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泰吉利定

搜索文档
恒瑞医药赴港IPO
每日商报· 2025-05-15 06:17
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最快本月启动港股IPO路演 预计募资规模20亿美元(约145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12月9日宣布拟发行H股 2025年1月6日递交上市申请 4月28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 获准发行不超过8.15亿股H股 [3]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 [3]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 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融资渠道 [1] - 具体投向包括中国和海外市场的新生产研发设施建设、现有生产设施升级及营运资金 [4] - 港股上市是"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关键步骤 有助于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人才吸引力 [3][5]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营收279.85亿元(同比+22.63%) 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47.28%) 扣非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49.18%) [4] - 2025年Q1营收72.06亿元(同比+20.14%) 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36.90%) 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29.35%) [4] - 自2011年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 [4] 研发管线与产品布局 - 全球设立14个研发中心 建立PROTAC、抗体药物、ADC等9大技术平台 [2] - 国内已获批19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 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中 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 [2] - 2024年报披露未来三年预计获批47项创新成果 包括HER2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 [2]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将成为继药明康德、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后又一家"A+H"上市的医药巨头 [1] - 港股上市有助于获得国际投资机构覆盖 接触海外投资者 深化国际合作 [5] - 国际化被视为国内药企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公司产品已覆盖肿瘤、代谢疾病等六大治疗领域 [2][3]
恒瑞医药首季净利18.7亿增37% 出海加速年内达成两笔BD交易
长江商报· 2025-04-28 08:44
文章核心观点 恒瑞医药走出集采阴影业绩向好,创新药引领业绩增长且出海节奏加快 [2][3][6] 业绩增长情况 - 2000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85亿元增长至277.35亿元,累计增长56倍;归母净利润从0.65亿元增长至63.28亿元,增幅达96倍 [3] - 2021 - 2022年,公司业绩承压,营业收入分别为259.06亿元、212.75亿元,同比下降6.59%、17.87%;归母净利润为45.3亿元、39.06亿元,同比下降28.41%、13.77% [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6%至22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4%至43.02亿元 [3]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为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母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 [3] - 2024年,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30.60%,2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2][5] 出海交易情况 - 自2018年以来,公司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13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6个分子实体,潜在总交易额约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6亿美元,另获若干合作伙伴股权 [6] - 2023 - 2024年,公司有3起对外授权受市场关注,涉及PARP1小分子抑制剂HRS - 1167等药物 [7] - 2025年以来,公司再签2笔对外授权交易,涉及Lp(a)抑制剂HRS - 5346等药物,累计达成15笔对外授权交易 [8][9] 研发投入情况 - 2022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维持在60亿元之上,2024年猛增至82.28亿元 [10]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5.33亿元,同比增长25.66% [10] 创新产品矩阵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另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