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泥人
icon
搜索文档
茉莉花开•与宁共赏丨南京赛虹桥街道“圆聚”烟火气 多元焕新消费力
搜狐财经· 2025-10-03 08:20
坐落于秦淮、建邺、雨花台三区交汇之处,南京赛虹桥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不仅坐拥繁华的虹悦城商业综合体,更与中华门城楼、大报恩寺等地标 名胜毗邻而居,尽显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当传统底蕴遇上新消费浪潮,这片底蕴深厚的老商圈如何打破固有边界、激活消费潜能?赛虹桥街道的探索,从一场中秋市集的热闹开场,渐次铺展成一 幅"场景、商圈、政策"协同发力的消费焕新图景。 市集造景,让"烟火气"裹着"文化味" 夜幕低垂,南京虹悦城大拇指广场霓虹闪烁。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桥下有YUE·一π即合"2025赛虹桥中秋市集在此亮相。不同于传统摆摊,这是赛虹桥街道 以多业态融合推动消费焕新的一次重要实践,既让市民在节日的烟火气中感受温暖,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引擎"。 市集的创新之处,远不止于商品售卖,更在于对体验感的营造。以美食区为例,此次虹悦城的美食门店亦同步参与出摊,不少摊主以免费试吃、特色小样为 引,将摊位打造成门店的引流入口。消费者尝鲜后若被口味吸引,便自然转化为商场门店的复购客群,完成从"市集流量"到"门店销量"的转化。更具巧思的 是,许多食品中融入了中秋"圆"形意象,寓意团圆,将味觉消费升华为连接情感的文化消费。 ...
二〇二五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主会场活动奏响传承序曲 以创新点亮文化发展新动能
南京日报· 2025-06-17 11:03
活动规模与参与情况 - 主会场共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7场 累计吸引参与活动人次近5万人次[1] - 活动拉动六合区内非遗及相关衍生产品消费30余万元[1] - 南京地铁全线1.6万块PIS屏开展主题宣传 日均触达超300万人次客流[3] 文化展示形式与内容 - 采用文化展演+活态体验+全城联动立体模式 包含南京白局 伊犁民歌 长芦龙灯等多元节目[1] - 匠心雅集非遗市集展位呈现南京云锦明代工艺 南京泥人及六合特色美食龙袍蟹黄汤包等[1] - 举办农行非遗大师课堂 文物普查新发现展 考古展等专项活动 展示张昭家族墓等考古成果[2] 全域联动与创新推广 - 通过少儿培训 非遗体验市集 VR线上展等活动形成全城文化联动矩阵[2] - 鸡鸣寺地铁站设置主题打卡装置 开展为期一个月普及宣传[3] - 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 市文旅局 六合区政府等联合主办 农业银行南京分行等机构支持[3] 社会效益与产业影响 - 成功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话的多维平台 刺激夜间消费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 - 文化活态展示模式促进文物保护 非遗传承与现代创新的全链条融合[2] - 形成全民文化传承氛围 为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树立创新性标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