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CIS)

搜索文档
长光辰芯IPO①:长光所“扶马冲A股”未果,关联收入腰斩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10
公司上市动态 - 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2] - 公司曾尝试在科创板上市但未成功,后转向港股市场 [3][5] - 在递交港股招股书的同时,公司宣布向全体股东派发股息1850万元 [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下游应用于机器视觉、科学仪器、专业影像等领域 [3] - 2024年工业成像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5.2%,科学成像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6.3%,均位列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6] - 2023年营业收入6.04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6.7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和2.49亿元 [7]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创办初期控股股东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旗下奥普光电,后王欣洋通过增资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2017年王欣洋以每注册资本6元的价格认缴新增注册资本600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46.63% [8] 核心团队与技术背景 - 实际控制人为王欣洋、张艳霞夫妇,王欣洋拥有浙江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历背景 [8] - 多位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任职经历,包括副总经理马成、监事周泉等 [9][10][11] - 核心团队成员中多人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形成校友网络 [12] 技术与专利 - 公司拥有已注册发明专利49项,约一半形成于核心技术人员与长光所存人事关系期间 [14] - 子公司长光圆芯继受取得部分专利,由长光集团以投资形式注入 [14] 关联交易与业务支持 - 2020年至2024年,长光所及其关联方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分别为0.35亿元、0.87亿元、1.36亿元、1.1亿元、0.39亿元 [15] - 关联方营收下降后,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大幅下降,利润有所下滑 [15]
长光辰芯拟发行H股并在联交所上市 工业成像收入位居全球第三
证券时报网· 2025-06-22 19:04
公司动态 - 凌云光参股公司长光辰芯于6月1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1] - 凌云光目前持有长光辰芯10.22%股份[2] - 长光辰芯曾计划科创板IPO拟募资15.57亿元但于今年1月撤回申请[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长光辰芯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提供商[2] - 公司产品涵盖九大系列应用于工业成像、科学成像、专业影像和医疗成像领域[2] - 已掌握11项核心技术包括全局快门像素、HDR像素、高灵敏度像素等[2] 市场地位 - 2024年工业成像收入全球排名第三、中国第一占15.2%市场份额[3] - 2024年科学成像收入全球排名第三、中国第一占16.3%市场份额[3] - 全球CIS市场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8.6%[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604.4百万元增至2024年673.0百万元增长11.4%[3] - 毛利率2022-2024年分别为76.2%、63.5%、59%[3] - 2022年净亏损84.1百万元2023-2024年净利润169.8百万元和197百万元[3] 募资用途 - 拟用于主要应用场景的研发及产品迭代[4] - 计划建立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中心及区域总部[4] - 将采购研发设备、测试仪器并建立研发团队[4]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王欣洋与张艳霞夫妇合计控制49.53%股份[4] - 奥普光电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5.56%[4] - 凌云光直接持股10.22%[4]
“中国首善”投300亿元建的大学,获批设立!今年将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证券时报网· 2025-06-21 23:03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设立 - 教育部批复设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创办 是探索高起点 小而精 国际化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积极尝试 [1] - 学校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办学性质为民办 今年正式招收本科生 首批设置数理基础科学 智能制造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 [4][8] - 宁波市政府出资160亿元选定校址 规划用地2300亩(约150万平方米) 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投资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还将投入200亿元以上办学资金 总投入超300亿元 [7] - 学校计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1万人 本科 硕士 博士比例为4:3:3 已引进院士16人 国家级人才52人 联合知名大学招收243名博士生 获批省级科研平台5个 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3.7亿元 [7][8] 虞仁荣慈善与商业背景 - 虞仁荣是豪威集团董事长 2024年以53亿元捐款成为"中国首善" 其中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豪威集团5000万股股票 [3][9] - 虞仁荣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是传奇的"清华EE85班"成员 该班级人才辈出 被称为"撑起中国半导体领域半壁江山" [9] - 豪威集团是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CIS)龙头企业 CIS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汽车和安防等领域 [9] 中国CIS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国产CIS芯片供应商格科微 豪威集团 思特威合计占手机摄像头用CIS领域57%市场份额 豪威集团销量已超越三星 [10] - 从全球CIS销售金额看 三家中国厂商合计收入仅为索尼的三分之一 海外厂商仍占据超75%市场份额 [10] - 豪威科技发布OV50X芯片 技术水平已追上索尼LYT-900 在28nm制程工艺下 国内成熟制程供应充足 看好国产CIS芯片加速替代趋势 [10]
