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搜索文档
多层次托育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幼有所育” 托举万千家庭幸福未来
央视网· 2025-10-28 06:31
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建设一支专业的托育 教师队伍,需求迫切。近年来,相关高校接连开设托育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民生一件事,我们来关注 托育人才培养。首先我们到一所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高校,看看"带娃专家"究竟是如何 培养的? 从抱娃到哄睡 培养"硬核"照护能力 在齐鲁师范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实验室,一堂"带娃"实践课正在进行,冲奶、喂奶、拍嗝、洗 澡、换尿布、哄睡.....学生们正通过内置芯片的AI仿真婴儿和VR设备,沉浸式学习如何科学照料0-3岁 婴幼儿。 24小时领养照护AI仿真婴儿 培养"妈妈级"责任感 幼有所育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全国有600多所高职专科学校开设了托育相关的专科专业。 2021年,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被纳入职业本科专业医药卫生大类。今年,普通本科也新增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 类进行招生,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该专业的院校。 普通本科首迎"托育"相关专业新生 今年秋季学期,山东女子学院迎来"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首批新生,走进真实的托育机构,感 受婴幼儿 ...
【民生一件事】多层次托育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幼有所育” 托举万千家庭幸福未来
央视网· 2025-10-26 19:33
央视网消息: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建设一支专业的托育教师队伍,需求迫 切。近年来,相关高校接连开设托育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民生一件事,我们来关注托育人才培养。首先我们到一所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 管理"专业的高校,看看"带娃专家"究竟是如何培养的? 从抱娃到哄睡 培养"硬核"照护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通过观察婴幼儿的动作、声音、表情等非语言信号,及时给予回应性照护,学生们还会将这些仿真婴儿带回宿舍领养, 内置芯片能记录学生的操作数据,比如,换尿布响应速度、拍嗝力度等,从而生成一份真实的"照护能力报告"。 会急救 懂护理 能推拿 托育的"健康必修课" 在齐鲁师范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实验室,一堂"带娃"实践课正在进行,冲奶、喂奶、拍嗝、洗澡、换尿布、哄睡.....学生们正通过 内置芯片的AI仿真婴儿和VR设备,沉浸式学习如何科学照料0-3岁婴幼儿。 24小时领养照护AI仿真婴儿 培养"妈妈级"责任感 学生们需要掌握的还包括婴幼儿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卫生保健、营养喂养、急救护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这门《婴幼儿伤害预防急救》 课程中,光基本急救措施,学生们就需要 ...
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33
10月22日,记者在山东女子学院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看到,40名"萌新"三五成组,围坐在一起动手拼接 人体模型,在互动交流中学习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他们以高素质托育人才为锚点,在本科阶 段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 学生们在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拼接人体模型。赵晓 摄 "现代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已从有人看护升级为'专业照顾+科学养育'。社会迫切需要既懂保教护 理、又懂早期教育,还能进行有效指导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 康管理教研室主任姬彦红对记者表示,新专业的成立旨在填补这一人才缺口。 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一需求的迫切性:当前,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 育需求。在人口大省山东,0-3岁婴幼儿约有200万名,现有托位40万个左右,从业人员缺口约达6万 人。 基于多年来在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山东女子学院在优势学科基础上拓展深化,将学校 特色与社会需求、行业趋势精准对接,成功获批并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中新网济南10月22日电 题: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 赵晓 王峰 "今年舅舅家新添了一个小弟弟,我放假常过去帮 ...
