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铁
icon
搜索文档
宝钢包装(601968):最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的纯两片罐标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30 2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宝钢包装“买入”评级 [2][8][10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片罐供需格局改善,主要玩家盈利能力底部修复,宝钢包装是最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的纯两片罐标的,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4.5亿元,同比+9.3%/+69.2%/+41.1%,通过FCFF方法计算企业总价值93亿元,股权价值8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宝钢包装:第一家走出国门的金属制罐企业 - 从印铁到制罐,是第一家批量生产两片罐的内资企业,1998年投产第一条两片罐制罐线,2015年上交所上市,2021、2024年分别完成一次定向增发,下游客户主要是饮料及啤酒品牌,近年收入规模稳步向上,2024年实现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7.2%,2017 - 2024年CAGR达9.0%,两片罐为主要收入来源和增长驱动力 [18][23][27] - 股权结构稳定,背靠中国宝武集团,共计持股52.98%,2019年被纳入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2015年上市后2021、2024年分别完成一次定向增发,组织结构优化,推出员工股权激励政策 [38][41]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两片罐迎景气向上 - 需求端:罐化率提升驱动两片罐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两片罐需求量达约571亿罐,2022 - 2025年CAGR约2.0%,储存能力和成本优势推动啤酒罐化率提升,环保趋势打开两片罐长期应用空间,两片罐是下游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 [45][46][52] - 行业整合提速,供给端集中度提升,盈利步入上行通道,2010 - 2014年行业扩产高峰,2014 - 2017年产能扩张供需失衡,2018 - 2021年供需平衡盈利能力回升,2022年以来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建,2024年主要玩家整合行业格局,集中度再提升,看好本轮整合后两片罐盈利能力回归 [56][58][59] 公司:区位协同、效率第一、客户优质 - 国内工厂布点全面,区位协同,海外高毛利品种持续放量,全国布点均衡形成“东南西北中”覆盖网络,有效提高周转率、控制物流成本,是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本土金属包装企业,东南亚产能布局全面,2024年海外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25.8%,2019 - 2024年CAGR达18%,海外业务毛利率比国内高8.7pct [66][71][72] - 客户结构优质,长期稳定合作,已与知名快消品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前五大客户贡献50%左右收入,深耕大客户有利于保证产能利用率及资金的有效使用 [73] - 财务成本和运营效率具备明显优势,现金流优异,有息债务和利息支出规模相对稳定,有息负债利率较低,生产效率行业领先,各运营效率指标逐步优化,充足现金流、低有息负债率及低贷款利率支撑产能扩张 [79][82]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两片罐产量130/140/145亿罐,单价分别为0.41、0.42、0.43元/罐,毛利率为3.9%/6.0%/8.2%;国外两片罐产量42/57/63亿罐,单价分别为0.60、0.61、0.61元/罐,毛利率为14.8%/15.1%/15.3%;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83.4/98.0/105.3亿元,同比+0.3%/+17.4%/+7.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4.5亿元,同比+9.3%/+69.2%/+41.1% [95][96] - 估值分析:采用FCFF方法对宝钢包装进行估值较为合理,资金成本(WACC)为4.45%,通过FCFF方法计算企业总价值93亿元,股权价值82亿元,最新总市值61亿元,上行空间35%,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7][98][101]
宝钢包装分析师会议-20250522
洞见研报· 2025-05-22 23: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属包装行业得益于我国消费市场扩容转型、巨大的消费基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良好市场增长前景,长期向好趋势明确 [25]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未来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市场拓展、提升资产运营效率降本增效等方面 [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宝钢包装,所属行业为包装材料,接待时间是2025 - 05 - 22,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总裁曹清,独立董事刘凤委、王文西,高级副总裁、财务负责人丁建成,董事会秘书王逸凡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所处金属包装行业服务多领域,需求持续释放,人均消费量与罐化率提升空间显著,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升级 [25]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2年 - 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连续7个年度保持50%以上现金股利支付率,2024年度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8735.09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0.67%,将在两个月内实施完成权益分配 [2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1.02%;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7% [26]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9.2%得益于落实精益管理、敏捷经营措施,降本增效取得成效 [26] - 公司在供应链优化方面,搭建优化智慧生态平台,深化与战略伙伴的“物联 - 数联 - 智联”全链协同共享 [27] - 公司暂不涉及新能源包装业务和产品 [2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02亿元,同比上升1.02%,归母净利润5735.74万元,同比上升2.67% [29] - 公司2024年金属饮料罐销量同比增长13.82%,行业市场需求呈持续上升态势 [30] - 2024年公司重点在差异化新罐型开发、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较快,还主持和参与制定多项标准,持有各类专利143项,获多项奖项和荣誉 [31] - 公司当前在windESG评分为A级,华证指数ESG评级为BB级,在同业中排名较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获多项ESG相关奖项 [31][32]
宝钢包装:金属包装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布局成效逐步彰显-20250509
国投证券· 2025-05-09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6.42 元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宝钢包装作为金属包装领军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伴随行业格局优化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18 亿元,同比增长 7.19%;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下降 21.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同比下降 22.62% [1] - 2024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58 亿元,同比增长 11.00%;归母净利润 0.15 亿元,同比下降 6.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同比增长 35.85% [1] - 20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02 亿元,同比增长 1.02%;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增长 2.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增长 9.17% [1] 产品与地区收入 - 2024 年公司金属饮料罐/包装彩印铁分别实现收入 78.58/4.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22%/-7.36%,占比分别为 94.46%/5.38% [2] - 2024 年公司海外/国内分别实现收入 23.77/59.2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5.78%/1.27% [2] 产品销量与产量 - 2024 年金属饮料罐销量同比增长 13.82%至 168.13 亿罐,但均价同比下降 5.0%至 0.47 元/罐 [2] - 2024 年包装彩印铁产量同比下降 7.52%,销量同比下降 7.16% [2] 盈利能力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8.10%,同比下降 0.92pct;2024Q4 毛利率为 7.33%,同比下降 0.34pct;2025Q1 公司毛利率为 7.06%,同比下降 1.32pct [3] - 2024 年公司净利率为 2.30%,同比下降 0.83pct;2024Q4 净利率为 0.96%,同比下降 0.29pct;2025Q1 公司净利率为 3.21%,同比增长 0.10pct [3][8] 期间费用 - 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4.00%,同比下降 0.2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97%/2.91%/0.11%/0.01%,同比分别增长 -0.15/0.11/0.03/-0.22pct [3] - 2024Q4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4.16%,同比下降 0.40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22%/4.09%/0.16%/-0.30%,同比分别 -0.69/0.81/0.08/-0.60pct [3] - 2025Q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2.88%,同比下降 1.00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87%/1.74%/0.12%/0.16%,同比分别 -0.17/-0.70/+0.02/-0.15pct [3] 投资建议预测 - 预计宝钢包装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88.21、94.76、101.71 亿元,同比增长 6.05%、7.42%、7.34% [8] - 预计宝钢包装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82、1.95、2.13 亿元,同比增长 5.62%、7.17%、9.04%,对应 PE 为 33.4x、31.2x、28.6x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