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

搜索文档
启明观势,行稳致远!国泰启明回报十问十答
新浪基金· 2025-09-12 17:45
9月15日,国泰启明回报即将重磅发售。对于产品特征、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以及后续市场观点等投资者 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做了整理,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1.为什么说当下市场适合布局主动权益基金? 主动权益基金本身具备较大的弹性。2025年以来,随着市场持续回暖,主动权益基金取得了非常优秀的 表现,几乎全部的普通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都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超27%。拉长期限来看,主动 权益基金整体收益率和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也非常可观。自2009年以来的17年中,主动权益 基金指数有10年跑赢沪深300。 | 普通股票型基金2025YTD 收益情况统计 | | | --- | --- | | 基金数量 | 1038 | | 正收益基金数量 | 1029 | | 正收益基金占比 | 99% | | 平均收益 | 27.91% | | 中位数 | 24.72% |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8月31日,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主动权益 基金在2010、2011、2013、2015、2018、2019、2020、2021、2022、2025年至今跑赢沪深300。 2.如何看待当前A ...
数说公募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半年报:机构资金向头部聚焦,市场活跃、基金换手提升
国金证券· 2025-09-05 23:2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回暖活跃度提升 主动权益基金总份额下降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提升 个人持有份额占比小幅下降 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资金均向头部规模基金集中 个人更偏好较大规模基金 此外 主动偏股型权益基金换手率上升 重点配置中小盘股 金融 科技 医药板块占比上升 消费 制造 周期板块占比下降 [2][7] 持有人结构 持有份额/比例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总份额相比去年下降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提升 个人持有份额占比小幅下降 截至半年末 主动偏股型权益基金机构持有份额4245.85亿份 占比15.51% 个人持有份额23135.00亿份 占比84.49% 机构持有比例较2024年末提升1.78% 较2024年半年末提升0.58% [17] - 分投资类别看 截至2025年半年末 普通股票型基金机构持有比例最高为23.59% 平衡混合 - 偏股型基金最低为11.50% 平衡混合 - 偏股型基金机构持有比例变动幅度最大 相比上期增加4.57% 灵活配置 - 偏股型基金变动幅度最小 相比上期增加0.89% [17] 机构/个人资金分布 - 2025年上半年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资金均明显向头部规模基金集中 截至年中 37.05%的机构资金集中于规模排名前5%的基金 较2024年末上升2.51% 较2024年半年末上升11.38% 38.16%的个人资金集中于规模排名前5%的基金 较2024年末下降0.66% 较2024年半年末上升1.27% [22] - 将主动权益类基金按规模大小划分为20等份 个人投资者更偏好较大规模基金 [22] 机构持仓情况 持有份额较多的基金 - 截至2025年半年末 机构持有份额排名前十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8只被增持 2只被减持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有9只被增持 1只被减持 灵活配置 - 偏股型基金中有7只被增持 3只被减持 [26] - 机构持有份额最多的普通股票型 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 - 偏股型基金分别为"景顺长城研究精选" "长信金利趋势"和"中欧红利优享" 持有份额分别为34.65亿份 95.71亿份和43.83亿份 近半年份额分别变动6.69亿份 -21.43亿份和20.00亿份 [26] 增持份额较多的基金 -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 2025年上半年机构增持份额最多的是"富国消费精选30" 增持17.55亿份 上半年机构偏好新消费和成长型基金 [31] -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 上半年机构增持份额最多的是"富国稳健增长" 增持51.08亿份 [34] - 灵活配置型基金中 上半年机构增持份额最多的是"中欧红利优享" 增持20.00亿份 [36] 占比提升较快的中小规模基金 - 规模在1 - 5亿的小规模基金中 机构持有比例提升最快的前10只基金包括"海富通量化前锋" "长信汇智量化选股"等 [38] - 规模在5 - 10亿的小规模基金中 机构持有比例提升最快的前10只基金包括"中欧高端装备" "广发均衡成长"等 [40] FOF持仓情况 持仓市值较多的基金 - 截至2025年中 FOF持有市值最多的主动偏股型权益基金为"大成高鑫" 持有市值8.96亿元 [44] 持仓份额增长较多的基金 - 从最近一期FOF持有基金的份额变化看 "富国稳健增长"被FOF增持份额最多 增持6.38亿份 [47] 持有数量较多的基金 - 截至2025年中 "大成高鑫"有169只FOF持有 排在二 三位的是"富国稳健增长"和"景顺长城品质长青" 分别被132只和88只FOF持有 [50] 持股特征 基金换手率 - 2025年上半年 主动偏股型权益基金平均换手率为2.12 较202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均有所上升 灵活配置 - 偏股型基金换手率最高为2.26 普通股票型基金最低为1.92 [53] - 2025年上半年换手率较高的基金对应区间内回报相对较高 平均回报最高的为组2 最低的为组1(换手率最低组) [57] 市值/板块变化 - 持股市值风格上 主动偏股型权益基金重点配置中小盘股 截至2025年半年末 