本科首次出现“带娃”专业,背后一个千亿产业浮出水面
36氪· 2025-10-21 10:26
新专业设立 - 教育部首次在本科招生目录中列入“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布点高校为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女子学院 [1] - 该专业属于教育学类,学位授予门类为管理学 [3] - 在职业教育领域,全国已有579所高职院校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4] 托育行业市场潜力 - 超过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仅为7.86%,对应超过800万婴幼儿家庭的潜在需求 [6] - 2023年全国民办托育机构占比89.5%,平均收费为1978元/人/月,据此估算潜在托育费用每年高达2000亿元左右 [7] - 一线城市托育收费在5500元/人/月以上 [8] - 全国托育机构共有477万个托位,但实际利用率仅为46.7% [8] 行业供需结构性矛盾 - 价格便宜的普惠型托育机构数量少,而民办机构价格相对高昂 [9] - 现有托育从业者多从幼师转岗,职业资格认定缺乏统一标准 [9] - 家长最看重托育机构的师资水平,但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 [10][12] 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复合型专业,需学习保健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知识 [11] - 培养目标包括成为早教师、营养师、家长培训师以及托育机构管理者 [11] - 本科培养的托育人才需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以弥补当前系统性知识普遍缺乏的现状 [11][12] 政府政策支持 - 各地出台补贴政策支持托育行业发展,例如青岛按二孩每月500元、三孩每月600元标准补助普惠托育机构 [14] - 山西对独立托育机构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发放补贴,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的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补贴 [14] - 广东通过发放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托育消费券形式提供支持 [14] - 国家层面每年发放3600元的育儿补贴,是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的现金补贴 [15] 生育成本与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2岁婴儿的养育成本平均每年2.45万元,0-17岁平均养育成本近54万元 [16] - 经济负担重是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最大原因 [16] - 国家正搭建包括延长育儿假、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及现金补贴在内的整套生育支持体系 [18]
陕西一高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培养托育人才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5:28
陕西一高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培养托育人才 中新网西安10月13日电 (记者 党田野)位于西安城南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以培 养学前教育师资为特色的高校。2025年4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获批全国首个普通本科"婴幼儿发展与健 康管理"专业。今年开学季,学校迎来了该专业的首批新生。 图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正在上课。党田野 摄 近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校长李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 融合,旨在培养既懂专业又善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国家卫健部门统计,我国现有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名,其中超过三成家庭存在入托需求。然 而,全国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为7.86%,托育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李明军称,面对这 一现实,学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 国家托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记者走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看到,"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理论知 识、体验VR教学设备。校方介绍,截至目 ...
当“带娃”成为一门大学问,本科教育如何破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9-10 21:33
编者按:新时代的高校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知识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绽放光芒。即日起,齐鲁晚 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推出"高教瞭望"专栏,带您直击高校服务社会最前沿。在这里,实验室的"黑科 技"变身百姓"好帮手",校园的"金点子"成为行业"新引擎",一起来看看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最大的难题就是师资!托班老师大多从小中大班转型来,根本不懂0-3岁的照护要点,要是能有懂评 估、会指导的专业人才,我们的托育服务才更专业。"德州一所幼儿园老师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幼儿园 的迫切期待。如今,这份期待正随着一批新生的入学迎来曙光。 今年4月,山东女子学院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同步获批全国首个普通本科"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 业。教师节当天,首批学生已正式踏入校园。该专业的开设,填补了托育本科教育的空白,试图让"科 学守护婴幼儿前三年"的愿景照进现实。 不仅要"带好娃",还要做"懂孩子的守护者" 目前全国有12万所托育机构,山东有5000多家,济南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约600家,但"会照护的不懂管 理、懂管理的缺专业理论"的问题一直突出。"托育要高质量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看好孩子'的层面。"于 正浩说,行业急需一批"既能蹲下身子带 ...
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
人民日报· 2025-08-25 10:42
行业需求背景 -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 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存在托育服务需求[2] - 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婴幼儿照料难题 家中老人协助有限 专职带娃又影响家庭经济与职业发展[1] - 家长普遍期望托育服务具备价格实惠 就近入托和服务质量有保障三大特点[2] 人才供给现状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2] - 现有人才存在三大结构性矛盾:学历结构失衡 专业能力短板(缺乏发展评估与家庭养育指导技能) 职业发展受限导致高流失率[2] - 2019年国务院出台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指导意见 2021年职业教育目录增设托育相关专业 但本科层次培养仍较为少见[2] 专业培养体系 - 新专业为多学科交叉领域 涵盖医学 教育学 管理学和心理学四大领域[5] - 核心培养目标为"会照护 精评估 能指导 懂管理 可发展" 课程包括婴幼儿生理学 心理学 保育学和营养喂养等[5] - 山东女子学院首批招生40人 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模式 联合托育机构与社区建立实践基地网络[5][6] 职业发展路径 - 毕业生可就业于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幼儿园托班 早教中心及妇幼保健院等机构[6] - 重点面向社区嵌入式机构等新兴业态 覆盖从基础照护到行业标准制定的全产业链需求[6] - 从业人员专业价值将更受认可 职业通道更加畅通 收入水平预计稳步提升[6] 行业特殊要求 - 从业者需具备对婴幼儿发自内心的热爱 能适应生命最初1000天的特殊呵护需求[7] - 要求极高耐心与包容力 能理解婴幼儿弱表达能力与高重复性行为特征[7] - 需掌握观察和回应个体差异的能力 提供个性化照护支持而非标准化服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