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

搜索文档
一个乡村“很好的样子”
四川日报· 2025-07-04 08:2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石椅村通过农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以羌族文化为特色发展研学旅游和民俗体验项目 [4][5] - 北川创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石椅羌寨为核心带动周边7个乡镇形成跨区联动发展 [4][8] - 该村已接待研学团队6.34万人次(1-5月),相关收入达1077万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研学旅游成为核心业态,开设10余个羌族文化体验项目,提供定制化服务(中小学生侧重民俗体验,大学生侧重社会实践) [5] - 打造四季差异化体验项目:春季采茶赏花、夏季水果采摘、秋季赏林观叶、冬季民俗活动 [6] - 直升机起降点建设完成将开通永昌机场航线,预计带来高端客流 [3][10] 特色农产品销售 - 建立乡村振兴先行区农文旅交流中心,免费为农户提供近百种农特产品展销平台 [8] - 在绵阳龙门市场设立"石椅子"高山蔬菜销售点,统一收购销售山野菜和订单农产品 [8][9] - 正与四川商超洽谈农特产品进驻事宜,推动北川特产规模化输出 [10] 返乡创业现象 - 青年返乡创业案例:29岁王民豪放弃月入万元工作,开设山顶民宿(旺季20间全满)并开展农产品电商 [6][7] - 民宿经济带动常住游客消费,夏季避暑游客平均停留一周 [6] - 返乡创业者表示收入虽不稳定但成就感显著提升 [7]
中非经贸博览会多维赋能 释放合作共赢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4:43
中非经贸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主题为"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 [1][4] - 举办30余场经贸活动和6场配套活动 涵盖产业链合作 绿色矿产 基础设施等多元领域 [4] - 14个非洲国家和5个中国省区市举办专场活动 非洲国家专场数量创历届之最 [4] 非洲商品贸易新趋势 - 展会展出千余款非洲商品 除传统农产品外首次设立中非时尚产业馆 [2] - 南非设计师妥拉·辛迪首日售出22件服装 计划在上海开设线下门店拓展中国市场 [2] - 非洲展商从初级产品转向文化认同和附加值领域 包括时尚设计等高价值品类 [2] 重点合作项目进展 - 签约176个项目总金额达1139亿美元 项目数量同比增长458% 金额增长106% [7] - 能源领域成果显著 包括赞比亚50MW光伏项目等重大电力合作 [7] - 产工贸一体化项目受关注 如坦桑尼亚农场现代化 马里经济特区建设等 [4] 就业与工业化合作 - 加纳苎麻开发项目预计创造1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4] - 纳米比亚等10国发布200个项目需求 聚焦"就业优先"和民生改善 [7] - 中国通过市场 技术 资金支持非洲落实非盟《2063年议程》工业化目标 [4]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专场 低空+旅游 北川“火出圈”
四川日报· 2025-05-09 15:52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 北川"五一"假期低空短途航线上座率突破86%,文旅产业与低空经济融合成效显著[1] - 公司布局通用航空产业始于2012年,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首座A1类通用机场,804平方公里空域实现"即报即飞"[2] - 制定"低空十条"专项政策,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形成研发、测试、制造、运营、培训、应用全产业链格局[2] - 开发"低空+旅游"特色项目,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2] 主导产业转型成果 - 通用航空、文化旅游、茶叶、食品医药、安全应急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近50%[1] - 绿色产业对GDP贡献率超六成,替代原有资源依赖型"三头"产业(木头、石头、水头)[1][3] - 通过"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推动矿产砂石资源开发综合整治,优化传统石材产业[1] 文旅产业表现 - 2024年接待游客1340万人次(同比+31%),旅游收入115亿元(同比+29%)[2] - 打造20余条精品旅游路线,形成四季旅游体系(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彩林、冬玩雪)[2] - 创新"非遗+旅游"模式,开发羌绣、水磨漆、草编等3000余种文创产品,年产值超5.5亿元[3] - 非遗产品远销30多国,羌绣亮相APEC峰会等国际舞台,从业者年增收5000元以上[3] 科技创新与资源优势 - 依托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资源及航空航天基因发展低空经济[2] - 利用优质自然资源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