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万象汇

搜索文档
饱和与稀缺之间,济南商业综合体如何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8-08 21:21
济南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 - 济南商业综合体正经历"新陈代谢",新项目集中入市,老项目加速升级,但市场空间面临挤压且缺乏全国性商业地标[1] - 纬十二路成为商业竞争核心区域,万象里社区商业综合体、壹合广场、华润万象汇形成"双星闪耀"格局[2] - 老商圈升级动作频繁:和谐广场启动改造、京东电器入驻连城广场、龙湖西城天街即将开业[2] - 西客站商圈将形成超级商圈版图,串联宜家、印象济南、弘阳广场及第四代万达广场[2] 区域商业升级动态 - 东部及老城核心区升级显著:泉城路商圈对标杭州湖滨步行街改造,洪楼商圈推出"洪楼1905"项目[2] - 北部片区万虹广场即将亮相,市中区上新街完成升级,高新区引入山姆首店[3] - CBD内绿地国金天地打造济南版"太古里",定位高端商业与时尚文化地标[3] 商业发展模式转变 - 商业布局呈现多中心化特征,新兴区域成为开发热土,差异化定位成为竞争关键[3] - 发展逻辑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通过盘活老商圈、旧厂区延续商业活力[3] - TOD模式推动枢纽型综合体发展,商业功能与办公、居住、文化等元素深度绑定[7]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同质化竞争导致"量增质滞",对外来品牌吸引力不足,文旅商业融合度低[4] - 需借鉴成都太古里、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案例,强化"消费+文旅+城市空间"多元融合[5] - 消费需求从购物转向体验,需增加艺术展览、沉浸剧场等体验式业态[6] 未来突破路径 - 引入国际首店与元宇宙技术(AI导览、AR试穿等)满足Z世代社交化消费需求[7] - 深挖"泉城"IP,将泉水文化、老街记忆融入商圈设计,打造"一店一景一故事"[7] - 商业综合体向"生活引力场"转型,成为15分钟生活圈核心要素[7]
群雄逐鹿,星沙崛起湖湘商业新图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21:05
商业综合体发展 - 永旺梦乐城湖南首店开业不到一年,全国首个"会展+奥莱"商业体长沙杉杉奥特莱斯将于9月开业,引入230余家国际名品,其中超三分之一为首店或旗舰店 [1] - 天虹旗下高端商业品牌君尚年底首进湖南,与地铁3号线松雅湖南站无缝接驳,定位高品质社交生活体验中心 [1] - 星沙已聚集7家大型商业综合体、12家大型超市、3家百货商场,包括卜蜂莲花、华润万象汇、吾悦广场、百联奥莱等知名品牌 [4][5] 首店经济与消费升级 - 2024年星沙新增近40家湖南首店,部分为华中首店,主城区星沙街道汇聚124家各类品牌首店 [4][9] - 永旺梦乐城星沙店开业首日客流量超12.8万人次,销售额超510万元 [9] - 本土品牌如串小白烧烤、Kiglomo金粒门、绝味PLUS等在星沙开设升级首店,形成从本土新锐到传统焕新的品牌矩阵 [9] 区域经济与商业布局 - 长沙县GDP超2200亿元,综合实力连续十余年稳居中西部百强县首位,2024年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排名第4 [8] - 开元路沿线聚集通程商业广场、卜蜂莲花等老牌商场及万象汇、天虹、永旺梦乐城等新兴综合体,形成"黄金中轴线" [4][5] - 松雅湖商圈与五一、东塘、洋湖等齐名,2021年至今升级为辐射范围更广的湖湘商业新极 [12]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星沙出台《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县域消费扩容提质 [9] - 县区成立32个工作组、186名专业干部助企专班,2个月内完成永旺购物免费接驳车审批 [11] - 长沙杉杉奥莱项目从拿地到封顶仅7个月,总投资超20亿元,以"天"为单位冲刺开业 [11] 交通与区位优势 - 星沙拥有航空、高铁、高速、地铁、水运、磁浮"六元一体"交通网络,叠加自贸区、临空区等"五区"优势 [7] - 百联奥莱为全国首家3.0版全开放式奥莱,距离机场最近 [7] - 君尚商业体依托地铁发展TOD形态,形成错位共生的商业格局 [10]
“王健林卖万达广场”话题连续4天霸榜热搜!
搜狐财经· 2025-05-30 10:07
万达广场资产出售情况 - 公司在短短两年间累计出售85座万达广场,相当于巅峰时期(2023年年底共498座)的近五分之一 [2] - 最近48家万达广场被太盟投资、腾讯、京东等组成的财团收购,交易金额市场预测达500亿元 [6] - 这是2023年以来第三轮大规模资产处置,此前两年已陆续出售30余座万达广场(其中2024年就卖掉了32座) [6] 万达商业模式的转变 - 公司正在向轻资产运营彻底转向,出售的48座万达广场中包括杭州拱墅、上海金山等一二线城市项目 [8] - 县城市场表现火爆,宜宾万达开业3天客流破40万,忠县万达首日销售额达750万元 [8] - 王健林早在2015年就预见"三四线租金回报率可能更高",但如今面临新城控股和华润万象汇的激烈竞争 [10] 行业竞争与品牌影响 - 新城控股的吾悦广场以每年40座的速度扩张,华润万象汇则通过引入首店提升档次,蚕食万达的优势 [10] - 公司连续出售资产可能影响品牌信誉,下沉市场已成为所有商业地产商的必争之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