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跨境
搜索文档
蔡跃洲:拼多多崛起得益于我国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中国经营报· 2025-11-04 09:02
中国电商产业发展驱动力 - 中国电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模式迭代升级,海外布局加速,社会价值和效应凸显 [2] - 产业发展背后存在四重关键助力:把握科技产业变革趋势、有为政府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均收入提升 [1][2][4]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驱动作用 - 2010年后中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致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分析发生革命性变化 [2] - 信息传输技术从2G到5G,每一代有10倍以上速度提升,芯片处理器性能遵循摩尔定律,每18至24个月性能提升1倍而价格不变 [2] - 网速提升推动终端从台式固定终端转向手持手机,千元智能手机普及降低互联网接入门槛,使大多数人群成为互联网用户,催生移动电商模式和各类APP [2] - 3G提升至4G后,短视频直播电商逐步发展起来,千元智能手机普及依托国内强大工业制造能力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是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2][3] 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 - 有为政府的顶层设计体现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发展尤为关键 [3] - 截至2021年底,4G以上基站和光纤宽带对全国行政村的覆盖率双双超过99%,2020年农村公路"路长制"对行政村覆盖率达98.7% [3] - 信息流、物流在全国绝大多数范围实现无障碍触达,使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模式能够实现对全国几乎全覆盖 [3] 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第三重助力,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11.08亿人 [4] - 平台经济具有网络外部性,用户越多越能发挥效应,数以亿计用户分摊平台企业固定成本,使边际成本接近于零 [4] - 第四重助力是过去十五年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提升,人均GDP从2010年的4550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32美元,接近高收入经济体标准,收入提升带来消费结构变化,推动品质消费 [4][5] 电商模式演进与未来展望 -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将国内验证的极致质价比解决方案模式进行适应性改造后拓展至全球,其多多跨境业务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中国制造出海成本 [1] -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重构电商"人货场"逻辑,人工智能与智能体技术发展将引发新一轮变革,推动电商从"人找货"向"货找人"转变,未来冰箱自动补货、VR虚拟试穿等场景或将普及 [5]
多次强调“加大投入”,拼多多管理层称未来利润波动仍将较大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21:2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039.8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放缓 [1] - 调整后净利润327.08亿元,同比下降5%,但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1] - 调整后每ADS收益22.07元,低于上年同期的23.24元 [1]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03亿元,同比增长13% [1] - 交易服务费收入482.81亿元,同比仅增长0.7% [1] 成本与费用 - 营收成本458.59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来自履约费用、带宽和服务器成本以及支付处理费用增加 [2] - 运营开支323.33亿元,同比上涨5%,主要由于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 [2] - 上季度总运营费用达到386亿元,增长37%,远超10%的收入增速 [2] 战略与投入 - 公司通过"千亿扶持"惠商战略和"百亿减免"计划支持中小商家,但广告和佣金收入增长仍在放缓 [1] - 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牺牲部分利润为中小商家创造发展空间 [2] - 管理层认为本季度利润水平不可持续,未来波动仍会较大 [2] 业务发展 - 在竞争对手投入外卖的情况下,公司对即时零售投资保持克制,重点押注买菜业务 [2] - 多多买菜业务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竞争对手正退出并集中力量投入新业务模式 [2] - 多多买菜取货点已覆盖全国超70%的行政村 [2] 全球化业务 -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较大,多多跨境在不同地区短期会有波动 [3] - 总体上消费趋势稳健,海外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在逐步加深 [3]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公司美股盘前股价一度上涨超10% [1] - 财报电话会后股价转为下跌,盘前报价122.7美元/股,下跌3.4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