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RF)芯片

搜索文档
看好中国AI芯片,高盛连续第四次上调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目标价
华尔街见闻· 2025-10-06 10:24
高盛看涨中国半导体行业 - 高盛在近一个月内第四次上调对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目标价,认为它们将长期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驱动的芯片需求增长 [1] - 高盛将中芯国际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1170港元,A股目标价上调至2110元人民币,同时将华虹半导体目标价大幅上调34%至1170港元,并维持对两家公司的“买入”评级 [1] - 高盛认为市场对中国半导体公司的估值正在重估,并以此为依据更新了其估值模型 [4] AI模型技术突破与成本降低 - DeepSeek近期发布的实验性新模型DeepSeek V32-Exp显著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成本,使其API费用下降超过50% [1] - 该模型引入了创新的DSA技术,显著提升了处理长文本时的训练和推理效率,其API成本下降了50%至75% [2] - 目前DeepSeek模型的输入成本已降至每百万token 02-2元人民币,输出成本为每百万token 3元人民币 [2] - 高效AI模型的推出将极大地降低AI技术的使用门槛,促进技术普及,并直接转化为对算力基础设施和相关硬件的增量需求 [2] 本土AI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 - 中国本土AI生态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包括寒武纪、华为昇腾和海光信息在内的本土芯片供应商迅速宣布其产品已完成对DeepSeek V32-Exp的适配 [2] - 芯片供应商与模型开发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快速迭代的开发闭环,确保了芯片算力得到最优化利用 [3] - AI服务器供应商如华为和阿里巴巴正在通过其SuperPod等技术开发更高效的网络能力,以便在AI训练中连接和利用更多芯片,弥补单颗芯片的算力限制 [3] 半导体晶圆厂的受益逻辑 - 尽管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核心产能集中于成熟制程,但两家公司仍将从AI驱动的需求增长中获得长期发展动力 [4] - AI的普及将带动一系列外围芯片需求的增加,包括用于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芯片,以及用于各类AI设备的蓝牙/WiFi、图像传感器、射频和微控制器等,这些芯片大多采用成熟制程 [1][4] -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中芯国际正在扩大其7纳米/14纳米产能,而华虹半导体则计划在其下一座晶圆厂中迁移至28纳米,并可能在未来进一步推进技术 [4] 估值模型更新细节 - 对于华虹半导体,目标价从8750港元上调至1170港元,涨幅达34%,新的目标价基于688倍的2028年预期市盈率折现得出 [4] - 对于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上调至1170港元,估值模型基于更新后的629倍2028年预期市盈率,旨在反映“中国半导体板块正在进行的重估” [5] - 高盛基于196%的A-H股平均溢价,将中芯国际A股目标价定为2110元人民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