300亿以下市值股票占比最高为42.71% 相比2024年末 大盘股持有比例提升 中小盘股持有比例下降 [64] - 截至2025年半年末 主动偏股型权益基金全部持股中 科技板块占比最高 金融板块占比最低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增幅最大 制造板块减幅最大 [64] 行业配置比例变化 - 细分行业层面 2025年上半年持股市值占比提升较多的行业主要为医药生物 传媒 电子 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 电力设备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行业占比明显下滑 截至年中 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前三大行业为电子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66] - 与二季度重仓股相比 权益基金非重仓持股市值更多集中在机械设备 计算机 医药生物行业 传媒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股票更多体现在重仓股中 [66] 细分行业变化 - 科技板块中 电子 传媒行业持仓占比提升明显 通信 计算机行业微升 截至2025年中 科技板块四大行业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电子17.03% 传媒4.56% 通信4.54% 计算机3.66% [71] - 大消费板块中 医药生物行业上半年景气高涨 传统消费相关领域遭减持 截至2025年中 消费板块持股市值最高的行业为医药生物行业 持股市值占比为12.12% 相比上期上升1.88%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占比下降明显 [71] - 周期制造板块中 除国防军工和机械设备行业占比小幅提升外 其他行业均有所下降 以电力设备降幅最为显著 资源品方面 有色金属行业市值占比明显加仓 其余周期品中 除农林牧渔 建筑材料占比略有上升外其余细分行业均有不同幅度下降 [77]
28家上市券商“发红包”:拟中期分红188亿元;投研老将徐志敏告别中泰资管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9:25
券商行业分红情况 - 42家上市券商中有28家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拟分红总额达187.97亿元 同比增长39.8% [1] - 21家券商分红总额突破1亿元 其中7家超10亿元 中信证券以42.98亿元分红额居首 [1] - 6家券商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包括山西证券、南京证券、国元证券等 2家去年参与分红的券商今年未推出计划 [1] 资管行业人才变动 - 中泰资管首席投资官徐志敏卸任 其管理所有产品十年间全部盈利且每年跑赢沪深300指数 [2] - 2025年以来第三位券商资管领军人物离任 继任者为团队投资经理张亨嘉 [2] - 核心人物变动引发市场对投研稳定性及产品持续性的关注 [2]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日募集规模超50亿元上限 提前结束募集 或创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纪录 [3] - 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及投资者对主动权益类产品信心增强 [3] - 可能带动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权益类产品并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3] 券商业务拓展动向 - 中金公司联合多方设立杭州中金雷诺安培融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出资额10亿元人民币 [4] - 经营范围聚焦股权投资与创业投资 由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等机构共同出资 [4] - 头部券商通过创投基金加速布局新兴产业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竞争力 [4]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升温 有产品一天募超五十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04 02:13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日募集规模超50亿元 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1] - 今年募集规模超50亿元的基金共有10只 包括2只FOF和8只债券型基金 [1] - 权益基金中仅有2只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超过40亿元 [1] 主要产品及发行规模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发行规模24.61亿元 创年内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新高 [2] - 发行规模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易方达价值回报、中欧核心智选和华商致远回报 规模均在20-25亿元之间 [2] 市场环境与业绩表现 - 7月以来市场持续上行 助推主动权益产品发行热度升温 [2]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今年已有40多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2] - A股多个大盘指数持续走高 "翻倍基"不断涌现 [2] 基金经理背景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吴潇拥有超8年管理经验 其管理的招商品质发现基金任职期间收益率达55.13% [1] 后市展望 - A股呈现流动性驱动行情 人民币汇率明显升值为人民币资产提供升值空间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基础条件 [2] - 科技板块资金聚集趋于拥挤 需关注风险偏好边际降低后的高低切换 [3] 资金流向与风险提示 - 需关注兑现与追高情绪的博弈以及增量资金的结构性变化 [3] - 市场进攻斜率可能面临变奏 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3]
新发规模再创新高!基金公司,紧急限制!
