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

搜索文档
国家财政这五年:“钱袋子”增收约19%,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55
过去5年,尽管面临着诸多始料未及的"黑天鹅",但我国"钱袋子"还是越来越丰盈。 9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时表示,"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 近二成的增长,离不开各地的发展。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 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增加的同时,支出强度也是前所未有。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 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财政民生投入加大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具有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 "近三年来若以广义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力度指标,财政政策力度与内需相关性显著提高,而这个规律在 之前的观察中并不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后地产时期,政府债对社融部分支撑明显,政府支出对于稳经 济的意义更加显著;另一方面,物价走弱时期财政的影响则更为核心,当前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扩张 的持续性、连贯性则尤为 ...
国家财政这五年:“钱袋子”增收约19%,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9-13 22:59
财政收入增长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17万亿元 增长19% [2] - 2024年16个省份财政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0% 7个省份超5000亿元 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2] 财政支出强度与结构 - 过去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 [2] -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投向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领域 [2] 财政政策调控 - 赤字率从2.7%逐步提升至2024年的4% [4]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4]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4] - 过去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 [4] 民生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5]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 [5] - 2023年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累计超6700万人受益 [5] - 2024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 200亿元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5] 债务风险管控 -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4] - 常态化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 形成法定债务"闭环"管理制度 [4] 财税体制改革 -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规模为"十三五"同期的10倍多 [6]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支撑地方落实决策部署 [7] - 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完成立法 [8]
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9:4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其次,宏观调控需要不同的宏观政策形成合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政策的 协同,才能让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宏观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大型商业银 行作为资本金,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仅此一项,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财政宏观调控,就是要在宏观经 济治理中找到合理的定位,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比较优势。 "十四五"时期的财政宏观调控方向,体现了宏观政策一致性的要求,以及经济增长的目标。中国财政具有发展型财政的特点。中国作为发展中 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性。无论是赶超发达国家,还是立足国情,解决就业问题,都要求 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且是需要有就业的经济增长。人工智能的应用,让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劳动力能 否适应新经济结构的就业岗位需要,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财政宏观调控需要从总量和结构上综合发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的 实现。 ...
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6:39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 战略上更主动 战术上更精准 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1] - "十四五"期间财政宏观调控呈现四大特点:力度更给力 工具更丰富 发力更精准 时机更灵活[4] - 2024年财政赤字率从2.7%提高到4% 进一步打开财政政策空间[6] 跨周期调节与中长期发展 - 跨周期调节超越传统逆周期调节 着力解决中长期发展问题 核心是为中国中长期发展寻找新动能[2] - 财政政策与经济情景适配性增强 建立在财政宏观调控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1] -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经济增速达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3] 政策协同与杠杆效应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商业银行 预计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5] - 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带动更多社会资金 市场资金规模远大于财政资金[4] - 支持地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盘活经济 畅通地方和企业资金链条[4] 财政空间与资源统筹 - 2024年末中国政府负债率仅为68.7% 显著低于G20国家118.2%和G7国家123.2%的平均水平[6] - 政府拥有庞大国有资产 资源 土地 特殊制度优势支持更大财政政策空间[6] - 大财政改革模式统筹资金 资源 资产 零基预算改革整合零钱为整钱 提升财政宏观调控财力[7] 国际协调与全球治理 - 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为财政宏观调控提供更优环境[9] - 积极引导G20主权债务处理规则制定 深度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双支柱方案磋商[9] - 通过多边财金对话平台和双边机制 减少大国宏观经济政策负面外溢效应[9] 就业结构与微观循环 - 财政宏观调控需从总量和结构综合发力 促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5] - 更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 抓住"市场有效 政府有为"精髓[4] - 劳动力适应新经济结构就业岗位成为重要问题 人工智能改变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5]
