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平台

搜索文档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VC/PE几家欢喜几家愁:索尼音乐亏近千万美元 Medai Star折价31.4%退出
新浪证券· 2025-06-11 13:44
收购交易细节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宣布全面收购喜马拉雅100%股权,交易包括12.6亿美元现金、发行不超过总股本5.5686%的A类普通股以及不超过0.37%的股权激励 [1] - 以腾讯音乐当前市值计算,股权部分价值约15.97亿美元,整体对价约28.57亿美元 [1] - 交易价格较2021年喜马拉雅冲刺美股时的50亿美元估值缩水43%,较2020年E轮融资后的43.45亿美元估值下跌三分之一 [1] 喜马拉雅发展历程 - 公司2012年以UGC音频平台起家,历经12轮股权融资,估值8年内增长1259倍 [1] - 2021年4月首次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后因监管政策变化撤回申请 [1] - 2021年9月转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因缺乏投资者认购于2022年6月搁浅 [1] - 2024年4月第四次递交招股书后失效,最终未完成IPO [1] 财务状况与运营表现 - 2018-2022年累计经调整净亏损达30.57亿元,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42亿元,主要依靠裁员降本 [2] - 2021年上半年至2023年,平台运营、内容审核和客服团队人数下降超50%,销售及营销和内容制作团队收缩幅度超40% [2] - 2022-2023年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速分别为8.70%、3.91%,显著低于2019-2021年的双位数增长 [2] - 2023年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收听时长约130分钟,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9.72%、8.45% [2] - 2023年月活用户付费率和会员付费率均下滑至11.9%、11.6% [2] 投资方退出情况 - 腾讯音乐28.57亿美元收购价与2020年E-2轮融资估值基本相当 [3] - E-3、E-4轮进入的投资方索尼音乐、松禾资本等机构需折价退出,其中Medai Star International Limited亏损幅度达31.4% [3] 腾讯音乐战略布局 - 收购补齐腾讯音乐在有声书、播客等长音频领域的内容生态短板 [4] - 整合后将形成"QQ音乐+酷狗+酷我+懒人听书+喜马拉雅"的音频生态链,月活用户超5亿 [4]
音频一哥喜马拉雅90亿卖身腾讯音乐,曾四度谋求上市折戟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21:16
并购交易核心条款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约合90.52亿人民币)全资收购喜马拉雅,并支付总数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作为对价 [1][2] - 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将分批获得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 [2] - 交易包含喜马拉雅现有业务重组条款 [2] 市场反应与战略意义 - 公告发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股价上涨3.06%至18.51美元/股 [2] - 收购是腾讯音乐自2020年发布在线音频战略后的关键布局,旨在补充行业资源与用户基础 [2][6] - 腾讯音乐此前已通过IP合作(如《盗墓笔记》)和AIGC技术强化音频内容生态 [2] 喜马拉雅上市历程与财务表现 - 喜马拉雅曾四次谋求上市未果,包括2021年纽交所尝试和2024年4月港股招股书提交 [3][6] - 2023年首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2亿元,核心收入依赖订阅(占比超50%),但月活用户增速仅3.9% [6] - 2023年底市场传闻其1亿美元IPO计划因缺乏支持者受阻 [3] 行业商业化挑战 - 音频赛道普遍面临盈利前景质疑,商业化变现难度高且增长空间受限 [6] - 喜马拉雅承诺收购后保持品牌独立、团队稳定和合同履约,以维护客户权益 [6]
多次上市未果 喜马拉雅卖身腾讯音乐?
中国经营报· 2025-05-03 04:12
收购传闻 - 腾讯音乐计划收购喜马拉雅 交易价格大幅下降 喜马拉雅管理层已签字 [1] - 腾讯音乐和喜马拉雅官方均未正面回应收购传闻 [1] - 收购可能源于喜马拉雅市场环境不佳 腾讯音乐需补足音频知识付费短板 [1] - 2022年双方曾因管理权分配问题谈判僵局 近期喜马拉雅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增幅837.6%)被视为收购信号 [1] 公司概况 -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 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按收听时长和收入计) [2] - 2021年月活用户2.68亿(同比+24.4%) 2023年增速降至3.9% [2] - 2021年赴美IPO估值50亿美元 当前收购估值可能降至10-15亿美元 [3] - 2021年腾讯音乐曾以27亿元收购Lazy Audio [3]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58.6亿/60.6亿/61.6亿元 [3] - 净利润:2021年亏损51.06亿 2022-2023年盈利37亿/37.36亿 [3] - 经调整净利润:2021年亏损7.18亿 2023年盈利2.24亿 [3] - 2023年收入结构:订阅51.7% 广告23.1% 直播18.4% 创新产品6.8% [3] 业务分析 - 订阅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29.92亿(占比51.1%) 2023年31.89亿(51.7%) [4] - 付费点播收入下滑:从2021年10.58亿(占比18.1%)降至2023年6.94亿(11.2%) [4]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2021年14.88亿 2023年14.23亿 [4] - 音频广告存在形式单一 效果欠佳 用户接受度低等天然局限 [4] 行业前景 - 腾讯音乐2023Q4月活5.56亿 环比流失2000万用户 [5] - 音频App面临大平台功能替代 用户量和盈利受限 [5] - 音频应用被认为相对小众 可替代性强 [5]
喜马拉雅卖身腾讯音乐? 各方的考量和博弈
中国经营报· 2025-04-29 18:37
收购传闻 - 腾讯音乐计划收购喜马拉雅 交易价格大幅下降 喜马拉雅管理层已签字 [1] - 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均未正面回应收购传闻 仅表示"暂无回应"或"尚不知晓" [1] - 2022年腾讯音乐曾与喜马拉雅接触谈判 因管理权分配问题陷入僵局 近期喜马拉雅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元(增幅837.6%) 被视为收购重启信号 [1] 收购动因分析 - 喜马拉雅面临市场环境压力 音频领域小众应用生存空间被大平台挤压 [1] - 腾讯音乐在音频领域影响力大 可补足知识付费短板 形成协同效应 [1] - 腾讯音乐2021年曾以27亿元收购音频平台Lazy Audio 显示其对音频领域的布局意图 [3] 公司经营状况 - 喜马拉雅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2.24亿元 此前2021-2022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和-2.96亿元 [3] - 2023年营收结构:订阅(51.7%) 广告(23.1%) 直播(18.4%) 创新产品及服务(6.8%) [3] - 订阅收入持续增长 2021-2023年分别为29.92亿 30.81亿 31.89亿元 但付费点播收入从10.58亿降至6.94亿元 [4] 行业竞争格局 - 喜马拉雅2023年按移动端收听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计为中国最大在线音频平台 [2] - 用户增长显著放缓 2021年MAU同比增长24.4% 2023年增速降至3.9% [2] - 音频平台面临可替代性强的问题 主流内容平台(微信 今日头条 百度)均提供音频功能 [5] 财务与估值 - 喜马拉雅2021年赴美IPO估值约50亿美元 当前潜在收购估值可能降至10-15亿美元 [3]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 2021-2023年分别为14.88亿 14.49亿 14.23亿元 [4] - 腾讯音乐2023Q4净增订阅用户200万 月活5.56亿 环比流失2000万用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