证券时报· 2025-09-03 17:11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稳步攀升 出现单日募集超50亿元的盛况 [1]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售首日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 提前结束募集 [1][2] - 招商基金设置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 以维护投资者长期利益 [1][2]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行情况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为行业均衡布局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追求超额收益 [2] - 基金经理吴潇拥有超8年管理经验 2024年1月开始管理的招商品质发现基金任职期间收益达55.13% [2] - 该基金有望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1][4]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发行规模 -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达785.28亿元 [5] - 共有29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 [5] - 相较2024年同期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536.6亿元 增长明显 [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指数下半年悉数收涨 上证综指上涨12% 创业板指上涨33.4% [5] - 年内已有40多只基金业绩翻倍 [6] - 8月以来日成交额多次触及3万亿元关口 [6] 宏观环境与市场展望 - 海外降息确定性抬升 中美关系平稳 人民币呈加速升值趋势 [6]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 人民币资产升值空间打开 [6] - 市场风险偏好较高 经济周期走向复苏 价格触底回暖信号显现 [6] 行业配置方向 - 关注AI科技周期下的电子和计算机行业 [7] - 消费相关的商贸零售 非银与大金融 创新药等行业具备机会 [7] - 科技板块尤其是半导体 光模块 算力芯片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7] - 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改善 科技与消费板块或成资金配置重点 [7] 市场风险提示 - 需关注兑现与追高情绪的博弈 增量资金的结构性变化 [7] - 科技板块趋于拥挤 对上涨逻辑要求提高 [7] - 可能面临风险偏好边际降低后的高低切换 [7]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再创新高,基金公司紧急限制
证券时报· 2025-09-03 16:00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稳步攀升 出现单日募集超50亿元盛况 [1]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售首日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 提前结束募集 [1][2] -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达785.28亿元 较2023年同期536.6亿元增长46% [5]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行表现 - 招商基金设置5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 首日认购规模即超上限 [1][2] - 该基金为行业均衡布局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基金经理吴潇管理经验超8年 [2] - 若以50亿元规模成立 将成为年内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4]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格局 - 年内募集规模超50亿元的10只基金中 8只为债券型基金 2只为FOF [4] - 权益基金中仅有2只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超40亿元 [4] - 发行规模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在20-25亿元区间 包括大成洞察优势(24.61亿元)等产品 [4] 市场环境与驱动因素 - A股指数下半年显著上涨 上证综指上涨12% 创业板指上涨33.4% [4]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年内40多只基金业绩翻倍 [7] - 人民币升值趋势加速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 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 [7] 行业配置方向 - 关注AI科技周期下的电子和计算机板块 [8] - 消费相关的商贸零售板块具备配置价值 [8] - 非银与大金融板块有望受益于估值和基本面共振 [8] - 创新药等成长方向具备产业催化机会 [8] 市场风险与结构变化 - 科技板块资金聚集趋于拥挤 对上涨逻辑要求提高 [8] - 需关注兑现与追高情绪的博弈 以及增量资金的结构性变化 [8] - 市场进攻斜率可能面临变奏 可进行风险偏好边际降低后的高低切换 [8]
新发规模再创新高!基金公司,紧急限制!
