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埋线式割草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数百亿美金价值的下一个智能化变革大赛道
36氪· 2025-07-24 10:35
市场背景 - 欧美家庭草坪数量约8千万至1亿块,平均面积500-2000㎡,80%家庭参与园艺活动,年均花费616美元[3] - 全球割草机市场年新增需求约1800万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欧美占比85%[3] - 割草机器人当前渗透率仅7%,北美1%,欧洲20%(北欧40%,德国瑞士30%,南欧15%)[3] 技术发展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采用RTK厘米级定位+多传感器融合(视觉SLAM/激光雷达),实现复杂地形导航[1][4][9] - 技术演进分三阶段:埋线式主导(1990s-2010s)→无边界技术兴起(2020-2023)→多技术融合爆发(2024年起)[8][9][10] - 2024年全球销量达180万台,中国品牌占比超30%,无边界产品出货量突破20万台[11] 竞争格局 - 主流品牌分两类:传统园林工具商(富世华、宝时得、白马科技)和跨界机器人厂商(九号、追觅、松灵)[15] - 技术核心为定位与避障能力,RTK+视觉融合成主流方案,激光雷达成本高但性能强[16][18][19] - 渠道85%依赖线下,欧洲渠道成熟(富世华覆盖率70%),美国仍以电商为主[21][22][25] 市场驱动因素 - 劳动力成本高:欧美割草时薪30-55美元,机器人1-2年可回本[5] - 环保政策:欧盟2027年淘汰80%燃油设备,美国加州2028年零排放强制令[6] - 成本下降:家用机型价格从1990s的8000欧元降至1000欧元[6] 未来趋势 - 功能集成潜力大:割草+扫雪/灌溉等可提升单机价值3-5倍[6] - 中国品牌优势:供应链国产化(芯片/RTK模组/激光雷达)+技术迭代速度快[26][27] - 全球化关键:需本地化适配(如欧洲中小草坪偏好RTK+视觉,北欧需防水设计)[28][31]
2025年中国割草机器人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逐步替代埋线式产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1 08:08
行业概述 - 割草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园林机械设备,利用传感器技术、导航系统和切割装置实现自动割草作业,相比传统人工方式具有节省人力、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势 [2] - 1995年富世华发明首台太阳能驱动割草机器人,奠定埋线式技术路线,2021年后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逐步替代埋线式产品 [3] - 2024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29亿美元(同比+16%),中国市场规模18.59亿元(同比+18.06%)[7][9] 技术路线对比 | 技术类型 | 埋线式割草机器人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 | |---------|----------------|----------------| | 工作原理 | 通过预埋磁感线判断割草区域 | 通过传感器/摄像头识别边界和障碍物 [4] | | 优势 | 技术要求低 | 免布线维护、定位智能化 [4] | | 劣势 | 埋线繁琐、落地难度高 | 依赖信号强度、算法要求高 [4] | | 代表企业 | 富世华、宝时得、Robomow | 九号公司、科沃斯、松灵机器人 [4] | 产业链分析 - 上游:钢铁/铝合金/塑料等原材料,电机/电池/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 [5] - 下游:家庭庭院(注重智能化)、商业/市政场所(注重效率与地形适应性)[5] 竞争格局 - 传统割草机企业(富世华、宝时得)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机器人背景企业(九号、科沃斯、追觅)凭借技术创新快速崛起 [11] - 九号公司2024年营收142亿元,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收入9.8亿元(占比6.9%),采用EFLS融合定位技术(精度2-3cm)[13][14] - 科沃斯2024H1营收69.76亿元,服务机器人业务收入33.97亿元(占比48.7%),GOAT G1割草机采用TrueMapping融合定位技术 [16][17] 发展趋势 - 导航技术升级:从RTK/UWB/2D视觉向RTK/3D激光雷达+3D视觉演进,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19] - 能源方案创新:锂电技术进步解决续航问题,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应用可能成为方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