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特曼拼搭角色类玩具
icon
搜索文档
布鲁可(00325):深度报告:IP积木潮,创意趣无限
中邮证券· 2025-06-28 16: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15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公司战略倾斜至拼搭角色类玩具,借助“三全”战略,未来增长有保证,预计25 - 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8.38%、51.02%、32.40%,不考虑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预计25 - 27年公司利润分别为10.76亿元/17.51亿元/24.8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倍/17倍/12倍 [4] 公司概况 基本情况 - 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军者,2016年研发积木玩具,2017年推出自有IP百变布鲁可,2019年研发拼搭角色类玩具,2021年获奥特曼IP授权,此后获约50个知名IP授权,建立多渠道销售网络 [8] 管理团队 - 创始人朱伟松商业嗅觉敏锐,核心高管团队经验丰富,上市前股权集中,朱伟松控制54.95%股份,部分员工持股,25年1月10日上市,发行近2774万股,占比11.32%,基石投资者认购643.62万股,占2.63%,上市6个月后2.24亿股限售股解禁,占89.78% [10][14] 财务分析 - 收入业绩:2021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89.41%,24年增长迅速因拼搭角色类玩具业务放量;2021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23年扭亏为盈,24年显著增长,因奥特曼IP拉动销售及规模经济效应 [17] - 分产品:拼搭角色类玩具2022 - 2024年收入占比从36.1%升至98.2%,24年同比增速186.22%,销量增长近20倍,平均售价因低价产品下降;奥特曼IP 2022 - 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4.2%/63.5%/48.9%,24年同比增速96.83%,公司与约50个IP合作,收入多元化 [20] - 分渠道:2023年起线下渠道收入迅速增长成主要渠道,21 - 23年CAGR达224.67%,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首次增加,线下渠道毛利率略低于线上 [21] - 分地区:中国市场占主要地位,2021 - 2024年CAGR为89.41%;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不高但增速良好,2024年同比增长518.16%,亚洲市场成主导 [30] 行业分析 市场规模 - 全球玩具市场:2019 - 2023年规模从6312亿元增至7731亿元,CAGR为5.2%,预计2023 - 2028年达9937亿元,CAGR为5.1%;中国市场2023年规模1049亿元,占14%,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9.5% [36] - 拼搭类玩具:2023年全球规模1765亿元,占23%,19 - 23年CAGR为11.1%,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15.0%;中国2023年规模237亿元,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22.1% [39] - 角色类玩具:2023年全球规模3458亿元,占45%,19 - 23年CAGR为7.7%,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9.3%;中国2023年规模403亿元,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17.7% [42] - 拼搭角色类玩具:2023年全球规模278亿元,占比15.75%,19 - 23年CAGR为20.5%,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29.0%;中国2023年规模58亿元,占比24.47%,19 - 23年CAGR为49.6%,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41.3%,优势明显,渗透率将从23年8%提至28年18% [45][48] 竞争格局 - 全球:2023年日本万代和乐高市占率分别为39.5%、35.9%,形成双寡头垄断,布鲁可市占率6.3% [51] - 中国:2023年布鲁可市占率30.3%,排名第一 [51] - 龙头特色:乐高聚焦高端市场,万代针对机甲爱好者,布鲁可定位高性价比平替,主打下沉市场与年轻潮玩群体 [53] 商业模式 - 潮玩品类:包括盲盒、手办等6大种类,各有龙头企业,布鲁可在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占龙头地位 [58] - IP零售产业链:上游创意设计与IP开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与渠道 [74] - IP端:IP打造核心是造星,涉及全产业链,类似奢侈品玩法;IP商业化核心是效率,类似快消品玩法 [76] - 生产端:一线潮玩品牌多选择轻资产运营,传统玩具厂向自主IP孵化转型,布鲁可代工厂+自有工厂(规划中) [79] - 销售端:多数公司选择自有IP + 经销模式,自有IP保证粉丝粘性与爆款势能,经销渠道提升盈利空间 [81] 竞争优势 设计研发 - 产品性价比高,定价9.9 - 399元,主要19.9 - 79元,统一玩具标准零件,可玩性强 [95] - 构建专利布局,截至2024年底中国有508项专利,海外24项,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达1.92亿元,上新周期6 - 7个月,快于行业平均 [100] 渠道销售 - 与6家代工厂独家合作,保障产品标准化,线下经销为主,覆盖下沉市场,25年重点开发校边店,线上直营为辅,计划开线下旗舰店 [101][109] 会员互动 - 建立多渠道会员计划,截至2024H1布鲁可积木人Club有200万注册会员,各电商旗舰店超880万粉丝,采用多种营销渠道,举办BFC创作赛,激发粉丝活性 [110][119] IP储备 - 