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岛经典
icon
搜索文档
啤酒行业复盘及未来如何演绎?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啤酒行业[1] - 主要公司: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1][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与表现 - 2018-2024年销量平稳,价格年均增长约4%,华润、青岛冬价提升显著[1][2] - 2025年上半年受禁酒令及餐饮不景气影响,销量承压,流通渠道依赖消费力匹配,量价疲软[1][4] - 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增速快于其他群体,推动消费升级,中部省区消费表现更好[11][12] - 即时零售带动一二线城市销售,青岛2024年美团闪购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25年或达15亿元[17] 公司表现与策略 **珠江啤酒** - 广东省内份额提升,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策略成功,"97重生"大单品突破餐饮市场,2025年预计销量超40万吨,中期目标70万吨[1][7][8] - 广东基地市场强劲,餐饮占比超20%,流通渠道占比70%+,品牌力强[8] **燕京啤酒** - 二季度利润增速40%-50%,毛销差显著提升,U8产品带动增长,新董事长提高管理效率[9] - 2025年预计增长20%-30%,总量85-90万吨,中期目标120万吨[9] **青岛啤酒** - 2024年主动去库存并换届,新董事长经验丰富,但2025年受禁酒令及华南调整影响,旺季销量或持平[10] - 长期经营节奏有望回归正常,分红率稳定70%+,港股股息率5-6%[10] 量价升级与成本 - 2018-2023年龙头公司量价升级,燕京U8、青岛经典、华润喜力等中高端单品增速超行业[3][13] - 2024-2025年主流公司成本每年降约2%,净利率提升至10%+,青岛或达15%[14] - 中国啤酒出厂价(3500-4000元)较北美(13000-14000元)有较大升级空间[15][16] 新产品与渠道 - 精酿茶啤等新品类崛起,金星中式精酿茶啤2024-2025年产销量破10万吨[18] - 销售渠道:向下流通、即时零售、直播带货各占50%,年轻人为主力消费群体[19]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韧性:珠江、燕京在食品饮料板块绝对收益排序靠前[6][7] - 资金面:啤酒板块持仓低位,关注消费贝塔修复及政策变化[21] - 中期推荐标的:燕京啤酒(U8)、珠江啤酒、青岛啤酒[22] 风险与挑战 - 禁酒令影响AB类餐饮销量,餐饮不景气拖累现饮渠道[4][10] - 人均消费支出阶段性压力,现饮渠道对销量有负面影响[5]
啤酒:渠道变革,精酿崛起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啤酒市场[1] - 公司:喜力、百威、青岛经典、金星、千岛湖等[4][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现状与挑战 - 中国啤酒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人均渗透率缓慢下降,主力饮酒人口每年下滑0几个百分点[5] - 高端化进程受经济周期和政策影响放缓,餐饮复苏不及预期拖累高端产品销量,禁酒令影响中高档消费[5] - 2023年下半年至今,啤酒销量增长难度增加[5] 渠道变革 - 新零售渠道(如即时零售平台、会员仓储店)加速渠道平权,中长尾品牌通过OEM消化产能[1][4] - 大品牌(喜力、百威、青岛经典)在新零售渠道仍占优势,如山姆会员店销量前列[4][14] - 新零售渠道销售额约300亿元,占行业总销售额5%-6%,主要抢夺传统商超及餐饮渠道份额[13] 品类创新与精酿崛起 - 精酿啤酒销量从2021年4万吨增长至2024年39万吨,渗透率约1几%,增速高双位数[9] - 中国精酿市场参与者包括工业啤酒大厂、区域酒企、进口品牌、渠道自有品牌等[9] - 海外成熟市场精酿渗透率较高(美国14%,加拿大12%),中国仍有增长空间[10] - 精酿啤酒推动高端化趋势,中国可能进入以精酿名义推动的新一轮高端化阶段[11] 消费趋势 - 代际变迁下,90后和00后更重视性价比和情绪价值,饮酒文化从悦人向悦己转变[1][7] - 厂商需关注品类创新而非单一品牌高端化,大单品或精酿大单品将迎来发展良机[7] 其他重要内容 竞争格局 - 短期内精酿啤酒行业规模效应使供应链和平价市场向头部集中,大厂占据主导地位[1][12] - 中小品牌在品类创新和细分场景保持优势,需求不稳定需持续创新[12] - 新零售渠道对既有竞争格局影响可控,消费者仍倾向于选择熟悉的高端品牌[14][15] 经济环境影响 - 若餐饮场景超预期复苏,高端化大单品可能继续增长,新零售渠道增速或放缓[17] - 新零售趋势与经济环境关联性强,对行业格局中线影响有限,对大酒厂是机会[17] 数据与定义 - 海外精酿啤酒定义:年产量小于600万桶(约70万吨),独立资本控股[8] - 中国新增精酿啤酒相关企业:2024年3,500家,2025年2,000家[9] - 在售精酿产品从2014年Q1的800多种增至1,400多种[9]
