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产管理与IP商业化运营

搜索文档
极易电商港股IPO:毛利率逐年下滑且行业垫底 靠“节衣缩食”增厚利润能否撑起18亿估值?
新浪证券· 2025-07-03 11:27
公司上市计划 - 极易电商向联交所递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请 整体协调人包括中信里昂证券、招商证券(香港)、建银国际等5家机构 [1] - 募集资金用途:技术研发(30%)、品牌资产管理与IP商业化业务扩展(25%)、产业链并购(25%)、营运资金(20%) [1] 公司业务概况 - 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及丝路电商服务商 采用AI智能体平台为全球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 [2] - 合作品牌超200个 覆盖大健康(收入占比44%)、美妆个护、大快消等品类 主要为国际头部品牌 [8] - 2024年跨境进口电商运营GMV达74亿元 在中国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一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2024年增速暴跌至3.3%(2023年为21.32%) [9][10] - 毛利率持续下滑:17.36%(2022)→15.38%(2023)→14.45%(2024) 远低于行业均值43.05% [9][13] - 净利润波动明显:3758万元(2022)→2487万元(2023)→4982万元(2024) 2024年增长主要来自降本增效 [9][11] 业务结构变化 - 品牌至消费者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88.5%(2022)降至60.2%(2024) 其中线上经销模式收入减少1.43亿元 [9][10] - 品牌至企业解决方案收入增长75.3%至4.95亿元(2024) 占比跃升至35.3% 但毛利率仅5.4% [11] - 品牌资产管理与IP商业化收入下降40.2%至0.45亿元(2024) 战略终止低利润率合作 [11] 成本控制 - 期间费用率从11.84%(2022)降至10.01%(2024) 显著低于行业均值35.29% [16] - 销售费用率仅4.86%(2024) 为行业最低 员工成本与仓储费用分别减少21.56%和33.44% [17] - 2024年转回应收账款减值损失237万元 贡献利润增长 [17] 行业竞争格局 - 按GMV计公司在中国数字零售服务商中排名第二(15亿元) 市场份额1.2% [3] - 行业呈现技术驱动(头部平台AI赋能)与低价渗透(新兴服务商补贴)双重挤压态势 [18] - 同行宝尊电商毛利率超70% 与极易电商形成断档式差距 [13] 融资历史 - 累计完成7轮融资 总额4.965亿元 最新估值18.43亿元(Pre-IPO轮) [4][7] - 估值波动剧烈:B轮达139.39元/注册资本(2020)→B+轮暴跌至42.8元(2022)→C轮回升至48.86元(2023) [6][7]
极易科技IPO:线上业务收入萎缩线下业务补充 对最大客户兼股东存一定依赖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9:1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及丝路电商服务商,正冲刺港交所IPO [2]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和14.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58.30万元、2487.00万元和4982.20万元,净利润率分别为3.4%、1.8%和3.6% [2] - 2024年收入同比略增3.2%,但年度利润同比增长100% [1][2] 业务结构变化 - 第一大业务"品牌至消费者的解决方案(线上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8.5%持续下滑至2024年60.2% [4][5] - 其中线上渠道经销模式收入占比从81.1%降至52.4%,运营服务模式占比从7.4%微增至7.8% [5][6] - "品牌至企业的解决方案(线下业务)"收入占比从5.7%大幅提升至35.3%,主要服务沃尔玛、大润发等线下渠道 [6] - 品牌资产管理与IP商业化运营收入占比从3.7%波动至3.2%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毛利2.02亿元较2023年2.09亿元下滑3.7%,但毛利率提升的业务包括: - 运营服务模式毛利率从39.4%跃升至55.1% [7][8] - 品牌至企业的解决方案毛利率从1.4%提升至5.4% [7][8][9] - 线上渠道经销模式毛利率持续下滑,从15.7%降至12.9% [8] 成本控制措施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5%至6810.1万元,主要来自: - 员工成本下降21.6%至3022.1万元 [10][11] - 仓储费用下降33.4%至1226.4万元 [10][11] - 成本下降原因包括采用AI技术提升效率、业务量增加导致第三方仓储费率下降 [1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最大客户A收入占比从72.0%降至38.8%,但仍存在依赖性 [1][14] - 客户与供应商高度重叠:前五大客户中2家同时是供应商,贡献43.9%-73.1%收入 [14] - 最大客户A(疑似京东)持有公司9.49%股份,京东邦能2018年投资2500万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