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费率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绩单”来了
券商中国· 2025-10-28 21:09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业绩表现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鸣锣开售,并在6月与7月公告成立,平均涨幅约为14.3% [1][3] - 基金业绩分化显著,华商致远回报A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涨幅高达53.58%,嘉实成长共赢A涨幅为47.57%,易方达成长进取A涨约四成,信澳优势行业A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基金涨超30% [3] - 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如广发价值稳进A成立以来回报为-3.43%,鹏华共赢未来A回报为-0.51% [5][6] 基金业绩与持仓策略分析 - 领跑基金重仓人工智能赛道,华商致远回报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以及东山精密等年内牛股 [6] - 业绩领跑的嘉实成长共赢、易方达成长进取等亦有类似风格的持仓,而涨幅一般的基金多数重仓了三季度内表现一般的白酒、银行板块 [7] - 基金经理张明昕表示在板块处于底部且产业出现明显边际变化的时刻重仓了海外AI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 [7] 业绩比较基准达成情况 - 首批26只产品中仅有9只产品能够跑赢其业绩比较基准 [2] - 涨幅可观的大成至臻回报和富国均衡配置也略微跑输了业绩比较基准,还有12只基金跑输业绩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 [9]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考核指挥棒,管理费收取与超越基准的幅度挂钩,例如投资者持有期间年化收益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以上且收益为正,按每年1.5%收取管理费 [9] 基金经理应对策略 - 有基金经理坦言对于此类产品的策略是尽可能去接近基准,然后拿出20%的仓位做一个增强,保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10] - 由于产品无封闭期,管理费计提按照买入和卖出的时点计算,这就要求基金经理把业绩差额做得尽可能稳定 [9] 第二批产品发行与市场拓展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表现强劲,嘉实成长共享混合规模约30亿元,仅用约5天就完成目标规模 [11]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募集规模突破20亿元提前结束发行,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也提前结束募集 [11] - 第二批获批的12只浮动费率基金中出现行业或主题类产品,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领域,显现出从全市场选股策略向主题策略产品拓展的态势 [11]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再添新丁,银华鑫禾混合今起发行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16:27
产品核心信息 - 银华鑫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25666,C类025667)今起发行 [1] - 该基金为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时间和基金业绩挂钩 [1] - 基金拟由银华基金长期绝对收益部团队长和玮担任基金经理 [1] 费率结构设计 - 持有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 [1] - 持有超一年后,若年化超额收益率超6%且收益为正,管理费升至1.50% [1] - 持有超一年后,若超额收益率低于-3%,则管理费降至0.60% [1] - 费率设计旨在与投资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引导长期投资 [1] 基金经理过往业绩 - 基金经理和玮管理的银华沪深股通混合A近三年净值增长率为24.08% [2] -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1.61%,超越基准回报35.69% [2] - 该基金连续三年(2022年—2024年)跑赢业绩基准,每年超额收益在3个百分点至12个百分点 [2] - 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A自2020年5月14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净值增长率为18.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46% [4] - 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C自2023年11月24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净值增长率为27.5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77% [4] 基金投资策略与范围 - 基金在投资A股的同时,还能参与港股投资 [2] - 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至95% [2] - 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资产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 [2] - A股港股兼顾的设置旨在发挥多元化资产配置优势 [2] 市场环境与投资机遇 - 机构分析认为全球货币秩序加速重构,美元资产安全性下降,人民币资产将继续获得重估 [2] - 市场上行根基并未动摇,叠加"十五五"等政策规划出台在即、科技等行业基本面向好 [2] - A股整体估值区间相对合理,本轮行情可能更具备"长期"和"稳进"条件 [2] - 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但短期调整或在所难免 [2] - 基金此时发行或为想把握回调窗口的投资者提供新选择 [2]
新发基金频频提前结募!公募基金:“慢牛”将继续演绎
天天基金网· 2025-10-26 16:09