券商中国· 2025-09-03 15:09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稳步攀升 出现单日募集超50亿元的盛况[2]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日募集规模超50亿元 提前结束募集并设置50亿元规模上限[2][3] - 该基金有望成为2024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2][5]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数据 - 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达785.28亿元 较2023年同期的536.6亿元增长46.3%[6] - 29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超10亿元 而2023年同期仅3只超10亿元 最高规模仅13.98亿元[6] - 年内募集规模超50亿元的10只基金中 包含2只FOF和8只债券型基金 权益基金中仅2只ETF联接基金超40亿元[5] 市场表现与基金业绩 - A股指数下半年悉数收涨 上证综指上涨12% 创业板指上涨33.4%[5][7]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40多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7] - 日成交额多次触及3万亿元关口 市场风险偏好较高[7] 基金经理与产品特点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为行业均衡布局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通过平衡市场、行业、风格、个股四个维度波动追求超额收益[3] - 基金经理吴潇拥有超8年管理经验 其管理的招商品质发现基金任职期间收益达55.13%[3] - 基金公司主动控制规模以利于合理建仓 维护持有人长期利益[4] 市场环境与资金流向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 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 人民币呈加速升值趋势[7][8] - 科技板块处于行情和资金的加速循环中 板块正趋于拥挤[8] - 资金配置重点方向可能转向科技与消费板块 尤其关注电子、计算机、商贸零售、非银与大金融、创新药等行业[8]
罕见!又见主动权益基金一日结募,单日卖73亿能否助燃市场热情?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58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9月2日发行半天多募集规模达73亿元并提前结募 将按50亿元规模上限启动比例配售 [1][4]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受益于A股市场反弹 沪指自7月以来涨幅超12%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首发总规模达811.3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720.26亿元的首发总规模 [3] - 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作为主要发行渠道对招商均衡优选混合销售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2] 基金公司发行策略与市场反应 - 招商基金主动设置5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以控制基金合理规模和维护投资者利益 [1][4] - 市场对单只基金热销存在分歧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与基金经理业绩、市场共振及渠道加持相关 但不具普遍性 多数银行渠道对主动权益基金仍持谨慎态度 [2] - 拟任基金经理吴潇通过平衡市场、行业、风格、个股四个维度波动追求组合净值平滑和中长期回报 [6] 提前结募基金数量及类型分布 - 截至9月1日全市场共有409只基金提前结募 其中8月以来50只基金提前结募 [8] - 13只主动管理基金近期提前结募 包括财通花生量化选股、交银产业甄选和金元顺安乾利等 [8] - 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交银产业臻选9个交易日募集17.17亿元并提前结募 [9] 新发基金规模表现 - 8月以来多只基金销售规模超11亿元 包括易方达价值回报(23.43亿元)、中欧核心智选(21.17亿元)、鹏扬研究精选(18.07亿元)等 [10][11] - 大成洞察优势募集24.61亿元 华商致远回报募集20.82亿元 国金红利量化选股募集17.67亿元 [11] 市场热度与投资者情绪评估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虽提速但远未恢复至高峰期热度 投资者因历史亏损经验对主动权益基金信心不足 更倾向通过ETF等指数基金投资 [11] - 淡水泉指出AI等热门板块出现局部过热 但A股整体仍呈现结构性分化 沪深300、上证50等主要指数距2021年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2] - 万得全A滚动60日波动率处于历史低位 显示市场情绪相对健康 部分行业ROE分位数高于PB分位数 盈利能力未得到充分定价 [12]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后面临整固需求 但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未改 短期存在获利了结压力但整体风险可控 [12] - 配置建议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资源品及顺周期板块机会 产业上"人工智能+"仍是有确定性的方向 [12]
