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买方信贷

搜索文档
融资“及时雨”:看金融机构如何组团助力企业出海远航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3
新能源企业出海与金融支持 - 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承建的100兆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并网,成为中亚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1] - 项目采用"中国设备出口+哈国属地施工"模式,设备以人民币采购为主,电费计价与人民币挂钩[1]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中国信保为项目提供出口买方信贷人民币银团融资,降低汇率风险并优化成本[2] - 该融资模式可复制到其他海外项目,实现工行上海市分行首笔电力领域出口买方信贷人民币融资突破[3] - 2024年中国风电机组新增出口5193.7兆瓦,同比增长41.7%,绿色银团贷款总发行量同比增长37.08%[3] 钢铁企业海外投资案例 - 某头部钢铁集团获得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联合开发权,项目对中国铁矿石供应安全具有战略价值[5] - 建设银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提供跨境项目前期贷,解决银团组建前的真空期融资需求[6] - 该"过桥资金"帮助集团打造铁矿石供应第三极,降低对四大矿山的进口依存度[6]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构建跨境银团服务网络,2024年末FT项下贷款余额达近500亿元人民币[7] - 《行动方案》支持银行在自贸区为非居民企业提供并购贷款,金额不超交易价80%,期限不超10年[7] -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将落地首单应用临港新政的非居民并购贷款,助力能源企业海外战略性收购[8] 整体行业趋势 - 1至3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409亿美元,同比增长6.2%[5] - 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前期贷、并购贷款等创新产品支持企业出海需求[6][7][8] - 政策推动下银行业形成"境内外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跨境服务网络[7]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前瞻: 稳外贸促投资 PSL或重启扩张
证券时报· 2025-05-30 02:22
金融政策响应与实施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后,金融部门快速响应,5月集中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债券市场"科技板"等措施 [1] - 2022年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创设并投放约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带动各银行为相关项目累计授信超3.5万亿元,金融杠杆效应和投资拉动效应显著 [2] - 5月7日以来"一行一局一会"集中发布金融政策措施,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但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性,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仍有出台必要 [2]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期 - 市场预计二季度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窗口期,可能由3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主导,定向支持外贸、科创和消费等领域 [2][3] - 新型工具或创新支持稳定外贸和扩大有效投资,财政货币政策有望通过扩张PSL和中央财政贴息提供配套支持 [1][7] - 工具资金用途可能创新,如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出口转内销"等,并可能重启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 [4][7] 工具支持方向与机制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新型工具将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可能推出类似出口买方信贷的工具定向支持外贸企业缓解外部需求波动 [4] - 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消费基础设施、"两新""两重"等,拉动有效投资是逆周期调节重要手段 [5] - 工具执行依托3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带动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央行可能重启扩张PSL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中央财政或提供贴息支持 [7] PSL与财政配套支持 - 央行5月7日调降PSL利率释放政策信号,PSL有望重启扩张成为政策性银行长期资金支持工具 [7] - 中央财政贴息可缓解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债成本,专项建设基金曾按债券利率90%贴息,但下半年财政空间有限需货币政策协同 [7] - 新型工具不一定依赖PSL和财政贴息,可与减税降费等政策配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