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光奕律时修护精华霜
icon
搜索文档
可复美再塌房,巨子生物急渡劫
36氪· 2025-06-13 17:11
医美行业概况 - 中国医美消费渗透率从2020年3.2%增至2025年5.8%,对应超8000万医美消费者 [1] - 医美术后修复赛道中,可复美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竞品敷尔佳、修丽可难以替代 [1] 可复美产品争议事件 - 5月24日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可复美精华中重组胶原蛋白添加量不足0.02%,涉嫌造假 [3][6] - 华熙生物公开支持该博主并施压巨子生物公布检测结果,双方存在股权关联使事件复杂化 [6] - 巨子生物回应称委托三家机构检测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超0.1%,但检测方法差异引发二次质疑 [7][8] - 6月5日公司股价单日暴跌8.7%,市值蒸发超60亿港元,较5月高位累计下跌35% [8][25] 历史成分风波 - 4月有消费者投诉使用可复美"械"字号敷料后脸部肿胀,检测发现含未标注的EGF成分567pg/ml [10][12] - EGF在化妆品中被禁用,但械字号产品存在成分披露豁免条款,公司否认添加并获协会检测背书 [17][18] - 事件导致消费者对械字号产品滥用风险警觉,部分用户转向妆字号产品 [1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42.1%),增速领跑行业 [25] - 研发费用率仅1.9%,显著低于同行华熙生物6.8%、锦波生物10.89%,销售费用激增72.5%至20.08亿元 [27][29] - 早期依赖分级经销模式(创客云商),后转型直销但销售费用高企 [28][29] 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5月起连续发文指控巨子生物通过券商研报贬低透明质酸技术,引发行业商战猜测 [5] - 可复美械字号产品面临监管风险,妆字号产品面临国产平替竞争压力 [22] - 短期依赖用户粘性维持份额,长期需应对竞品蚕食市场风险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