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
搜索文档
幼儿师专在生存冲击中探索转型
中国青年报· 2025-09-22 15:22
行业宏观背景 - 全国幼儿园总数从2023年的27.44万所锐减至2024年的25.33万所[2] -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连续下降,从2022年的324万余人降至2024年的283万余人[2] - 2024年湖南省新生儿数量为38.6万,创1978年以来最低纪录[2] - 全国共有59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湖南省就有6所幼专,居全国首位[2] 学校转型路径与策略 - 湖南省提出的转型路径包括并入省属师范类本科高校、与市州本科或高职院校合并、结合地方产业自我转型发展[3] - 部分学校已采取行动,如湖南某幼专决定并入当地一所专科高职院校,另一所幼专则停止了师范教育类的大专层次招生,4个专业停招,两个专业缩减至各招40人[3] -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使师范类专业在校生占比降至约30%,2024年招生专业中师范类仅占2个[5]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削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计划,从每年600多人削减255人,目标三年内清零,同时削减三年制招生计划,目标三年内减半[8] - 转型方向包括向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医学营养、动漫设计、艺术设计、音乐治疗等非师范专业拓展[7][12] 创新业务模式探索 - 多地探索“托幼一体化”和“老幼共托”新模式,例如杭州市2023年提供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占比达50%,计划三年新增托位数1万个,厦门有203所幼儿园转型托育,上海推行社区养老中心与幼儿园共享场地的“老幼同养”模式[6][7] -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例如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在无人机应用方面联合办学[11] - 部分学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教育中介机构及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解决向工科专业转型投入过高的问题[11]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海外业务,成立宁波—东南亚学前教育研训中心,与韩国、泰国高校合作开发课程,面向东南亚教师培训330余人次,中韩合作办学班已招收145名学生[14] 转型成效与挑战 -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因其转型成效,获得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荣誉称号[5] - 该校率先开设的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毕业即被“一抢而空”[12] - 师资结构改变是转型的首要制约条件,有学校通过加速教师从师范专业向非师范专业转型,并根据需要引进人才来应对[11][18] - 行业面临教师学历要求提升的趋势,公办幼儿园基本要求本科学历,部分政府机关幼儿园甚至录用研究生,导致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17] - 有建议指出转型应遵循“一校一策”原则,避免形成新的同质化,并呼吁人社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在高校间合理流动[18]
幼儿园关停潮下,学前教育“大撤退”
36氪· 2025-08-14 18:52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较前一年减少2.11万所,平均每天近58所幼儿园关闭 [3] -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从2021年4805.21万人降至2024年3583.99万人,专任教师从319.1万人降至283.19万人 [21] - 职友集数据显示2025年学前教育相关岗位招聘数量较2024年下降43%,仅占全国招聘总量的0.4% [19] 毕业生就业困境 -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去向落实率从2022-2023学年75.76%降至2023-2024学年48% [13] -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去向落实率从82.48%降至63.27% [14][15]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初次就业率仅58.82%,显著低于小学教育(100%)等专业 [17][18] 薪资与从业者流失 - 深圳公立幼儿园本科生实习工资2800元/月,专科生2500元/月且不包住宿 [7] - 学前教育从业者平均月薪5.7K,47.5%月收入处于3-6K区间,68.9%幼师年薪4-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7% [21][23] - 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师月薪不足2000元,五险一金保障不足导致从业人员流失 [24] 高校招生与专业调整 - 四川、河南、河北等多所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出现招不满或补录情况 [2] - 首都师范大学2025年89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申请转出,主要转向小学教育等专业 [29][30] - 教育部2025年驳回22所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申请,多地将其列入限制增设专业名单 [32][33] 师范院校转型趋势 - 赣南师范大学成立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重点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 [33] - 近三年师范院校新增工科专业中人工智能(21个)、新能源材料与器件(8个)最多 [34] -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划转型为计量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计量专业人才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