻居提供咨询服务 未与金融机构合作[8] 行业监管动态 - 事件反映银行业强化合规经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监管层正重点打击贷款中介等金融"黑灰产"[10] - 2025年3月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等四类行为[10] - 部分银行机构已同步收紧中介合作 叫停相关业务[11] 行业问题分析 - 金融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依赖中介 对骗术识别能力不足[12][13] - 贷款中介行为隐蔽 缺乏借款人配合时查处难度大[13] - 当前对贷款中介机构性质认定及监管制度存在空白领域[13]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金融时报· 2025-07-18 15:00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近20家银行深圳分行发布声明,点名鑫心惠邻假冒合作方揽客,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 - 银行澄清与鑫心惠邻无任何合作关系,未授权其以银行名义开展业务,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宣传[6] - 鑫心惠邻在广告中宣称"携手某某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降息优化"服务并收取高额费用[6] 鑫心惠邻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26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桂耀林,所属商务服务业[6] - 成立半年内快速扩张,控股9家"惠邻系列"咨询服务公司,2025年2-6月于深圳多区注册成立[6] - 公司声明称未与金融机构合作,仅提供咨询服务,行业惯用银行合作身份背书套路[7] 行业监管动态 - 深圳银行首次大规模集体针对贷款中介发布风险提示,反映合规与消费者保护力度加强[8] - 2025年3月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打击金融"黑灰产",重点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等四类行为[9] - 银行收紧中介合作,部分机构已叫停相关业务,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与监管空白问题[10] 专家建议 - 消费者应通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渠道或线上平台直接办理贷款,避免中介风险[10]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 与小微企业并肩同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8 04:19
政策支持与工作机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旨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并赋能实体经济[1] -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迅速构建"政策引领-机制协同-服务下沉"工作体系,成立由分行领导班子牵头、11个部门协同的专班工作组[1] - 通过专项部署会、行动方案和"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推动机制落地见效[1] 目标客户群体 - 目标客户包括已上市公司、拟上市小微法人客户、新三板精选层优质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4] - 还包括纳入国家或北京市科委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企业,以及国内知名创投公司已入资的小微法人客户[4] 金融产品特点 - 产品针对科技企业,具有额度高、信用贷、利率优惠、灵活用款和贵宾服务等特点[5] - 最高授信额度达3000万,担保方式为信用,还款方式包括按月还息到期还本和按计划还款等[6] - 贷款期限为1年[6] 服务机制与成效 - 建立"绿色通道审批+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保障"组合拳,打通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堵点[7] - 走访清单客户已达上千户,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扩大服务覆盖面[7] - 各分支机构多维发力,与区级政府、园区、企业建立紧密联系[8] 区域协同与活动 - 城市副中心分行加入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金融服务群,嵌入街道金融服务生态[8] - 中关村管理部走进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开展融资宣讲,西城管理部联合辖内支行参与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推介会[8] - 东城管理部参与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推介会,朝阳管理部通过专题会精准锚定企业需求[8] 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 - 推出"科创易贷"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房贷通"并匹配"无还本续贷"[10] - 深化普惠客群"链式"开发,以数字化授信和智能风控技术赋能平台对接[10] - 加大首贷户、涉农客群信贷支持,全方位拓宽小微企业融资路径[10] 未来计划 - 后续将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以金融"春雨"滋养小微企业成长[9] - 秉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发展定位,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民生保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