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户型

搜索文档
贝好家C2M模式重构“好房子”生长逻辑
北京商报· 2025-06-12 21:51
行业变革趋势 - 房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居住属性回归"成为行业变革核心命题 [1] - 政策倡导"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的新发展模式 [1] - 行业从"开发商主导"转向"消费者参与"的开发逻辑革命 [1] 贝好家C2M模式创新 - 以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模式为核心,构建"需求洞察—产品定义—开发落地"全链条数据驱动体系 [2] - 已在全国10余个城市落地C2M项目,定位为"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 [2] - 与传统开发商不同,通过数据解决前端产品定位问题,避免供需错配 [2] 项目实践与成果 - 北京长安华曦府项目三开三罄,创下"三开三罄"行业标杆,两个半小时成交16亿元 [3] - 运用C2M理念整合五个维度数据,户型配比建议与实际冻资选择偏差不到2% [3] - 价格预测模型精准,首开前预测价格与实际签约价格偏差不到1% [4] 数据驱动的决策体系 - 构建项目价值矩阵和量化打分模型,结合大数据持续校准修正 [4] - 开展多轮客户触达,发放问卷1万+份,筛选高意向客户4000多组 [5] - 数据驱动决策提高去化速度,确保长期价值和客户满意度 [5] "好房子"产品创新 - 提出"可变户型"设计,满足不同人生阶段需求,改造成本降低30%以上 [6] - "懒生活"理念优化空间设计,80%购房者将"空间实用性"列为首要考量 [7] - "立体绿化"模式通过多层次绿化设计提升居住舒适度 [7] 行业影响与价值重构 - C2M模式推动行业从"推产品"转向"拉需求",实现精准供给 [8] - 开发价值重心从土地增值转向用户价值挖掘,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 [9] - 形成"需求—设计—建造—服务"闭环生态,推动行业共生共赢 [9] 政策与未来展望 - C2M模式主动对接政策导向,成为政策落地"试验田" [10] - 重新定义行业价值坐标,从"造房子"转向"造生活" [10]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实现历史性跨越 [10]
从房产交易走向住宅开发服务,慢公司贝壳的又一次创业
晚点LatePost· 2025-01-03 21:23
核心观点 - 贝壳通过新业务贝好家向房地产交易上游延伸,旨在为开发商提供设计、定价、销售等服务而非成为传统地产商 [5][6] - 公司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优势,通过C2M模式重构开发逻辑,实现"以人定房"的产品定位创新 [18][25] - 通过自主操盘项目验证能力,2024年斥资超23亿元竞得上海、杭州等4个地块,溢价率最高达16.88% [3][4][5][31] 业务模式 - 采用"1+2"模式:1个产品解决方案(定位+设计)+2项配套服务(资金+营销),按项目货值百分比或效果付费 [18][19][35] - 成立C2M创新中心与设计研发中心,整合新房/二手房交易数据及客户行为数据,户型配比预测准确度达开盘实际销售偏差<5% [22][23][26] - 首创"可变户型"概念,在78-96㎡户型实现两房/三房定制交付,首批合作项目长安华曦府300套房源3小时售罄 [27][29] 战略布局 - 团队组建:核心成员来自龙湖、万科等头部房企,200人团队覆盖8个城市,研发投入占比达30% [7][13][24][34] - 项目类型:差异化开发4个地块,包括上海奉贤新城"上车盘"(均价3万/㎡)和成都金融城高端住宅(均价4万/㎡) [5][31] - 目标客户:聚焦区域性中小房企和地方国企,复制贝壳早期从区域突破的扩张策略 [35][38] 行业背景 - 市场转型:2024年前11月新开工住宅面积同比下滑23.1%,待售面积达3.76亿㎡,行业从高周转转向精细化运营 [16][43] - 政策导向:住建部提出"以人定房"新机制,打破过去"7090"政策导致的户型同质化问题 [17][18] - 需求变化:北京/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仅33-37㎡,改善型需求未被充分满足,客户对品质要求显著提升 [18][44] 能力验证 - 数据基础:依托链家2008年起建立的楼盘字典(覆盖超1亿房屋)及全国门店网络进行客户调研 [5][12] - 调研方法:200个楼盘深度走访+10城1352个项目分析,单次业主访谈耗时超1小时 [8][12] - 量化指标:聚焦销售流速、套型准确度、可售比三大维度,成都项目楼面价27300元/㎡创当地纪录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