“中国首善”投300亿元建的大学,获批设立!今年将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证券时报· 2025-06-21 22:43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获批设立 - 教育部于6月20日批复设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该学校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创办 定位为高起点 小而精 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2] - 学校办学性质为民办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规划用地2300亩(约150万平方米) 宁波市政府出资160亿元选定校址 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投资超300亿元用于基建和办学 [8][9] - 学校首批设置数理基础科学 智能制造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 2024年启动浙江省内本科生招生 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首年不分专业 [9] 学校发展规划与科研实力 - 学科布局聚焦理学 工学 信息 商科四大领域 兼顾特色人文社科 创校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8] - 计划十年内实现在校生1万人规模 本科 硕士 博士比例为4:3:3 初期与国内外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2022年已招收首批研究生 [9] - 筹建期间已引进16名院士 52名国家级人才 联合知名高校培养243名博士生 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 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3.7亿元 [11] -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智能制造等六大前沿领域 已形成特色科研成果 [10] 创始人虞仁荣背景与行业地位 - 虞仁荣为豪威集团董事长 2024年以53亿元捐赠额成为胡润慈善榜"中国首善" 捐赠主要投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4][13] - 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EE85班) 该班级校友包括兆易创新 卓胜微 格科微等半导体企业创始人 被誉为"中国半导体半壁江山" [13] - 豪威集团是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CIS)龙头 在手机CIS领域销量超越三星 2024年国产CIS厂商合计占57%市场份额 [13][14] 国产CIS行业动态 - 中国CIS厂商销量增速显著 但销售额仅为索尼的三分之一 全球市场75%份额仍由海外厂商占据 [14] - 豪威科技2025年发布的OV50X芯片性能已对标索尼LYT-900 技术差距缩小 国产28nm成熟制程产能充足 加速替代趋势明确 [14]
CIS市场竞争,加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4 11:09
索尼集团市场份额目标推迟 - 2025年实现60%市场份额的目标将推迟 主要由于2024年主要客户销售额低于预期及中国高端市场竞争加剧[1][2] - 2024年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与上一年持平为53% 预计2025年达到56%[2] - 索尼半导体强调将继续以60%市场份额为目标运营业务 通过技术优化和加速新品上市实现目标[3] 索尼半导体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财年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部门销售额预计达1.79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2%) 营业利润2611亿日元(同比增长35%)均创历史新高[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有利汇率、产品结构改善及移动设备传感器销量增长[2] - 业务战略聚焦灵敏度/噪声、动态范围、分辨率、读出速度和功耗五大功能轴 计划推出技术平衡性更强的产品[3] 智能手机CIS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CIS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至44亿颗 索尼保持第一 中国企业格科微(第二)和豪威科技(第三)分列二三位[5][8] - 格科微出货量同比大增34% 得益于高成本效率和轻晶圆厂模式转型 加速开发5000万像素产品[8] - 豪威科技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4% 其5000万像素传感器OV50H因性能与价格优势获中国厂商广泛采用[9] 行业技术趋势与挑战 - 每部智能手机平均摄像头数量从2023年3.8个降至2024年3.7个 但CIS出货量仍因终端需求复苏增长2%[8] - LOFIC和多光谱技术或推动市场平均售价提升 但2025年CIS出货量可能因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因素小幅下降[9] - SK海力士退出CIS业务可能为中国供应商创造新增长机会[9]
CIS市场竞争,加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4 11:05
