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科一号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南科一号”叩问苍穹 粤高校何以上天又入地、造“星”又造“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9:02
深圳高校科研教育创新 - 南方科技大学成功发射"南科一号"卫星,这是深圳高校深度参与研发的首颗卫星,搭载自主研发的空间电场测量和极光相机科学载荷 [1][3] - "南科一号"卫星搭载12米超长空间电场天线系统,打破全球微小卫星电场天线长度纪录,并在国内首次利用微小卫星进行极光光学观测 [4] - 南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团队2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卫星设计、研制和测试,从载荷研发到数据处理分析 [3][4] 高校科研教学模式创新 - 深圳理工大学首创"一周4天课"制度,本科生每周五统一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 [7] - 深圳理工大学算力微电子学院推出"一生一芯"培养模式,每位学生都要动手设计芯片并带着自己设计的芯片毕业 [2][7] - 深圳大学推出4个"院士班",由院士担任班主任或首席教授,组织本科生深入国家重大工程现场学习 [7]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 - 近十年深圳市新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十所大学 [7] - 目前深圳市737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高校全职院士达到112名 [7] - 深圳高校探索科研、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机制,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创新需求 [2][6] 科研项目学生参与 - 南科大学生从课堂理论到将卫星送入轨道,深入了解空间数据采集全过程 [5] -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30名本科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下深入深江铁路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现场 [2][7] - 深圳高校通过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培养具有丰富科研和实战经验的毕业生 [8][9]
深圳高校师生“造星”记:“南科一号”卫星的苍穹远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21:51
卫星发射与科研项目 - "南科一号"卫星于5月17日由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南方科技大学首次实现卫星入轨[1] - 卫星主要关注两大空间物理现象:极光光学观测和空间电场波动测量,由20余名师生历时4年研发完成[5][6] - 项目始于2018年陈晓非院士提出的设想,2019年确定方案,2020年正式启动学生团队招募[5][8]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研发团队成功研制总长12米的电场天线,打破全球微小卫星电场天线长度纪录,采用双层卷尺结构和3D打印技术解决收纳难题[9][10] - 极光观测载荷经过多次相机选型迭代,最终实现太空环境下的稳定成像性能[13][14] - 团队完成数百次实验测试,包括天线展开机制、信号抗干扰等关键技术验证[10][11]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项目吸引跨院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涵盖电子、物理、空间科学等专业,学生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毕业论文[4][5][6] - 参与学生经历从理论到工程的完整转化过程,部分成员通过项目获得华为等企业offer[11][14] - 学校通过卫星项目构建产学研平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14][20] 航天精神与科研传承 - 团队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将航天精神融入科研实践[18][19] - 项目命名"南科一号"寓意新的起点,旨在激励更多学子投身空天科技领域[20] - 卫星成功发射正值南科大建校15周年,体现学校"科技报国"的办学理念[20][21]
空间探测两大突破!南方科技大学“南科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16:16
航天领域新成果 - 南方科技大学"南科一号"卫星由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1] - 该卫星是深圳高校深度参与研发的首颗卫星,搭载自主研发的空间电场测量和极光相机科学载荷 [1] - 卫星搭载12米超长空间电场天线系统,打破全球微小卫星电场天线长度纪录 [1] - 国内首次利用微小卫星进行极光光学观测,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创新设计 [1] 卫星技术突破 - 空间电场测量载荷携带三对电场天线,最长天线总长达12米,采用双层卷尺结构和3D打印技术,总质量压缩至1.7千克,体积仅1.6U [7] - 极光相机载荷通过精密轨道设计,单次飞越极光带可连续观测9分钟,动态记录极光形态演变 [7] - 卫星每月约14次飞越深圳上空,开展城市地貌定点拍摄,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源 [7] - 还搭载天格载荷、辐照载荷、CXPD2载荷、IP可视化载荷和热电载荷,增强科研实验能力 [7] 科研与教学融合 - 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2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设计、研制、测试等工作 [9] - 卫星平台和探测数据面向校内所有课程教学和科研共享,相关成果将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 [9] - 项目培养了学生在空间探测方面的技术能力,为我国深空探测计划积累关键核心技术储备 [9] 国家战略与行业意义 - "南科一号"响应国家深空探测战略需求,数据将服务于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及北斗卫星、空间站等重大工程环境监测 [5] - 项目彰显高校服务国家航天事业的担当,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奠定基础 [9] - 研究团队将依托该项目参与国家未来空间探测计划,助力深圳市空天技术产业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