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信永丰优加生活

搜索文档
稳定战胜基准的主动基金有何特征
华泰证券· 2025-06-10 14:40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Brinson分解模型** - 构建思路:用于拆解基金超额收益来源,区分行业配置收益和个股选择收益[16] - 具体构建: 1. 以中证800为基准,按半年度频率计算超额收益 2. 分解公式: $$ \text{超额收益} = \text{行业配置收益} + \text{个股选择收益} $$ 3. 采用GRAP方法调整多期合并结果[16] - 模型评价:有效识别主动基金的收益贡献结构,显示选股收益稳定性高于行业配置[22] 2. **K-Means聚类模型** - 构建思路:对绩优基金收益率进行降维分类[36] - 具体构建: 1. 提取近五年月度收益率数据 2. PCA降维后按欧式距离聚类 3. 最终划分为6类(行业分散型/小盘/价值/医药/轮动/科技)[36] - 模型评价:较好捕捉不同策略基金的收益特征差异[42] 3. **风格稳定性评估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持仓数据识别基金风格标签[27] - 具体构建: 1. 半年度提取全部持仓 2. 结合个股风格分类计算风格权重 3. 取最大权重作为当期风格标签[2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行业配置稳定性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基金行业轮动频率[10] - 具体构建: 1. 静态分4类(高度分散/分散/集中/高度集中) 2. 动态分4类(高度稳定/稳定/轮动/高度轮动) 3. 组合形成16类特征矩阵[10] 2. **小盘错误定价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小盘股定价效率低的超额机会[65] - 具体构建: 1. 筛选市值<100亿个股 2. 结合质量因子(ROE/现金流)过滤低质公司 3. 计算估值偏离度: $$ \text{偏离度} = \frac{\text{实际PE}}{\text{行业PE中位数}} - 1 $$ 3. **安全边际因子** - 构建思路:评估价值股的风险缓冲[67] - 具体构建: 1. 估值维度:PE_TTM历史分位数<30% 2. 质量维度:近3年ROE标准差<15% 3. 股息率加权: $$ \text{综合得分} = 0.4 \times \text{估值分} + 0.3 \times \text{质量分} + 0.3 \times \text{股息率} $$ 模型回测效果 | 模型/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 | IR | 胜率 | 最大回撤 | |--------------------|--------------|-------|--------|----------| | Brinson分解模型 | 5.38%[22] | 1.2[22] | 69.12%[23] | -4.2%[18] | | 行业稳定型基金 | 7.3%[12] | 1.5[14] | 73.12%[12] | -6.8%[14] | | 小盘错误定价因子 | 9.2%[65] | 1.8[65] | 65.30%[42] | -12.4%[42] | 因子回测效果 | 因子 | IC均值 | IR | 多空收益 | 分位数差 | |--------------------|--------|-------|----------|----------| | 行业配置稳定性 | 0.15[14] | 2.1[14] | 8.7%[14] | 19.3pp[12] | | 安全边际 | 0.21[69] | 2.4[69] | 11.2%[69] | 23.6pp[69] | | 医药小市值 | 0.18[74] | 1.9[74] | 7.9%[74] | 15.8pp[74] | 注:所有测试区间为2015-2025年,数据频率为月度[9]
跳槽后接管基金规模暴涨近14倍,公募“明星经理效应”依旧拔群
搜狐财经· 2025-05-16 21:31
富国均衡投资发行 - 富国基金旗下富国均衡投资于5月12日正式发行 认购截止日期为5月30日 这是知名基金经理范妍加盟后的首只新发基金 [1] - 2025年第一季度A股和港股行情企稳好转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亮眼 大幅跑赢大盘吸引投资者 [1]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榜单中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规模28.27亿元 增长52.32% 鹏华碳中和主题A规模23.87亿元 增长60.26% [2] - 富国稳健增长A规模26.10亿元 增长5.06% 现任基金经理范妍任职时间较短 但规模提升显著 可能得益于"基金经理光环" [2] 基金经理范妍背景 - 范妍曾长期任职于圆信永丰基金 生涯年化收益率超过10% 曾管理公司半数以上规模产品 