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导电型碳化硅衬底
icon
搜索文档
“A+H”碳化硅衬底第一股,天岳先进港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50
上市表现 - 天岳先进于8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价为45 6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6 54%,收盘报45 54港元/股,上涨6 4%,总市值达217 4亿港元 [1] - 公司发行价为42 8港元,全球发售4774 57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比35 00%,国际发售占比65 00%,募资总额20 44亿港元,净额约19 38亿港元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天岳先进成立于2010年11月,专注于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半绝缘型和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应用于微波电子和电力电子领域 [3] - 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2024年市场份额为16 7%,并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率先完成2英寸到8英寸商业化,同时推出12英寸衬底 [3] - 天岳先进是唯一"A+H"上市的碳化硅衬底公司,2022年1月1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3] 募资用途 - 募资净额19 38亿港元将主要用于扩张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加强研发能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3]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 68亿元,同比增长41 37%,归母净利润1 8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1 5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 08亿元,归母净利润851 82万元,扣非净利润359 58万元 [4]
晶盛机电:12英寸碳化硅尚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条件
巨潮资讯· 2025-08-09 12:12
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 - 公司已实现6-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长晶技术自主可控,但当前扩产重点为8英寸衬底而非12英寸 [1] - 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高压充电、储能及轨道交通等高压大功率场景 [1] - 在光学级碳化硅领域,公司已稳定量产8英寸晶体,并加速12英寸光学级衬底的产业化验证 [1] 12英寸衬底产业化现状 - 12英寸碳化硅上下游生态仍处于前期验证阶段,尚未达到大规模产业化条件 [1] - 公司推进12英寸衬底将取决于产业链成熟度及客户需求,而非单纯技术能力 [1] - 天岳先进等竞争对手已开始推广12英寸衬底,但行业整体产业化进度受限 [1] 研发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持续加大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研发投入,聚焦技术领先优势 [1] - 目标市场涵盖新能源汽车、光伏、5G通信、AR眼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技术路线选择兼顾当前市场需求(8英寸)与前瞻性布局(12英寸验证) [1]
济南加快推动标志性产业链能级跃升
新华网· 2025-07-17 09:45
济南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 济南市提出聚焦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动态优化产业链体系,目标是2025年13个标志性产业链群营收规模总量达到1.1万亿元 [1]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发挥"总链长+链长+链主"工作机制优势,动态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精准招商 [3] - 济南市已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04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13个,包括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二期等重点项目 [4] 产业链能级提升 - 济南市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5] - 依托天岳先进等龙头企业,槐荫区已形成集成电路闭环式产业链条,天岳先进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 [5]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8%,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3.9%,吸引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供应商约10家在济南设厂 [6] 项目招引与建设 - 济南市将加快招引落地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做优做强"13+34"产业链 [2] - 围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产业链重点项目策划和实施力度,指导企业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3] - 对产业链重点项目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简化审批程序,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3]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 济南市1717家"规上"工业企业有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0% [6] - 山东矗峰重工扩建年产2万台高端化、智能化高空作业平台项目,融资需求3亿元,达产后年均产值与收入将双超10亿元 [7] 产业链生态建设 - 济南市建立供需"三张清单",每条标志性产业链每年组织4场以上供需对接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8] - 深化区域供需对接,推动济南都市圈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9] - 集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资源,做实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强化创新驱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