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

搜索文档
创新助力全球抗疟事业 盖茨基金会合作项目成果显著
环球网资讯· 2025-08-21 00:22
全球疟疾防控现状 - 截至2023年全球疟疾病例达2.63亿例 约60万人死亡且80%为5岁以下儿童[1] - 中国202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 曾每年报告3000万病例[1] 蚊媒监测技术创新 - 黑箱蚊媒监测装置集成365nm光波诱引 二氧化碳释放及体温模拟技术 可精准诱捕按蚊并实时传输数据[3] - 海口测试捕获84只日间按蚊与28只夜间按蚊 证实按蚊野栖化趋势 装置已申请PCT国际专利[3] 天然产物驱蚊技术突破 - AI药物筛选平台从6万余化合物中初筛200余候选物 最终发现6个高活性驱蚊分子[4] - 5个活性分子源自葱蒜类天然产物 对人体无刺激且冈比亚按蚊未出现抗药性[4] 生物防控技术进展 - 解脲沙雷氏菌Su-YN1菌株制剂可阻断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繁殖 半现场实验抑制率达70%[4] - 制剂正开发为糖饵与缓释颗粒剂型 实现不杀蚊子却阻断传播的生态友好型防控[4] 抗疟药物研发方向 - 理想抗疟药需满足一剂服用防护四周目标 要求低剂量 低毒性及高可及性[5] - 现有药物存在青蒿素耐药性增强问题 且需要连续服用导致患者依从性差[5] 新型候选药物突破 - GHDDI团队研发736与10559两款候选分子 几毫克剂量可维持28天疗效且耐药性概率极低[5] - 通过优化合成路线降低原料成本 目标将单剂药价降至半瓶矿泉水水平[5] 药物应用与国际合作 - 昆药集团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2023年10月通过WHO预认证 2025年1月通过全球基金采购运往布基纳法索[6] - 盖茨基金会支持WHO认证与国际采购体系对接 助力中国创新药抵达需求迫切地区[6] 中国防控模式输出 - 1-3-7模式要求1天上报病例 3天完成审核 7天落实扩散控制 成为中国消除疟疾核心经验[7] - 中坦疟疾防控项目将1-3-7模式与WHO的T3倡议融合 调整为1-7模式并搭建电子病例报告系统[7] 国际合作成效 - 坦桑尼亚120余村庄约30万民众受益 项目干预地区疟疾患病率显著下降[8] - WHO正将1-7模式推广至赞比亚与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 支持高负担国家防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