个人效应明显 [3][4] - 2024年4月3日范妍从圆信永丰基金离任 同年5月加盟富国基金 10月起任资深权益基金经理及权益投资总监 [5] 富国稳健增长变化 - 范妍2024年10月接手富国稳健增长后 基金呈正收益状态 采用"广撒网"策略 前十大持仓占比从43.03%降至17.31% [6] - 富国稳健增长规模从5.09亿元增长至74.61亿元 增幅近14倍 机构投资者占比从近乎零升至超七成 [6] 明星基金经理效应 - 公募基金透明度高 投资者偏好"双十"基金经理(从业10年以上 年化收益10%以上)及稳定低回撤的基金经理 [7] - 2025年3月12日华商基金周海栋卸任6只规模近300亿元的基金 年化回报均超10% 卸任后相关基金一季度规模缩水超106亿元 [7][8] - 圆信永丰基金两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减少30%以上 [8] 富国基金动态 - 富国基金对范妍新产品富国均衡投资支持力度大 公司及高管将认购不低于2000万元 范妍个人认购不低于500万元 [9] - 富国基金近年引入多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 如谢家乐(任职不到2年离任)和白冰洋(管理产品净值低于基准) [9] - 2024年富国基金营收64.05亿元 净利润17.51亿元 同比分别下降4.62%和3.62% 为管理规模前十中唯一"双降"的机构 [9] 市场展望 - 5月14日A股再次突破3400点 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 主动权益基金能否呈现超额收益成为2025年投资者关注焦点 [10]
富国基金“造星”再升级!押注范妍能否扭转业绩下滑颓势?
搜狐财经· 2025-05-07 13:48
富国基金与范妍的现状 - 富国基金当前投资者的热捧源于对范妍个人IP的信任,而非对公司权益投研体系的整体认同 [1] - 富国基金长期依赖"造星策略",过度聚焦单个明星经理的发展路径 [1] - 富国基金2025年5月6日公告称,公司将携手高级管理人员及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范妍的首只公募基金富国均衡投资 [1] 范妍的职业背景 - 范妍毕业于复旦大学,拥有财务管理本科与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证券从业经验超15年,基金管理经验超过9年 [3] - 范妍曾就职于兴业证券、安信证券从事策略研究,2013年11月转战买方机构,加入工银瑞信基金担任策略分析师 [3] - 在卖方机构工作期间,范妍曾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2011年、2012年及2013年第二名 [3] - 2014年3月加入圆信永丰基金,从基金经理助理逐步升任至公司副总经理 [3] 圆信永丰基金的发展与范妍的贡献 - 圆信永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达321.44亿元,业内排名第94 [4] - 范妍自2015年10月28日开始掌舵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任职回报达188.84%,年化回报13.39% [6] -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范妍的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占圆信永丰基金非货管理规模的"半壁江山" [7] 范妍与圆信永丰基金的分道扬镳 - 2023年11月圆信永丰基金新任总经理高键履新,公司战略重心向固收类产品倾斜 [9] - 范妍倾向于深耕权益投资领域,与公司战略方向差异显著,导致双方分道扬镳 [9] - 范妍卸任后,圆信永丰优加生活的管理规模从46.55亿元锐减至14.22亿元,缩水幅度为69.45%,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降幅高达98% [10] 富国基金的经营业绩与挑战 - 富国基金2021年营收与净利润达历史峰值,分别为83.06亿元和25.64亿元,此后逐年递减 [13]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依次为73.59亿元、67.15亿元和64.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66亿元、18.14亿元和17.51亿元 [13] - 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下滑,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朱少醒、王园园二人 [14] - 基金经理李元博管理的部分产品近三年累计亏损超30%,管理规模从359亿元萎缩至33亿元 [14] - 富国基金在行业费率改革中步履维艰,未能扭转经营困局 [14] - 富国基金股东变更为国泰海通,新股东或对公司发展战略展开深度审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