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快药

搜索文档
叮当健康"骑手双向守护"走进多家快递站 为高温和大雨下的骑手撑起一片清凉
财富在线· 2025-07-29 18:26
公司社会责任举措 - 叮当快药启动覆盖10座城市的"骑手双向守护计划" 在全国数百家智慧药房设立健康小屋提供六大爱心服务[5] - 项目组向快递站点捐赠藿香正气水 冰感喷雾 创可贴等实用防暑物资 解决户外工作者高温作业实际困难[3] - 计划已惠及数千名配送员 并将在更多配送站点扩大爱心活动范围[5][7] 服务内容详情 - 提供免费防暑药品 应急外伤处理 24小时冷热饮用水供应及临时避暑休息区[5] - 包含血压体温检测服务 线上药师防暑咨询 以及针对蚊虫叮咬风险的驱蚊产品专项防护[5][7] - 郑州智慧药房实际案例显示 门店可为受伤骑手提供碘伏 纱布等应急医疗处理服务[5]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全国快递员配送员规模达数千万人 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保障群体面临特殊天气作业挑战[1][7] - 持续高温与强降雨交替天气下 户外工作者存在伤口感染 中暑 蚊虫叮咬等健康风险[5][7]
加码医药新零售 叮当快药推出急用药15分钟快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3:16
公司动态 - 叮当快药联合多家企业开启急用药15分钟快送服务,并推进"原研药保供联盟"项目,被视为持续加码医药新零售的最新动作 [1]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专业运营能力,从单一药品即时零售平台升级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夜间累计配送1.23亿单 [2] - 发布A-LL双轮驱动增长模型,依托星垣系统升级智慧药房,聚焦京津、沪杭、广深等核心区域加密网点布局,强化智慧药房与智能仓联动 [2] 行业趋势 - 药品即时零售受消费者欢迎,特殊场景如发烧、腹泻等急用药需求对履约时间要求更高,配送提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1] - 国人对健康消费愈加重视,原研药被视为"品质生活"健康投资的一部分,重症患者、儿童及老年群体需求持续增长 [1] - 集采政策深化导致部分原研药退出医院渠道,患者转向线上医药平台购买 [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零售药店拓展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推动电子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顺畅流转 [3] - 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医保电子处方应用,满足便捷医药服务需求 [3] - 鼓励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识咨询和宣传,推广健康消费理念 [3]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提升AI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医保在线支付、溯源直播、私域运营、数字药师及多平台运营等创新模式 [2] - 升级"15分钟健康服务圈",加强冷链配送及急送能力 [2]
花粉过敏高发季 叮当健康携手赫力昂助力市民防治过敏
财富在线· 2025-04-25 12:51
过敏药品市场需求 - 北京地区过敏药品搜索量环比增长83.35% [1] - 相关药品销量环比增长80.27% [1] - 鼻过敏用药单量是眼过敏用药单量的1.8倍 [3] 公司产品与服务 - 叮当快药联合赫力昂上线"过敏指数"工具,包含过敏等级、地图、自测等功能 [1] - 推出"过敏用药专区",方便用户快速找药 [1] - 专业医生药师提供实时用药及健康咨询服务 [1] - 配送员7×24小时送药上门,缓解夜间过敏困扰 [3] 用户行为与场景 - 花粉过敏季导致过敏药品需求激增 [1] - 过敏用药夜间急需求明显 [3] - 易过敏人群在花粉高浓度时段(10:00-17:00)需减少外出,佩戴口罩与护目镜 [3]
上市三年不盈利的叮当健康,又添了商誉减值新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3-24 19:1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46.69亿元同比减少3.87% 股东应占亏损3.76亿元同比扩大66.73% [2][5] - 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28.33亿元 2023年收窄至2.26亿元 近三年累计亏损34.35亿元 [2][5] - 线上直营业务收入32.75亿元同比减少7.2% 线下零售收入6.22亿元连续两年下滑 [10] 商誉减值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亏损1.99亿元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680万元 [2][6] - 主要涉及天津/四川/杭州/河南/广东智慧药房及仁和药房网收购项目 其中仁和药房网商誉减值达1.49亿元 [6][8] - 因业绩未达预期 广州智慧药房/北京叮当有品/好心情健康等收购项目确认全额商誉减值 [6] 战略调整 - 暂停重庆/南京/济南/福州等非核心城市运营 资源聚焦北京/上海/深圳等优势区域 [5] - 通过收购仁和药房网等资产扩大线下规模 2020年以2.18亿元收购药房网52%股权 [8] 市场竞争 - 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竞争加剧 传统医药零售企业线上拓展及电商巨头入局挤压市场份额 [9] - 美团买药等平台分食市场 公司在价格和时效性方面的先发优势逐渐消散 [9] 成本结构 - 履约开支2023年达4.92亿元同比增10.8%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9.73亿元同比增7.1% [10] - 2024年虽压减履约开支 但销售推广费用持续扩大 [10] 资本市场表现 - 上市发行价12港元/股 当前股价0.5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96% 总市值6.6亿港元较上市蒸发154亿港元 [11][12] - 同业公司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均已实现扭亏为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