新发基金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 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规模约30亿元,原定10月20日至11月7日发售,但仅用约5天就提前完成募集 [3][5] - 中欧价值领航基金在1天内完成20亿元规模的募集 [4][5] - 鹏华制造升级基金募集上限20亿元,仅用两天吸引大量资金,最终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约为57% [5] - 易方达港股通科技基金10月9日发行,10月10日提前结束募集,最终募集规模为19.87亿元 [5] 浮动费率基金表现优异并形成示范效应 - 首批浮动费率产品至今业绩平均涨幅高达12.47% [4] - 华商致远回报基金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涨幅高达45.6%,嘉实成长共赢基金涨幅为43.53% [7] - 易方达成长进取、信澳优势行业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基金涨幅超过三成 [7] - 浮动费率基金已从全市场选股向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领域延伸 [7] 基金发行效率整体提高 - 自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新基金发行平均认购天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6] - 2025年9月,完成募集的公募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3.71天 [6] - 9月有44只基金在5天内完成募集,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等均在一天之内完成募集 [6] 公募基金对后市持乐观预期 - 嘉实基金对6-12个月行情方向乐观,认为赚钱效应扩散、资金入市加速、AI产业线索与反内卷预期共同发酵 [8] - 国泰基金认为在基本面增长筑底叠加流动性宽松背景下,A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新能源、科技成长等板块潜力较大 [8] - 华南一家公募认为本轮行情有远期宏大叙事支撑,但指出增量资金来源略显不足,宏观基本面与股市上行的反差可能阶段性收敛 [9]
新发基金,频频提前结募!普遍看好后市
券商中国· 2025-10-26 07:34
新发基金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 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规模约30亿元,原定募集期为10月20日至11月7日,但仅用约5天便提前结束募集 [1][3] - 中欧价值领航基金在1天内完成20亿元规模的募集 [2][3] - 鹏华制造升级基金募集规模上限20亿元,仅用两天吸引大量资金认购,最终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约为57% [3] - 易方达港股通科技基金于10月9日发行,10月10日提前结束募集,最终募集规模为19.87亿元 [3] - 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新基金发行平均认购天数呈下降趋势,9月完成募集的公募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3.71天,当月有44只基金在5天内完成募集 [4] 浮动费率基金表现优异并获市场认可 - 首批浮动费率产品至今业绩平均涨幅高达12.47%,其中华商致远回报在三个多月涨幅达45.6%,嘉实成长共赢涨幅为43.53% [2][6] - 易方达成长进取、信澳优势行业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涨幅超过三成 [6] - 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逐步"常态化",新基金运营模式受到投资者认可 [5][6] - 浮动费率基金投资范围已从全市场选股向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领域延伸 [6] 公募基金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 嘉实基金对6-12个月行情方向乐观,认为赚钱效应扩散、资金入市加速、AI产业线索与反内卷预期共同发酵,宏观经济改善和企业盈利回升将成为中期上行行情主要动力 [7] - 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随着政策发力,A股成长风格有望迎来更多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质量"因子权重有望提升 [7] - 国泰基金认为在基本面增长筑底叠加流动性宽松背景下,A股市场处于"慢牛"趋势,新能源、科技成长等板块仍有较大潜力,长期看市场有望继续走强 [7] - 有观点认为本轮行情有远期宏大叙事支撑,上行主线板块不会轻易切换,主要是阶段再平衡 [8]
嘉实基金:深度布局浮动费率产品 践行“以投资者为本”
新浪基金· 2025-10-21 09:27
具体来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管理费 率。这一机制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它将管理费与投资者真实收益挂钩,实现了"每笔投资独立核算, 每人费率差异化管理"的精准费率模式。它将业绩比较基准从过往的业绩参考指标升级为费率标尺,要 求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投资策略,追求基准之上的超额收益。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份包含25条举措的纲领性文 件,明确提出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从"重规 模"向"重回报"的积极转变。9月,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正式启动了以"新时代·新基金· 新价值"为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活动,持续推动行业发展体系建设。 作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关键举措,新型浮动费率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与推广,其意义远不止于 一种收费模式的创新,它更是行业践行"以投资者为本"核心价值观、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的关键机制和 鲜明信号。 与投资者"利益共生" 重塑信任基石 5月27日,嘉实基金等2 ...
