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喜力
icon
搜索文档
啤酒行业复盘及未来如何演绎?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啤酒行业[1] - 主要公司: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1][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与表现 - 2018-2024年销量平稳,价格年均增长约4%,华润、青岛冬价提升显著[1][2] - 2025年上半年受禁酒令及餐饮不景气影响,销量承压,流通渠道依赖消费力匹配,量价疲软[1][4] - 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增速快于其他群体,推动消费升级,中部省区消费表现更好[11][12] - 即时零售带动一二线城市销售,青岛2024年美团闪购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25年或达15亿元[17] 公司表现与策略 **珠江啤酒** - 广东省内份额提升,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策略成功,"97重生"大单品突破餐饮市场,2025年预计销量超40万吨,中期目标70万吨[1][7][8] - 广东基地市场强劲,餐饮占比超20%,流通渠道占比70%+,品牌力强[8] **燕京啤酒** - 二季度利润增速40%-50%,毛销差显著提升,U8产品带动增长,新董事长提高管理效率[9] - 2025年预计增长20%-30%,总量85-90万吨,中期目标120万吨[9] **青岛啤酒** - 2024年主动去库存并换届,新董事长经验丰富,但2025年受禁酒令及华南调整影响,旺季销量或持平[10] - 长期经营节奏有望回归正常,分红率稳定70%+,港股股息率5-6%[10] 量价升级与成本 - 2018-2023年龙头公司量价升级,燕京U8、青岛经典、华润喜力等中高端单品增速超行业[3][13] - 2024-2025年主流公司成本每年降约2%,净利率提升至10%+,青岛或达15%[14] - 中国啤酒出厂价(3500-4000元)较北美(13000-14000元)有较大升级空间[15][16] 新产品与渠道 - 精酿茶啤等新品类崛起,金星中式精酿茶啤2024-2025年产销量破10万吨[18] - 销售渠道:向下流通、即时零售、直播带货各占50%,年轻人为主力消费群体[19]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韧性:珠江、燕京在食品饮料板块绝对收益排序靠前[6][7] - 资金面:啤酒板块持仓低位,关注消费贝塔修复及政策变化[21] - 中期推荐标的:燕京啤酒(U8)、珠江啤酒、青岛啤酒[22] 风险与挑战 - 禁酒令影响AB类餐饮销量,餐饮不景气拖累现饮渠道[4][10] - 人均消费支出阶段性压力,现饮渠道对销量有负面影响[5]
啤酒竞争格局演变及推演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啤酒行业 - 主要公司:燕京啤酒、百威亚太、珠江啤酒、华润啤酒(喜力)、青岛啤酒、重庆啤酒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燕京啤酒的投资潜力** - 首推燕京啤酒,因其全国化扩张中大单品U8持续放量,且利润率提升空间巨大(与行业平均相比有3-4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1][3][4] - 供给侧改革进度滞后,净利率约10%,低于行业平均(13%)和外资品牌(高峰20%),处于追赶阶段[3][9] - U8大单品支撑毛利率和估值,未来1-2年仍为首推标的[4][10] 2 **百威亚太的市场挑战** - 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从2023年下半年延续至2024年上半年,预计趋势将持续[1][5] - 疫情后费用制度紧缩削弱品牌和渠道壁垒,2024年上半年销量下滑约8%(Q2下滑7%)[5] - 份额流失使国产品牌受益:广东(珠江)、福建(华润喜力)、浙江(华润喜力、重啤、燕京)、东北(燕京、青岛)[1][6] 3 **行业吨价与高端化趋势** - 2023Q4至2024H1吨价承压,全年预计继续下降,受经济环境、通缩及低端产品铺排策略影响[7] - 长期看,中国啤酒吨价(3,300元)远未达顶峰,高端化仍有空间,通缩结束后将恢复上行[8] - 历史韧性:美国、日本等在经济下行期吨价仍保持增长[8] 4 **供给侧改革影响** - 2016年启动改革,外资品牌(嘉士伯、百威)率先完成,国内品牌(华润、青岛、燕京)跟进[9] - 改革进度差异导致净利率分化:外资高峰20%,国内多数13%+,燕京10%[9] 5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 - 百威份额流失后,国产品牌分区域受益: - 广东:珠江为主,华润、燕京、青岛次之[6] - 福建:华润喜力、惠泉、燕京[6] - 浙江:华润喜力、重啤、燕京[6] - 东北:燕京(2024年起)、青岛(2025年起)[6] 6 **未来1-2年行业主线** - 以份额逻辑为主,关注燕京、青岛啤酒(2026年组织革新潜力)、重庆啤酒[10] - 华润啤酒的组织变化可能影响行业竞争格局[10] 7 **餐饮端市场短期影响** - 北方餐饮端受政策整顿影响(占市场10%-15%),AB类餐饮场景下滑,但非即饮渠道正增长[11] - 对燕京、珠江影响较小,全年盈利预测未调整[11] 8 **投资配置建议** - 最佳时点为2024年8月中报后,传统消费板块或迎重估及盈利预测上修机会[12] --- 其他重要细节 - 历史个股表现:2016-2019年重庆啤酒、2016-2018年华润啤酒、2021年青岛啤酒、2023年燕京/珠江啤酒均有超额收益[2] - 吨价韧性:经济下行期仍能维持增长,恶性竞争或久税是主要风险[8]
Z世代不爱豪饮爱微醺,存量博弈下啤酒巨头如何“大象转身”?