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财政实力增强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19% [2] - 地方财政收入显著提升 16个省份较2020年增长20%以上 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2] 财政支出结构 - 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超70% 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4] -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从2021年1.9万亿元增至2025年2.7万亿元 年均增长9.6% [4]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 [5] 宏观调控措施 - 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2023年二三季度出台增量政策推动经济企稳 [3] - 过去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 [3]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8] 扩大内需政策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 [7] - 财政投入42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7]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 县域商业建设释放消费潜能 [7] 基础设施建设 - 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8] - 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建 [8] - 全国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快递覆盖率超95% 自来水普及率94% 生活垃圾处理比例超90% [4] 产业升级支持 - 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7] - 安排超800亿元资金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医疗能力建设 [5] - 推进37个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7] 社会福利保障 - 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增至700元 [4] - 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 [4]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27亿人 [4] 教育领域投入 - 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并提供免费教科书 [5] - 约200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 [5] - 免除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 预计2024年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儿童 [5]
杨志勇: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56
财政政策特点 - 财政宏观调控在力度上更加给力 工具上更加丰富 发力上更加精准 时机上更加灵活 [3] - 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 战略上更加主动 战术上更加精准 [1] - 财政政策与经济情景适配性增强 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政策实施效果 - 去年9月底增量财政政策出台极大提升市场信心 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1] - 今年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接续发力 [1] - "十四五"过去4年年均增速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政策协调机制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作用 宏观调控效果显著 [2] - 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金 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4] - 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加强 为财政宏观调控提供更优环境 [6] 财政政策空间 - 财政赤字率从2.7%提高到今年4% 进一步打开财政政策空间 [4] - 2024年末政府负债率仅为68.7% 低于G20国家平均118.2%和G7国家平均123.2% [4]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经济长期向好提供支撑 带来财政收入增长和财政实力增强 [5] 调控方式创新 - 更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 支持地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盘活经济畅通资金链条 [3] - 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带动更多社会资金 [3] - 跨周期调节解决中长期发展问题 为中长期发展找到新动能或增强发展动能 [2]
南财快评|杨志勇: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9:35
杨志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就。在发布会 上,蓝佛安部长专门就财政宏观调控作了介绍。 去年9月底,增量财政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信心,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今年我国实施更加 积极的财政政策,增量财政政策和存量财政政策接续发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更加给 力。"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是建立在对财政宏观调控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 的。财政政策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 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宏观调控需要不同的宏观政策形成合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才能让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宏观治理效 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金,就是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仅此一项,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财政宏观调控,就 是要在宏观经济治理中找到合理的定位,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比较 ...
财政部:今年专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36
财政政策力度 - 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2024年进一步提高至4% [2]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达19.4万亿元 [2]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规模超10万亿元 [2] 政策工具创新 - 综合运用政府债券、税收、财政贴息及专项资金等工具 [2] -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以扩大内需 [2] -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3] 政策实施特点 - 政策出台注重时效性 确保早落地早见效 [4] - 通过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4]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商业银行注资 预计撬动6万亿元信贷投放 [4] 财政政策空间 - 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保障财政运行基本盘稳固 [5] - 政策工具持续丰富 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能力增强 [5] -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机制健全 存量风险逐步消化 [5]
今年 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
央视新闻· 2025-09-12 16:25
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 今天(1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 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 力量。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 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今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 切。 财政部:"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五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最大力度下沉财力,兜牢兜实"三保"底 线,地方财政总体运行平稳。 财政部:过去4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支 持扩大内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 ...
重磅信号!刚刚,财政部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9-12 16:15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 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蓝佛安称,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安 全可控。至上年末,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政府负债率68.7%。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 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蓝佛安称,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 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 蓝佛安表示,财政宏观调控总体要稳,但在形势变化较大时,也要及时调整、增强针对性灵活性。比如,更加注重促进 微观经济循环,通过支持地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畅 通地方和企业资金链条,打通循环堵点。再比如,加强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今年专门发行5000亿元 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