索尼集团图像传感器业务表现及市场动态 核心观点 - 索尼集团预计2025年实现60%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的目标将推迟 主要由于2024年主要客户销售额低于预期及中国高端市场竞争加剧 [1][2] - 2024年公司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与上一年持平为53% 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56% [2] - 索尼仍保持全球智能手机CIS出货量第一 但中国竞争对手格科微和豪威科技增长迅猛 [5][6][8] 财务与业务表现 - 索尼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部门2024财年销售额预计达1 799万亿日元(同比+12%) 营业利润2611亿日元(同比+35%) 均创历史新高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有利汇率 产品结构改善及移动设备传感器销量提升 [2] - 索尼半导体提出五大技术发展轴(灵敏度/噪声 动态范围 分辨率 读出速度 功耗) 将加速新产品市场化以应对竞争 [5]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CIS出货量预计44亿颗(同比+2%) 索尼保持第一 格科微(同比+34%)和豪威科技(同比+14%)分列二三位 [5][6][8] - 格科微通过轻晶圆厂模式提升成本效率 豪威科技凭借高性价比5000万像素传感器OV50H获中国厂商青睐 [6][8] - SK海力士宣布2025年退出CIS业务 可能为中国供应商创造新机会 [8] 技术趋势与市场挑战 - LOFIC和多光谱技术有望推高CIS平均售价 但2025年出货量可能因智能手机摄像头数量减少(2024年3 7个/台 vs 2023年3 8个/台)而小幅下滑 [9] - 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智能手机市场形成压力 [9]
智能手机CIS市场TOP3,国内公司占据两席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1 10:21
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预测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CIS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至44亿颗 [1] - 每部智能手机的平均摄像头数量将从2023年的3.8个减少到2024年的3.7个 [4] - 受LOFIC和多光谱技术进步推动,未来市场ASP预计上涨 [6] 主要厂商竞争格局 - 索尼保持市场第一位置,出货量略有增加,得益于生产良率提高和高端智能手机需求增长 [4] - 格科微(Galaxy Core)位居第二,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34%,凭借高成本效率增加Android订单 [4] - 豪威科技(OmniVision)排名第三,预计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4%,得益于50MP产品扩张 [5] 技术发展趋势 - 格科微加速开发5000万像素等高像素产品,转型轻晶圆厂运营模式增强竞争力 [4] - 豪威科技50MP图像传感器OV50H因性能和价格优势获中国主要制造商广泛采用 [5] - SK海力士宣布2025年3月退出CIS业务,可能为中国供应商创造新增长机会 [5]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地缘政治紧张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2025年CIS出货量同比略有下降 [6] - 每部智能手机摄像头数量持续下降被视为CIS需求下降的因素之一 [6]
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9:13
公司子公司情况 - 浙江美地车载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13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生产、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技术服务等,为浙江美迪凯光学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 - 浙江美鑫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27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等,公司持股96.67% [3][4] - 捷姆富(浙江)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25日,注册资本725万美元,主营光电子器件制造,浙江美迪凯光学半导体有限公司持股51%,外资股东合计持股49% [6] - 美迪凯(浙江)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27日,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业务涉及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公司持股70.55% [9][10] 财务与经营数据 - 浙江美地车载医疗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数据经审计,2025年1季度数据未经审计 [2] - 浙江美鑫半导体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数据经审计,2025年1季度数据未经审计 [5] - 捷姆富(浙江)光电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数据经审计,2025年1季度数据未经审计 [7] - 美迪凯(浙江)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数据经审计,2025年1季度数据未经审计 [11] 担保事项 - 公司拟为7家子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担保,以满足其生产经营需求 [13][14] - 担保方式包括连带责任保证、抵押及质押,子公司少数股东可能需提供同比例担保或反担保 [1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93,247.28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8.57% [19] 董事会与监事会决议 - 董事会审议通过授信及担保议案,认为担保对象经营稳定、风险可控 [15]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不分配利润的预案,因公司业绩亏损且需投入新项目 [28][29] - 监事会同意开展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稳定境外收益 [34] 行业与公司发展 - 消费电子行业受国际贸易环境及周期性波动影响,2024年市场呈现回暖趋势,本土品牌高端化需求推动复苏 [44] - 公司处于技术攻关与产能扩张期,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1.38%,但净利润尚未转正因产能爬坡及折旧费用增加 [45] - 半导体声光学产品已量产应用于OPPO、小米等手机,射频芯片及封测业务订单量逐步攀升 [46]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672.71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8.30亿元 [47]
