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与《黑神话:悟空》合作系列产品

搜索文档
果然财评|“痛金”狂飙:情感消费下的黄金新局与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8-25 14:34
行业趋势 - "痛金"产品在电商平台珠宝类目中过去一年成交额同比增长294%,电商平台为IP黄金设立独立类目 [2] - 18-24岁人群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37%飙升至2025年62%,显示年轻消费群体成为黄金市场重要驱动力 [4] - 国际金价震荡4个月未能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历史高位,瑞银将2026年金价预期上调至3700美元/盎司 [2][7] 产品特征 - 0.2克黄金售价达679元,二次元金饰被炒至每克2800元,较普通黄金每克1000元溢价2倍以上 [2][6] - 老凤祥与高达联名100克黄金摆件标价12.8万元,吸引超4万次浏览 [2] - 周大福与游戏《黑神话:悟空》合作系列产品半年销量超10万件 [2] 定价机制 - 定价逻辑从传统按克计价转变为"稀缺性×角色热度=溢价倍数"公式 [4] - IP生命周期和圈层影响力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克重不再是核心参考 [4] - 高溢价主要来自IP授权费用、设计成本及商家对热门IP的商业运作 [6] 消费动机 - Z世代将"痛金"视为情感价值与圈层认同的双重载体,满足个性化消费刚需 [5] - 黄金保值属性为情感消费提供安全垫,成为"更稳妥的兴趣消费选择" [5] - 产品兼具IP收藏感和贵金属基础价值,对比盲盒手办具有更好风险抵御能力 [5] 市场风险 - 产品价值与IP热度紧密关联,文化潮流具有时间性和不确定性 [6] - 二手市场出现两极分化:限量款价格翻倍,普通款面临溢价缩水 [6] - 小型工作室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因技术门槛不高对品牌产品形成冲击 [6] 发展前景 - 品牌需注重IP故事长期运营,将情绪溢价转化为持续复购 [7] - 过度依赖高溢价可能损害品牌长期利益 [7] - 金价高位横盘或成常态,需区分情感消费与投资目的 [7]
从“谷子”到“痛金” IP赋能黄金产业年轻化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33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18-34岁消费者成为黄金首饰消费主力军 黄金饰品呈现年轻化趋势 新生代消费者更关注情绪价值和IP赋能而非传统保值功能 由此衍生出融合IP文化与黄金的跨界新品类"痛金" [1][2][8] 消费群体特征 - Z世代消费者更关注黄金产品的设计 IP属性与社交表达 而非单一保值功能 [2] - 年轻消费者通过购买IP联名金饰满足情感需求 如周大福与吉伊卡哇联名足金转运珠重0.88克售价约2000元 [2] - 定制化"痛金"需求上升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找画师设计并拼团开模 DIY专属黄金产品 如1克足金金钞价格约800元 [4] 行业动态与品牌策略 - 头部珠宝品牌包括老凤祥 周大福 潮宏基 六福珠宝纷纷推出IP联名金饰作为转型年轻市场突破口 [2] - 周大福与游戏《黑神话:悟空》合作系列产品半年销量超10万件 老庙与《圣斗士星矢》合作金饰上线即售罄 [2] - 品牌采用潮玩行业策略:小批量 快上新 可复购 依靠社群传播 并通过限定联名 可拆件设计提升参与感 [7] 产品定价与市场表现 - "痛金"多采用计件销售而非按克计价 因设计溢价与版权成本导致售价远高于普通金饰 [5]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 如老凤祥与《崩坏:星穹铁道》联名金票官方售价899元 二手平台达1300元 一年内涨幅明显 [5] - 部分品牌尝试将"痛金"盲盒化以强化收藏价值和稀缺属性 甚至主动进行溢价炒作 [5] 版权与合规风险 - 大量商家未获正版授权销售热门动漫形象黄金产品 通过更改名称上架规避监管 [5] - 部分商家将用户定制设计稿私下出售 严重侵害原作者权益 [5] - 行业标准不完善 "痛金"作为IP周边产品是否适用珠宝类质量检测无统一规范 实物与宣传图差距大且售后不支持退换 [6] 行业发展趋势 - 黄金产业借助IP打开年轻化通道 IP通过黄金实现实物化落地 形成从投资品到文化载体的身份重构 [8] - 未来虚拟偶像 AI角色等文化内容形态有望与黄金产业进一步跨界融合 实现从潮流试水向商业新常态跃升 [8] - 需建立IP联名黄金版权审查机制 明确线上平台监管责任 规范二次回收市场以防止炒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