广发基金上半年净利增超40%,赶超“ETF一哥”华夏基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8: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98亿元 同比增长22.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43.6% [2] - 净利润超越华夏基金11.23亿元 [6] - 综合收益总额11.76亿元 较上年同期8.24亿元增长42.7%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23.53亿元 较期初120.23亿元增长2.7% [3] 资产管理规模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45万亿元 位列行业第三 [2] - 混合型基金规模1754.51亿元 仅次于易方达基金2096.76亿元 [6] - 混合型基金份额1622.27亿份 较2021年末高点减少802.22亿份 降幅33.1% [5] - 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23.36% 债券占比56.87% 现金占比17.54% [6] 产品结构与费率 -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1.14% 与华夏基金持平 高于易方达基金1.04% [7] - 整体产品平均管理费率0.73% 高于易方达0.58%和华夏0.64% [7] - 拥有9名百亿级偏股型基金经理 数量居行业第一 [4] 投资业绩表现 - 部分基金经理任职回报亏损超35% 其中两只亏损超50% [4] - 多只重仓新能源行业基金表现不佳 [4] - 主动权益基金经历三年阵痛期 但降幅逐步趋缓 [5] 行业竞争格局 - 华夏基金ETF规模7514.07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 [6] - 公司通过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 [6][7] - 行业正推动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改革 [6]
扎心了!40只主动权益基金成立至今惨遭腰斩,广发基金6只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55
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22日上证指数收涨逾1%至3825.76点,为近十年来首次站上3800点,沪、深、京三市全天总成交额达2.58万亿元 [2] - 自二季度以来A股市场持续反弹,相对4月7日低点,上证指数大涨近14% [2] - 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初至今分别大涨24.96%和24.72%,仅次于万得QDII混合型基金指数的27.12% [2]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年内净值增长率翻倍的主动权益基金共计22只,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C、中银港股通医药A/C等 [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和C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高达130.76%和129.97% [2] - 部分翻倍基金为发起式基金且成立不足一年,如华安医药生物A/C和中航优选领航A/C成立仅8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13.64%/113.04%和101.15%/100.36% [3] 基金业绩分化 - 截至2025年8月22日,40只主动权益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累计跌幅超50%,分属24家基金管理人 [3][4] - 广发基金为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唯一上榜者,旗下6只产品净值跌幅超50% [5] - 11家管理人各有2只基金净值腰斩,包括创金合信碳中和A/C、东方品质消费A/C等 [5] 长期业绩表现 - 太平灵活配置成立超十年(2015年2月10日),自成立以来净值回报为-56.50%,同类排名垫底(329/329) [6][8][9] - 该基金在2016-2024年九个年度中六个年度亏损,2025年净值回报仅1.64%,同类排名2129/2307 [8] - 摩根整合驱动A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回报-54.04%,同类排名倒数第三(389/391) [9] 广发基金个案分析 - 广发基金旗下6只净值腰斩产品均成立于2021年1月至2月,包括广发诚享A/C、广发优势成长A/C等 [11] - 郑澄然管理的广发兴诚A/C和广发诚享A/C发行规模分别达119.54亿元和79.23亿元 [11] - 郑澄然在管8只产品中6只为新发基金,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任职回报-47.95%,同类排名3012/3029 [14] - 广发基金2021年新发基金67只募资近2100亿元,2024年新发规模降至221.20亿元,2025年进一步降至138.83亿元 [13] 行业现象与影响 - 40只净值腰斩基金中55%成立于2021年牛市高峰期 [11] - 广发基金"造星运动"、赛道押注及风控缺失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16] - 部分产品如广发优势成长A/C单位净值仅0.4849元和0.4762元,累计回报低于-5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