新浪财经· 2025-05-12 13:40
中国啤酒市场现状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0.6%至3521.3万千升,行业进入"量减价增"新周期 [1] - 啤酒头部企业TOP5总营收同比下滑4%,净利润分化加剧,其中燕京啤酒净利增速达63.74%,青岛啤酒微增1.81%,其他三家下滑 [3] - 行业降本增效特征显著,TOP5企业合计裁员超6000人,高管降薪案例频现 [3] 2025年一季度行业表现 - 啤酒行业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0.4%,但1-2月产量同比下降4.9% [3] - 成本端大麦价格同比下降10%,渠道库存消化后终端需求边际改善 [3] 头部企业业绩分析 - 2024年啤酒行业营收下滑5.7%,头部企业营收普遍下滑:华润啤酒下降0.76%,百威亚太下滑8.9%,青岛啤酒减少5.3%,重庆啤酒下降1.15% [5] - 销量方面,华润啤酒下降2.5%,百威亚太中国区下滑11.8%,青岛啤酒下降5.3%,重庆啤酒微降0.75%,燕京啤酒增长1.57% [8] - 吨价方面,百威亚太从5300元降至5000元,华润啤酒从3500元降至3300元 [8] 区域企业表现 - 燕京啤酒营收同比增长3.2%,净利润暴增63.74%,超越重庆啤酒跃居行业第四 [10] - 珠江啤酒营收增长6.56%,净利润增长29.95% [10] - 区域性企业凭借品牌定位和灵活市场策略实现逆势上扬 [10] 行业挑战与压力 - 青岛啤酒在山东、华北、华南等市场营收均下滑,区域竞争优势减弱 [11] - 重庆啤酒遭遇十年来首次营收和利润双降,需支付3.5亿元赔偿金 [11] - 2025年一季度百威亚太销量同比减少4.8%,收入下降0.4%,净利润由2.97亿美元降至2.87亿美元 [11]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Z世代偏好"微醺"饮酒体验,单次饮酒量控制在1-3瓶/听,抑制传统啤酒消费频次与总量 [12] - 2024年餐饮企业注册量锐减44.4万家,注销吊销数量达160万家,啤酒即饮渠道收缩 [12] - 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饮品赛道人均消费从21.6元降至18.6元 [13] 新兴渠道与精酿啤酒 - 华润雪花啤酒与美团合作,线上销售额同比激增170% [13] - 国内精酿相关企业约1.3万家,超六成成立于近五年,青岛啤酒"王子"精酿单月销售额破亿 [14] - 啤酒销售场景向居家消费、旅游消费、夜市等转移 [13] 高端化战略与瓶颈 - 头部企业聚焦中高端市场,青岛啤酒推出千元级"一世传奇",华润啤酒高端产品销量翻倍 [15] - 8-10元价位段产品仍为主力消费,10元价位段精酿啤酒凭借性价比优势热销 [15] - 燕京U8销量增速从2022年超50%降至2024年31.40%,高端化进程放缓 [16] - 重庆啤酒高档产品销售收入下滑2.97%,毛利率降至48.57% [17] 产品创新与竞争压力 - 青岛啤酒形成超高端、高端、中端产品矩阵,但中高端产品销量下降近10万千升 [18] - 华润啤酒通过"喜力+雪花"双品牌在高端市场对青岛啤酒形成竞争压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