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智方舟
搜索文档
“超级助手”来帮忙 AI让深圳医疗效率“起飞”
央视网· 2025-11-05 15:46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眼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落地的新路径, 广东深圳正通过自身科技研发优势,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来填补医疗短板。 攻克技术壁垒 医产研融合创新 这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人员正在调试他们最新研发的手术机器人。 睿心医疗创始人 郑凌霄:我们加了AI的深度学习的功能,大量地去训练。 郑凌霄告诉记者,过去,一般血管类的手术,医生需要拿着一根头发粗细的导丝,插入患者的血管内。这类手术对医生要求很高,人才缺口大。 医疗资源不平衡这个市场痛点,在郑凌霄团队看来,恰恰是企业的发力方向,他们果断将研发目标锁定在技术门槛高且专家资源紧缺的心血管手术上。经过 了5年的研发攻关,他们先后在硬件机械臂研发、核心算法训练上取得突破,并生产出了初代样机。 听到指令后,机器手臂开始摆动定位,同时将导丝插入指令血管内,动作流畅。但在实际手术中,这种操作却非常依赖医生的手感,医生可以感受导丝在血 管中行进时的阻力变化,从而调整操作手法与力度,但机器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如何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可以感受到导丝带来的力反馈?企业与中国科 ...
“十四五”答卷·科技支撑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开辟健康中国新赛道
科技日报· 2025-09-28 17:47
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 -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二期建设在济南加速推进 [1] - 该系统已进入武威、兰州、莆田、武汉等多个城市,实现高效率和高精准度的肿瘤治疗 [1] 创新药物研发 - 我国首个基因替代疗法药物信玖凝于今年4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血友病B [2] - “十四五”以来,我国批准创新药已达两百余个,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近30% [3] - 2021年以来已有57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包括27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3] 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赋能 - OpenCGT平台以AI大模型预测并创造新的纳米载体,突破生物药精准递送界限 [2] -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等联合研制的生物医药大模型SWBind落地,能对小分子配体、核酸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实现精准预测 [3] - AI协助推动新机制、新靶点识别,已有不少新药在AI协助下快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 高端医疗装备突破 - 获得全国首个神经介入手术领域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证的颅内动脉瘤智能诊疗系统亮相 [4] - 智能移动微创手术装备系统已推广至1200余家医院,并出口50余国,获172项知识产权 [5] - “十四五”以来,包括碳离子治疗系统在内的2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6] 手术精准度与AI应用 - 肺癌手术智能辅助模块的临床试验表明,手术准确度提升了8%,错误率降低了43% [6] - 国产光子计数CT比传统CT空间分辨率提高2至3倍,国产手术机器人提高了手术精准度 [6] - 多个领域的“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获批首个应用许可,如AI+骨科手术、AI+病理细胞诊断等 [6] 智慧医疗与远程诊疗 - 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成功实施,实现实时操控手术机器人 [7] - 深圳启动全球首个城市级医疗大模型集群“医智方舟”,打通医疗机构间数据 [7] - 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涌现出“京医千询”、“福星”、“木兰”等聚焦垂直领域的医疗大模型 [7]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已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创新平台 [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大力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完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8] - 促进创新药物、疫苗和医疗设备等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