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icon
搜索文档
可复美再塌房,巨子生物急渡劫
36氪· 2025-06-13 17:11
医美行业概况 - 中国医美消费渗透率从2020年3.2%增至2025年5.8%,对应超8000万医美消费者 [1] - 医美术后修复赛道中,可复美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竞品敷尔佳、修丽可难以替代 [1] 可复美产品争议事件 - 5月24日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可复美精华中重组胶原蛋白添加量不足0.02%,涉嫌造假 [3][6] - 华熙生物公开支持该博主并施压巨子生物公布检测结果,双方存在股权关联使事件复杂化 [6] - 巨子生物回应称委托三家机构检测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超0.1%,但检测方法差异引发二次质疑 [7][8] - 6月5日公司股价单日暴跌8.7%,市值蒸发超60亿港元,较5月高位累计下跌35% [8][25] 历史成分风波 - 4月有消费者投诉使用可复美"械"字号敷料后脸部肿胀,检测发现含未标注的EGF成分567pg/ml [10][12] - EGF在化妆品中被禁用,但械字号产品存在成分披露豁免条款,公司否认添加并获协会检测背书 [17][18] - 事件导致消费者对械字号产品滥用风险警觉,部分用户转向妆字号产品 [1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42.1%),增速领跑行业 [25] - 研发费用率仅1.9%,显著低于同行华熙生物6.8%、锦波生物10.89%,销售费用激增72.5%至20.08亿元 [27][29] - 早期依赖分级经销模式(创客云商),后转型直销但销售费用高企 [28][29] 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5月起连续发文指控巨子生物通过券商研报贬低透明质酸技术,引发行业商战猜测 [5] - 可复美械字号产品面临监管风险,妆字号产品面临国产平替竞争压力 [22] - 短期依赖用户粘性维持份额,长期需应对竞品蚕食市场风险 [27]
股价大跌!美妆龙头遭质疑,公司回应!多家券商研报被“声讨”
证券时报· 2025-05-26 17:05
巨子生物产品质疑事件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测不出重组胶原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含量仅0.0177%,未达到化妆品标签标识规范要求的0.1%以上[1][7][8][9] - 巨子生物股价受此影响开盘跌超8%,收盘跌幅4.04%,市值跌破800亿港元[2] - 可复美品牌回应称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数据严重不符,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12] 巨子生物公司背景 - 公司实控人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及其丈夫严建亚,通过juzi holding持股56.5%[4][13][14] - 公司是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医疗器械及功能性食品三大领域[14] - 核心品牌可复美主打医用敷料和术后修复,可丽金定位中高端抗衰老市场,产品已进入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及诊所等渠道[14] 巨子生物财务表现 - 2024年可复美创收45.4亿元同比增长62.9%,可丽金创收8.4亿元同比增长36.3%[15] - 2019-2024年营收从9亿元增长至55亿元,净利润从5.5亿元增至20.6亿元[16] - 公司毛利率高达82%,处于行业70%-90%的高毛利区间[16] 行业竞争动态 - 华熙生物发文驳斥透明质酸"过时论",将矛头指向重组胶原蛋白概念,并点名9家券商的10篇涉及巨子生物的研报[17][18][20][21] - 华熙生物认为重组胶原蛋白的兴起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研报中的比较性结论具有误导性[21] - 行业被称为"女人的茅台",具有高毛利率、女性创业者主导等特点[16]
旗下可复美陷“造假门”!巨子生物开盘跌超8%,A股重组蛋白概念股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0:24
股价表现 - 巨子生物5月26日开盘跌幅超过8% 收盘跌幅收窄至3.52% [1] - A股重组蛋白概念股集体下跌 锦波生物盘中一度跌超6% 睿智医药和三生国健均跌近6% [2] - 睿智医药最新股价7.46元 跌幅5.81% [3] - 三生国健股价51.56元 跌幅5.69% [4] - 成都先导股价15.65元 跌幅3.75% [4][6] - 赛升药业股价9.38元 跌幅2.39% [7] 公司声明与争议 - 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发布声明 否认产品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指控 [9] - 声明称多批次检测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大于0.1% 与网传的0.0177%严重不符 [9] - 公司表示从4月中旬至今遭遇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 已收集证据并将启动法律程序 [9] - 争议源于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发文质疑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测不出胶原蛋白 [9] 公司基本面 - 可复美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超45亿元 同比增长62.9% [10] - 巨子生物截至5月26日市值近800亿港元 [11] 行业与业务 - 睿智医药在重组蛋白和抗体生产方面具有多年经验 [3] - 三生国健专注于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型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 [4] - 迈威生物已建成4000L产能的抗体生产线和4000L产能的重组蛋白生产线 [4] - 成都先导拥有约500人的科学家团队 提供从靶基因到新药临床试验的全套研发服务 [6]
知名医美巨头涉嫌严重造假?回应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5-25 12:43