授权IP:截至2024年底近50个,覆盖全球,24H2新增授权;自有IP:百变布鲁可、英雄无限,2023年自有IP销售收入增长,24H1占比16.5% [121] 成长看点 全人群 - 现有产品面向6 - 16岁男生群体,成立女性向工作室,打法为高颜值+易拼搭+专注社交属性,预计女性用户占比四成 [123][129] - 研发高难度拼搭玩具,拓展成人客群,通过新IP、上难度、互动活动吸引,预计成人客群占比三成 [130][131] 全价位 - 因地制宜调整价格,中国9.9 - 399元双向拓展,东南亚推低价IP产品,欧美高价产品受青睐 [135] - 低价位:9.9元、19.9元产品扩大下沉市场覆盖,2025年更多IP系列有望推出 [136] - 高价位:标准化体系保证价格亲民,未来价格更丰富 [138] 全球化 - 25年是海外拓展元年,24年海外收入6422万元,同比增长518.16%,占2.9%,亚洲成主导,将参加全球玩具展,拓展BFC活动,加强渠道合作 [143]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25 - 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8.38%、51.02%、32.40%,不考虑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 - 27年公司利润分别为10.76亿元/17.51亿元/24.8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倍/17倍/12倍,维持“买入”评级 [4][149][152]
深度研究报告乘IP东风,拼搭角色玩具龙头蓄势腾飞
华创证券· 2025-05-13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旗下拼搭角色类玩具兼具产品力与性价比,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随着 IP 矩阵丰富、产品上新、渠道扩张和消费者生态向好,业务有望实现收入稳健高增,规模效应体现将驱动业绩高增及超预期 [11] 各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前身专注儿童科技类产品研发,后切入玩具赛道,2022 年推出拼搭角色类玩具,2023 年 GMV 约 18 亿元,2024 年营收 22.4 亿元,拥有超 50 个自有或授权 IP [8][16] - 公司发展历经早期探索、战略转型、明确赛道、全面发展四个阶段,从儿童教育科技产品起家成长为拼搭角色玩具龙头 [17][19] -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创始人朱伟松合计持股 47.9%,激励计划绑定核心员工;核心管理层深耕儿童行业多年,经验深厚 [22][24] - 营收和扣非净利润高速增长,2021 -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3.30/3.26/8.77/22.41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3.56/-2.25/0.73/5.85 亿元 [29] - 拼搭角色类玩具营收迅速增长成主要收入来源,积木玩具战略收缩;授权 IP 贡献主要收入,奥特曼 IP 依赖度下滑,自有 IP 英雄无限发展较快 [30][41] - 以经销商为核心的线下渠道为主要销售渠道,线上渠道销售回暖,海外市场收入增速较快 [41] - 毛利率整体上扬,拼搭角色类玩具毛利率稳步上升,自有 IP 英雄无限和授权 IP 变形金刚毛利率较高 [42] - 费用管控稳步推进,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逐步收窄,管理费用率 2024 年上扬;净利率逐步修复,经调整净利率稳步增长 [47][49] - 存货、应收账款周转持续向好,应付账款周转趋稳 [50] 拼搭角色玩具行业 - 全球玩具行业稳健成长,2023 - 2028 年 CAGR 超 5%,玩具 IP 化渗透率超 60%;中国玩具市场规模增速有望达 9.5%,处于全球前列 [55][56] - 按玩具形态划分,角色类玩具规模最大,全球 23 - 28 年 CAGR 约 9.3%,中国约 17.7%;按玩法划分,拼搭类玩具成长性更高,全球 23 - 28 年 CAGR 不低于 15%,中国达 22% [58][65] - 拼搭角色类玩具是重要细分赛道,增速远超行业整体,中国市场 23 - 28 年 CAGR 达 41.3% [73] - 产业链上游包括产品研发设计与原材料采购,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为经销渠道 [81][86] - 行业格局集中,布鲁可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国产积木品牌逐步崛起 [87][92] 核心竞争力 - 已打造布鲁可体系,能高效稳定推出兼顾拼搭体验、品质及性价比的产品 [97] - 产品定位创新型拼搭角色类玩具,矩阵化 SKU 覆盖全年龄层,定价覆盖全价格带,承载 IP 不断丰富 [101][102] - 研发团队实力强、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广泛专利布局,包括零件和生产工艺相关专利 [105][108] - 线下渠道布局深入,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及绝大部分三线及以下城市;线上通过多重传播渠道触达消费者,成效斐然 [3][98] - 授权 IP 与自研 IP 双轮驱动,全产业链运营自有 IP,积极拓展 IP 授权,打造丰富 IP 矩阵 [3][98] - 坚持内容驱动营销策略,构建三层级内容生态,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快 BFC 体系建设 [3][9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 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9.19/54.97/67.4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5%/40%/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5/14.16/17.5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48%/42%/24%,对应当前股价 25/26/27 年 PE 为 30.1/21.2/17.1 倍 [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