基金分红创新高,投资者该怎么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0-13 21:01
基金分红表现 - 2025年前9月超2900只基金产品累计分红金额超18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 [3] - 三季度公募基金分红总额达555.25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分红116.36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6] - 年内累计分红1824.75亿元,同比增长29% [6] “固收+”及债券基金表现 - 三季度“固收+”基金整体收益强劲,约3700只产品中超九成实现正回报,部分基金涨幅超33% [3] - 随着利率与利差收窄,“固收+”产品正成为债券基金发行的主力方向 [3] - 固收类基金长期业绩稳健,光大保德信基金2025年前三季度以7.34%收益领跑 [21] - 部分“固收+”产品季度回报突出,如安智联A季度回报达33.90%,今年以来回报达46.60% [4] ETF市场动态 - 截至9月30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63万亿元,其中股票ETF总规模突破3.7万亿元,债券ETF规模突破69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8] - 9月份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入超1100亿元,为继4月后再次单月净流入突破千亿 [7] - 国内债券ETF增至53只,规模近7000亿元,科创债与信用债ETF成增长主力 [9] - 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成为债券ETF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12] - 整体ETF市场资金净流入6676.13亿元,场内规模56088.71亿元 [10] 新基金发行与市场热度 - 9月公募基金共成立201只、发行规模达1673.39亿份,创年内新高,指数基金尤其是ETF成为发行主力 [13] - 年内全市场共计发行新基金1138只,相比去年同期的863只,增幅达31.87% [20] - 前三季度A股持续走强,主动管理型基金整体上涨,涌现出多只业绩翻倍的产品 [14] - 多只规模超50亿元的基金实现收益翻倍,部分产品涨幅超过150% [18] 特定产品与主题表现 - 专注投资中国科技股的ETF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华尔街知名投资人积极布局阿里巴巴、腾讯、比亚迪等优质中概科技股 [11] - 首单外资消费REITs——华夏凯德商业REIT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75单公募REITs [15][16] - 规模50亿以上权益基金近一年收益表现突出,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近1年回报达166.44% [19]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推进,货币基金成为降费新焦点 [17] - 年内新基金发行结构呈现“权益走强、债基降温”的鲜明特征 [20]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加强核心投研能力建设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7:14
今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一场深刻的系 统性变革。《方案》认真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 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行动纲领,出台了25条举措,为未来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大众理财的重要工具、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的规范健康发展事关亿万投资者的切 身利益。提升核心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践行"投资者为本"理念的基石,通过构建团队化、平台化和一体 化的投研体系,增强研究的深度与投资的稳定性,更有效地挖掘企业长期价值,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可持 续的回报。这不仅是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公募基金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资管机构通过强化宏观研判和逆周期布局能力,更好地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 用,促进投融资平衡,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具有深远意 义,从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投研能力是创造长期回报关键所在 投研能力是基金公司服务 ...