啤酒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25Q1恢复性增长,期待旺季量价提速
东吴证券· 2025-05-07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行业阶段性承压,25Q1恢复性增长,量价表现分化、成本弹性延续,毛利率稳步抬升,费用投放克制、毛销差改善,利润持续增长 [6][11] - 跨过一季度压力位,后续量价有望提速,当前啤酒龙头自由现金流高质高位,成本弹性预计2025年延续 [6] - 投资建议上,当前时点优质龙头进入击球区,短期优选青啤、燕啤,中期若消费刺激政策落地,关注华润、珠江、百威亚太、重庆啤酒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Q1量增为主,成本弹性持续兑现 1.1. 2024年阶段性承压,25Q1恢复性增长 - 2024年消费疲软,啤酒龙头销量下滑、升级放缓,收入承压但利润因成本弹性增长;25Q1收入、利润恢复性增长,2024年营收680.38亿元同比-1.67%,归母净利润72.90亿元同比+6.05%,25Q1营收200.43亿元同比+3.68%,归母净利润25.19亿元同比+10.62% [6][11] 1.2. 量价表现分化、成本弹性延续,毛利率稳步抬升 - 2024年啤酒龙头销量、吨价承压,25Q1销量恢复增长但吨价仍偏弱;2024年以来成本弹性兑现,25Q1吨价下滑但毛利率仍提升 [19][20] - 2024年青啤、重啤、燕啤、珠啤销量分别为754.00、297.49、400.44、143.96万吨,分别同比-5.83%、-0.75%、+1.57%、+2.62%;25Q1分别为226.10、88.35、99.50、29.46万吨,分别同比+3.53%、+1.93%、+3.11%、+11.68% [22] - 2024年青啤、重啤、燕啤、珠啤吨价分别为4188、4763、3304、3828元/吨,分别同比+0.39%、-1.14%、-0.56%、+4.31%;25Q1分别同比-0.59%、-0.46%、+3.47%、-0.88% [22] 1.3. 费用投放相对克制、毛销差改善,利润持续增长 - 毛利率抬升、费用克制,毛销差改善带动利润增长;2024年青啤、重啤、燕啤、珠啤毛销差分别为25.91%、31.41%、29.90%、31.41%,分别同比+1.12pct、-0.64pct、+3.35pct、+3.79pct,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5、11.15、10.56、8.10亿元,分别同比+1.81%、-16.61%、+63.74%、+29.95%;25Q1毛销差分别同比+1.49pct、+0.91pct、+1.88pct、+3.71pct,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7.08%、+4.59%、+61.10%、+29.83% [24] 1.4. 重点公司一览:销量恢复性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青岛啤酒一季度销量稳健,中高端占比提升,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优化,净利率抬升,短期库存低位、换届管理强化,中期啤酒赛道攻守兼备 [45] - 燕京啤酒U8大单品增势强,2024年量价齐升,2025Q1开门红,看好改革与大单品逻辑持续兑现 [46] - 重庆啤酒一季度销量恢复,核心单品稳健,毛销差改善,盈利能力抬升,短期关注餐饮恢复,中长期推进战略强化高端化 [47] 2. 跨过一季度压力位,后续量价有望提速 - 进攻层面,经营节奏和餐饮修复支撑量价回暖,25Q2、25Q3低基数,中高档品类升级逻辑持续兑现;防御层面,啤酒龙头自由现金流高质高位,成本弹性预计2025年延续 [6][48] - 餐饮消费修复缓慢,2024年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分别同比+5.3%、+3.0%,2025年1 - 2月/3月分别同比+4.3%/+5.6%、+3.6%/+6.8% [52] - 啤酒行业产量2024年3521.3万吨同比-0.6%,2025年1 - 2月同比-4.9%,3月同比+1.9%,后续二、三季度低基数,销量有望提速 [52] - 2024年中高档品类增速好于总量,占比提升,2025年升级逻辑持续,但增速依赖餐饮和旺季天气 [52] 3. 投资建议 - 当前时点青啤、燕啤等优质龙头进入击球区,建议重视并适度增加配置 [60] - 短期优选青岛啤酒(量价转好、股息率3%+)、燕京啤酒(U8高增延续) [6] - 中期若消费刺激政策落地,啤酒板块迎β配置机会,关注华润啤酒、珠江啤酒、百威亚太、重庆啤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