电子行业周报:影石创新新品热销引发市场关注,历经十载反超GoPro问鼎全球
华安证券· 2025-04-28 0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 - 04 - 21至2025 - 04 - 25)上证指数周涨跌+0.56%,深证成指涨跌幅为+1.38%,创业板指数涨跌幅+1.74%,科创50涨跌幅为 - 0.40%,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0.83% [4] - 影石全景相机Insta360 X5热销美国,上市首日登上全球多个平台单品销售榜单第一,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连续六年全球第一,2024年预计达81.7% [5] - 影石创新凭借产品实力和迭代创新,从2017年规模仅为GoPro四十分之一,到2024年上半年反超,成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领域“双料冠军”,业务延伸至机器人等领域 [6] - 全景相机在机器人视觉、直播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未来渗透率有望增加 [7][9] - 人工智能要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AI智能硬件终端包括AI耳机、AI眼镜等,涉及众多相关公司 [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重要细分电子行业新闻梳理 电子行业要闻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CIS)出货量达44亿颗,同比增长2%,每台智能手机平均搭载摄像头数量从2023年的3.8个降至2024年的3.7个,索尼出货量稳坐第一,格科微同比增34%,豪威增14% [16][20]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达7160万部,小米时隔10年重返第一,华为第二,OPPO第三,vivo第四,Apple同比下降 [22][24] - 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华为市场份额超四分之三,荣耀第二,OPPO第三 [25][28] - 习近平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要在基础理论等方面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 [28][29] - 预估2025年笔电品牌出货成长率将由3.6%下修至1.4%,若关税协商破局,出货年增率恐下探至 - 2.1% [31][32] - 影石全景相机Insta360 X5在美国热销,上市首日登上多平台销售榜单第一,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高,产品功能受用户欢迎,业务有延伸 [33][35]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板块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周涨跌+0.56%,深证成指涨跌幅为+1.38%,创业板指数涨跌幅+1.74%,科创50涨跌幅为 - 0.40%,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0.83% [46] - 板块行业指数中光学元件表现最好,涨幅3.61%,模拟芯片设计表现较弱,跌幅6.22%;板块概念指数中富士康产业链指数表现最好,涨幅3.14%,AI算力指数表现最弱,跌幅0.50% [46] 电子个股表现 - 本周表现最好的前五名个股分别是致尚科技、奥比中光 - UW、西陇科学、贝仕达克、立昂微;表现较弱的是惠伦晶体、思瑞浦、圣邦股份、雅创电子、晶丰明源 [62] - 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五名个股分别是胜宏科技、芯原股份、南亚新材、蓝黛科技、翱捷科技 - U;表现较弱的是波导股份、国星光电、国光电器、生益电子、亚世光电 [62]
思特威:一季度净利同比大增 进一步夯实国产CIS领域优势地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19 10: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8亿元,同比增长108.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2662.76%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108.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 [1]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净利润率提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驱动业绩高速增长 [1] 业务板块表现 智能手机领域 - 2024年营收32.91亿元,占主营收入55.15%,同比增长269.05% [2] - 高阶旗舰手机产品营收占比超50%,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2] - 未来将优化产品性能(动态范围、噪声、功耗),完善差异化产品矩阵 [2] 智慧安防领域 - 2024年营收21.50亿元,占主营收入36.03%,同比增长28.64% [2] - 迭代产品性能优异,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 汽车电子领域 - 2024年营收5.27亿元,占主营收入8.83%,同比增长79.09% [3] - 车规级CIS解决方案覆盖车型项目增加,智能驾驶及舱内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3] - 未来将丰富车载产品矩阵,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 [3] 机器视觉领域 - 产品应用于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3] - 未来聚焦高端核心技术突破,拓展应用场景 [3]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4.47亿元,同比增长56.35%,累计授权专利464项(境外96项) [4] - 荣获IC设计、图像传感器等领域多项奖项 [4] - 市场地位:全球安防CIS出货量第一(2020-2023)、车载CIS全球第4/国内第2(2023)、手机CIS全球第5(2024年份额11.2%) [4] 未来战略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矩阵,提升用户体验 [5] - 巩固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领域优势,拓展新兴应用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