三年锁仓换不来正回报!东方红独占全市场近1/5亏损三年期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42
三年持有期基金表现 - 东方红资管旗下15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回报为负 其中12只为三年持有期产品 亏损幅度在-3.61%至-37.93%之间 5只产品跌幅超25% [1][3] - 全市场55只三年期产品成立以来亏损 东方红资管独占12只 数量居首 [1][4] - 表现最差的东方红启兴三年持有混合A净值回撤接近四成 [3] 基金经理与投研情况 - 涉及胡晓 周杨 高义 秦绪文等多位基金经理 秦绪文为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管理规模43.32亿元 [3] - 胡晓2024年2月开始管理基金 管理规模99.58亿元 任职期间回报率21.88% 落后沪深300指数8.67个百分点 [3] - 产品亏损反映公司整体投研与市场风格错配 [3] 公司财务与规模状况 - 东方证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01亿元 财富及资产管理业务贡献25.66亿元 占比32.01% 营业利润率29.11% [5] - 东方红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2338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8% 公募基金规模1791亿元 占比超七成 [5] - 公募管理规模1789亿元 位列行业第41 非货基金规模1497亿元 排名第33 [8] 新产品表现对比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募集19.91亿元 为触顶结募的浮动费率基金 [5] - 截至8月29日该基金回报仅8.2% 落后业绩基准2.8个百分点 落后沪深300指数5.97个百分点 [5] - 同期竞品嘉实成长共赢混合A回报29.21%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回报22.37% 银华成长智选混合A回报14.56% [5] 行业规模对比 - 汇添富基金公募规模突破万亿元 非货币基金规模5577亿元 [8] - 东方红资管公募规模仅为行业头部机构的约17% [8]
从降费让利到机制重构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层层递进
证券时报· 2025-08-25 05:04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展 - 费率改革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三阶段推进 重点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1] - 两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获批发行 首批26只产品募资258.65亿元 平均募集规模约10亿元 多只产品成立两个月回报超15% [2] - 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投资策略更加多元 出现聚焦行业或主题的产品 费率降档阈值设定更加严格 [3] 浮动费率机制创新 - 浮动费率模式将管理费收入与基金创造的超额收益挂钩 推动基金管理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3] - 浮动费率产品将从试点探索转为常规审批 监管要求头部公司发行1只固定费率产品需配套发行2只浮动费率产品 [4] - 浮动费率产品可能从主动权益产品拓展到"固收+"基金 产品策略定位将更加清晰 [4][5] 销售费用改革方向 - 销售费用改革包含统一调降销售服务费率 下调机构端尾随佣金 全面取消直销渠道销售费用 [6] - 销售费率下调将促使销售渠道更加重视基金保有和留存率指标 对销售团队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 - 销售费用改革将倒逼行业从卖方销售驱动转向买方投顾模式 以投顾服务费为核心的收费模式 [8] 费率改革行业影响 - 解决行业三大痛点:利益错配问题通过浮动管理费模式实现从规模导向到业绩导向 [9] - 交易费用改革使研究和交易成本更为清晰 券商选择更专注于交易执行质量 [9] - 销售费用改革推动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使销售渠道利益与客户资产长期增值保持一致 [10] - 行业降费短期可能造成基金公司利润承压 但长期有助于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 [10]
公募调降销售服务费、业绩基准库有望近期落地,改革持续推进
凤凰网· 2025-08-15 20:14
公募基金高质量改革方案核心进展 - 证监会5月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细化25条举措 覆盖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关键层面 [1] - 改革落地三个月 业内聚焦五大方向:新产品实施节奏、业绩比较基准指引、费率改革第三阶段、信披新规及薪酬管理 [1][9][10][11][14] 产品创新与注册机制改革 - 浮动费率基金快速落地:首批26只主动权益类产品5月16日上报至27日募集完成 募资259亿元 第二批12只已进入发行阶段 [2] - 浮动费率试点集中于头部基金公司权益产品 其他公司需等待一年评估期 存量改造需运行一年后探讨 目前仅限主动权益类 [3][4][5] - 产品注册加速:股票ETF审批缩至5个工作日 主动权益类/宽基指数基金10个工作日 混合型/债券型基金15个工作日 [7][8] - 科创债、绿色债基金及固收+产品获审核支持 [8] 费率改革第三阶段进展 - 前两阶段成效显著:2023-2024年管理费减少202.86亿元(降幅14%) 交易佣金降41.36% 托管费降9.4% [9] - 第三阶段重点调降认申购费及销售服务费 直销或取消销售费用 代销尾佣进一步降低 [9] - 指数授权费普遍打八折 货币经纪服务费率已下调 机构投资者直销柜台将推降费让利 [9] 业绩比较基准与考核体系 - 业绩比较基准库拟三季度末推出 分一类库/二类库 允许公司自主调整基准但需保持投资范围等核心指标不变 [10] - 考核权重调整: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50% 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80% 三年以上收益考核占比≥80% [11] 投研模式与信披透明化 - 行业共识"去明星基金经理化" 头部公司试点团队制模式 千亿规模基金经理或难再现 [12][13] - 2025年拟推主动权益基金信披模板 新增综合费率、投资者盈亏比、业绩基准对比等披露要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