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鹿APP
icon
搜索文档
AI视角下互联网“大厂病”系列之:阿里健康的问题、根源与解决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08
阿里健康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2014年通过收购中信21世纪54.3%股份正式进军医药电商,并更名为阿里健康[2] - 早期战略聚焦医药O2O,2016年联合65家连锁药店成立"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构建"在线问诊-处方-配送"闭环[2] - 2017年后业务重心转向B2C,阿里巴巴分四次注入天猫健康资产(2017/2018/2020年),2023年B2C业务收入占比达88%[3][5][8] 战略漂移原因分析 - 集团规模扩张导向:四次资产注入使营收从2016年0.57亿港元激增至2023年267.63亿港元,但导致低毛利B2C业务依赖[8] - 管理层执行偏差:2018年后O2O资源被抽调转向天猫整合,2020年进一步强化商业化致O2O边缘化[11] - 资源协同不足:菜鸟物流仅参与个别案例,日常配送依赖第三方;未有效整合阿里云技术及线下医疗资源[11] 运营能力短板 - 物流劣势:仓库数量39个(京东健康22+450个),冷链覆盖200+城市(京东300+),配送时效落后[13] - 供应链效率:SKU达7800万但用户转化率低,3亿用户规模下收入仅为京东健康(1.72亿用户)的一半[14] - 服务质量:医鹿APP日均问诊量1.1万次,用户投诉回复率0%,ARPU为京东1/3[14] 监管合规风险 - 广告违规:2024年因未审查保健食品广告被罚45万元,2022-2024年多次受罚[16] - 追溯系统缺陷:2025年"码上放心"平台批号显示错误,与国家药监局数据不同步[17] - 处方药漏洞:存在未核实病历即开具10盒处方药的案例,违反《处方管理办法》[17] 转型建议 - 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医药+服务+数据"立体模式,投资区域药店作前置仓,复制铂生生物"药品追溯-患者管理"一体化案例[18] - 技术整合:利用菜鸟航空冷链(碳纤维冷箱/氢能动力)提升配送效率,嵌入阿里云ET医疗大脑强化AI诊断[20][21] - 组织重构:成立独立医疗事业群,引入医疗背景高管,采用区块链升级追溯系统[21][22] 运营优化路径 - 物流协同:整合菜鸟资源实现三四线城市"30分钟送达",优化库存管理算法[26][27] - 用户服务:转型医鹿APP医疗属性,开发AI辅助诊断和健康管理订阅服务[27][28] - 合规体系:建立AI广告审核工具,实现药品追溯数据实时同步,直连医院处方系统[29]
进击的支付宝医疗:并购、独立、扩张 备战下一个战场
第一财经· 2025-06-06 08:11
今年以来,支付宝的医疗健康业务,其业务动作、声量和产品迭代的速度,让其在医药健康里迅速声名 鹊起。 在互联网医疗的旧战场,支付宝医疗业务的角色一度模糊。同属阿里集团的阿里健康从药品零售切入医 药健康,并一度将支付宝的医疗业务收归旗下,成为阿里医疗体系中更接近医药产业的核心承载,而支 付宝的医疗业务长期以来只集中在支付端。 但在AI医疗的新战场,支付宝不再满足于作为医保支付工具或挂号渠道,而是尝试转型为一体化的医 疗服务平台。 2023年大模型技术爆发后,支付宝相继推出了"安诊儿"、"AI健康管家"等多款AI产品应 用,逐渐覆盖更广阔的医疗健康服务范围,建立起包括医保、挂号、问诊、购药、保险等流程在内的闭 环服务。 在组织内部,今年3月,支付宝拆分了数字政企事业部,将其分为医疗、出行、民生三个独立业务部 门,以强化三个板块的运作独立性、自主性,而随之意味着,医疗健康业务的组织架构和重要性在内部 进一步提升。 在产业端,支付宝医疗业务的动作更为突进,在去年完成了对好大夫在线的收购震惊行业。 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更大的背景是,AI医疗行业的变革,正在风起云涌。在互联网医疗时期没有解决 的医疗供给不足、医疗服务走不出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