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价值精选

搜索文档
浮动费率基金的要义:与持有人长期共赢
中国基金报· 2025-06-06 07:55
公募基金行业政策与趋势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 [1]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推出,旨在绑定管理人与持有人长期利益,促进长期共赢 [1] - 浮动费率机制天然契合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有利于风格稳定且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 [1] 安信基金浮动费率产品创新 - 安信基金2014年发行首只浮动费率股票型基金安信价值精选,11年年化回报12.55%,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5.38%) [2] - 基于历史经验,公司推出新一代浮动费率产品安信价值共赢,管理费与持有期限及业绩挂钩: - 持有不足1年:1.20%年费率 - 持有超1年且超额收益>6%:1.50%年费率 - 超额收益<-3%:0.60%年费率 - 其他情况:1.20%年费率 [3][4] - 产品设计优势包括开放式运作、公平的费率分层机制、兼顾相对收益与持有体验的考核标准 [4] 基金经理袁玮的投资能力 - 袁玮代表作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2017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超120%,最大回撤-29.16%(同期沪深300为-45.60%) [5] - 其管理的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人在2020-2023年市场调整期实现60.60%回报,远超同业中位数(-22.37%) [7] - 投资风格强调安全边际与基本面研究,通过现金流折现模型全市场选股,长期超额收益稳定 [6][9] 浮动费率产品的行业意义 - 费率改革推动行业向"回报导向"转型,通过双向调节机制实现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深度绑定 [10] - 该模式对投研能力和业绩稳定性要求更高,适合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管理人 [10] - 安信基金"投研立司"战略下培养出稳定投研团队,核心人员平均任职超10年,为浮动费率产品提供支撑 [11] 历史产品业绩数据 - 安信价值精选成立以来累计回报265.19%,跑赢基准196.19个百分点 [12] - 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A 2017-2025年回报142.11%,基准21.90% [13] - 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2020-2023年回报60.60%,基准-0.59% [14]
2025年首批浮动管理费基金特征分析及与以前批次比较
招商证券· 2025-05-28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首批浮动管理费基金聚焦投资者收益,按持有时间区分是否费率浮动,鼓励长期持有,加强与投资者绑定,侧重保护投资者利益,综合考虑收益表现,促使评价逻辑转变,关注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稳定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首批浮动管理费基金管理费模式 -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方案推动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首批26只基金5月16日申报,5月23日获批,多为混合型基金,管理人类型丰富,托管人多为银行,基金经理经验各异 [8][9] - 产品集中于主动权益类,无持有期或定开期,业绩比较基准复合,股票部分占比高 [10] - 管理费收取模式一致,分固定、或有和超额管理费,根据持有期限和收益率对应不同费率,鼓励长期持有,与投资者利益绑定高,激励和扣减幅度不对称 [14][15][17] - 测算2010 - 2025年分年度主动股混基金管理费率,各年度超额收益“大赢小输”,费率分布分化,升档对管理人能力有要求 [18][19] 与存续的浮动管理费基金模式差异 - 我国浮动管理费基金发展曲折,2014年有相关尝试,2016 - 2019年暂缓审批,2019年后重启试点 [25] - 根据投资者持有期收益对应分档管理费率产品有两只,未设持有期,按绝对收益分档,有费率上限,与2025年首批产品相比,仅关注绝对收益,无惩罚机制,费率部分与业绩挂钩 [27][28][34] - 2019 - 2020年试点产品为偏股混合型,有1 - 3年持有期,“固定管理费 + 业绩报酬”模式,无费率上限,与2025年首批产品相比,运作、计提、费率模式等存在差异 [36][37][48] - 2023年试点产品为偏股混合型,有三年定开周期,“绝对收益分档管理费 + 业绩报酬”模式,与2025年首批产品相比,在运作、计提、费率等方面不同,首批产品更关注超额收益 [49][50][54] - 与持有期挂钩的产品为偏股混合型,规模多下降,业绩分化,按持有时间分份额对应不同费率,留存率低,2025年首批产品一定程度融合其机制 [57][58][68] 对市场的影响与意义 - 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加强与投资者绑定,侧重保护投资者利益,关注实际收益体验,强调超额收益,促使基准设置谨慎,关注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稳定性,鼓励持续收益和长期投资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