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关卫星

搜索文档
张永合:捕捉宇宙深处的“焰火”
科技日报· 2025-07-10 10:01
卫星技术突破 - "天关"卫星是国际首颗大视场X射线成像卫星,具备软X射线波段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能力,能够系统性发现宇宙高能暂现和剧变天体[5] - 卫星采用"大眼"+"小眼"创新设计:12台软X射线望远镜模块实现3600度大视场,2台后随X射线望远镜实现深度观测,定位精度达1角分[10][11] - 应用"龙虾眼"微孔阵列聚焦成像技术,12台望远镜配置432个MPO镜片,每个镜片含上百万微孔,实现观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提升1至2个数量级[11][12] 科学观测能力 - 主要任务是在软X射线波段发现暂现源和剧烈爆发天体,这些天体携带宇宙形成早期的关键信息,可追溯至上百亿年前[8][9] - 具备五项全能优势:广巡视、精捕捉、快响应、深观测、速联网,是目前唯一能同时实现大视场和高灵敏的软X射线探测卫星[10] - 通过VHF与北斗短报文系统建立全球天文观测设备实时通讯网络,实现观测数据快速共享[15] 研发历程 - 卫星重量从立项初期的1吨增至发射时的1.4吨,性能持续提升[11] - 研发过程中增加遮阳板设计并采用全桁架式光学平台,使12台望远镜能避开干扰观测深空[13] - 团队规模近百人,骨干成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涵盖卫星设计、载荷设计、计算机等多专业领域[16] 行业意义 - 打破我国在伽马暴等暂现源探测领域长期依赖国外设备的局面[6] - 卫星命名为"天关"寓意连接古今天文观测,延续公元1054年北宋对天关客星的历史记录[6][7] - 别称"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可通过监测X射线辐射验证广义相对论关于黑洞和引力波的预言[9]
“天关”卫星发现新型暂现X射线天体
快讯· 2025-06-26 17:38
记者今天(26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科学院主导的国际合作空间科学卫星"天 关"(Einstein Probe,EP)近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捕捉到编号为EP240414a的一个转瞬即逝的宇宙X射线 信号,为揭示恒星死亡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6月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 文》发表。(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