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瑞鸥(eVTOL)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次,飞行成功! 2吨级eVTOL在深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
深圳商报· 2025-08-04 01:36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 - 此次试飞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完成了从深圳陆地到150公里外惠州19-3平台的跨海域运输任务 [1] - eVTOL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技术参数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2] - 该机型是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 [1] - 成功完成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环境下的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 [2] 应用场景 - 传统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依赖船运(单程10小时)和直升机(成本高),eVTOL可有效解决紧急物资调度问题 [1] - 本次试飞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验证了大型eVTOL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1][2] - 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58分钟完成150公里跨海飞行 [1]
从深圳起飞!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飞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12:19
核心观点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取得关键突破 [1][3] - eVTOL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3] 技术参数与性能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4] - 该机型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验证了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4] - 针对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起降空间进行了专项优化 [4] 运营与保障 - 试飞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3] - 中信海直发挥40多年通用航空综合运营优势,统筹全域协同与全流程护航,依托国内首个数智化塔台保障飞行安全 [4] - 在起降点选定、航线规划、空域清空方案等方面作了精心准备,确保eVTOL在隔离运行模式下安全飞行 [4] 行业影响与前景 - eVTOL有望成为海上平台高效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零部件及物资快速按需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 [5] - 预计至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海洋场景的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5] - 此次试飞为探索新型航空器在保障海上油气生产应用场景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