公司声明与澄清 - 公司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和"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强调所有产品研发生产严格遵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 [1] - 公司产品经过原料投料核查、生产工序质控、成品质量检测三重验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不存在任何成分造假或隐瞒行为 [1] - 公司检测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1] 产品成分说明 - 根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产品中"可溶性胶原"成分添加量大于0.1%(w/w),排序为第七位,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2] - 公司已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检测相关产品,检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3] - 公司指出不实指控中使用的检测方法未经严格的方法学验证,检测结果不可信 [3] 行业标准参与 - 国家药监局已于2025年启动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建立工作 [3] -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推动行业标准快速完成,践行重组胶原蛋白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 [3]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可复美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超45亿元,同比增长62.9% [4] - 截至5月23日收盘,巨子生物市值超800亿港元 [4]
科创致富!西北大学范代娣夫妇新一任陕西首富|热聊
搜狐财经· 2025-05-14 14:57
范代娣及严建亚的财富与公司 - 范代娣及其丈夫严建亚名下拥有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两家上市公司,截至5月13日收盘,巨子生物市值为882.96亿港元,三角防务市值为143亿元,合计持股市值约483.9亿元 [1] - 巨子生物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也是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大重组胶原蛋白产能的企业之一,2022年11月在港股上市 [1] - 去年巨子生物实现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1%,毛利率达到82.09% [1] - 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分别处于医药生物和航空航天两大领域,合计市值约750亿元 [3] 巨子生物的发展历程与技术优势 - 2000年范代娣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宣告问世,2001年申请中国第一个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 [1] - 2001年9月范代娣夫妻创立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仅有18平方米办公室和三名员工,靠家庭积蓄补贴运营 [3] - 范代娣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了与人胶原蛋白免疫原性及功效相当的可用于临床的重组类人胶原蛋白品种,建成我国首套自主生产线 [9] - 巨子生物产品已进入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及诊所、650家OTC以及6000家CS/KA门店 [11] 三角防务的创立与发展 - 2003年严建亚成立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和核工业等国防工业领域提供服务 [5] - 2007年严建亚联合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出用钢丝缠绕坎合方法制造4万吨模锻液压机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5] - 严建亚现以投资者身份出现,如支持陕西信泰航空成为北交所设立后陕西第一家申请挂牌新三板的公司 [7] 巨子生物的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19年至2024年巨子生物营收从9亿元暴涨至55亿元,5年增长5倍多,同期净利润从5.5亿元增至20.6亿元 [11] - 巨子生物上市不足三年已成为港股市值最大的美妆护肤企业,截至5月13日收盘市值达882.96亿港元,股价自年初接近翻倍 [15] - 巨子生物2022年IPO融资5.84亿港元,2024年配售融资16.41亿港元,2025年计划配售融资23.33亿港元,上市三年合计募资将达45.6亿港元 [13] - 2023、2024年巨子生物合计分红23亿港元,预计范代娣家族可分红13亿港元 [13]
一片面膜40元,陕西女富豪年赚20亿
创业家· 2025-04-27 18:18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优势和院线渠道背书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55.39亿元(2019年为9.57亿元),净利润20.62亿元,是华熙生物的12.27倍 [4][9][10] - 公司主力品牌可复美定位修复市场,2019-2024年营收从2.9亿元增至45.4亿元,贡献主要增长动力 [9] - 高毛利率(82.1%)支撑盈利,但销售费用激增导致净利率从60.1%降至37.22%,研发投入占比(1.9%)显著低于同行 [15][22][26]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大增57.17%至55.39亿元,连续五年双位数增长,同期华熙生物营收下降11.61% [10] - 净利润同比涨42.06%至20.62亿元,华熙生物同期净利润骤降71.1% [10] - 毛利率稳定在80%以上,2024年达82.1%,高于华熙生物的74.07% [15] 商业模式 - 采用"医疗机构+大众消费者"双轨策略,产品进入1700家公立医院和3000家私立诊所,建立专业形象后转向C端 [8] - 定价策略激进(单片面膜40元),依托技术专利和封闭供应链维持高溢价 [12][17][18] - 销售费用5年增长12倍至20.08亿元,线上营销投入大幅增加 [22] 技术优势与挑战 - 全球首家量产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拥有167项专利,技术壁垒形成定价权 [17] - 研发费用占比仅1.9%,远低于爱美客(10.05%)和华熙生物(8.68%) [26] - 渠道乱价现象显现,不同渠道价差达125%(官方198元 vs 第三方88元) [19] 行业地位 - 2024年超越珀莱雅成为市值最高国货美妆公司 [4]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领跑者,避开玻尿酸红海竞争 [21] - 两大品牌定位清晰:可复美(修复)与可丽金(抗衰)形成协同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