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单快反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升级中国服装制造,Shein 独有的算术题
晚点LatePost· 2025-10-17 15:29
公司市场地位与模式 - 2024年公司凭借1.5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5] - 公司销售额从2022年开始超越ZARA[4] - 公司采用无门店、纯线上海外销售模式,1-2周内将图纸制成成衣,7天内送达全球主要市场[23] 供应链数智化升级 - 公司推行“小单快反”模式,首单测试款仅生产100-200件,生产周期7-15天,帮助供应商将库存率保持在低个位数,远低于行业30%的平均水平[6] - 公司自建数字化系统洞察趋势、分发订单,并通过现场培训帮助供应商优化流程,解决货物错发问题[6][7] - 公司宣布5年内投入5亿元赋能供应商,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帮助超200家合作供应商工厂、超52万平米厂房完成升级改造,近3.3万人受益[8][9] 生产工具与效率创新 - 公司设备工具研究部累计开发170多种创新工具,并向供应商交付近6000件,相关工序效率平均提升80%[9][11] - 研发的特殊缝纫机压脚使装饰辅料钉装效率提升7倍,装拉链模板使操作时间缩短50%并降低对技术工的依赖[9][10] - 与合作伙伴研发的全自动开袋机解决了面料弹性折边问题,并被非供应商企业购买[11] 上游技术与绿色创新 - 公司研发的冷转印活性墨水数码印花技术替代传统水洗工艺,2024年生产约38万件牛仔服装,相当于节水超1万吨[14][15] - 联合东华大学研发“中聚体”再生涤纶技术,可回收废旧瓶片和工业废丝,目标于2030年实现31%再生纤维替代[16] - 在仓储环节推广屋顶光伏和能效提升措施,并投放新能源电车替换柴油卡车以减碳[18] 生态协同与外溢效应 - 与海柔创新合作的柔性仓储方案将仓储面积提升40%-50%,项目交期从90天缩短至60天[20][21] - 海柔创新将合作经验复制到欧洲连锁服装品牌,使其存储效率提高50%、拣选效率提高60%[22] - 公司在肇庆投资35亿元建设智慧产业园,预计年出口额35亿元,创造2万多个就业机会[23] - 广州增城的供应链项目总投资达百亿元,达产后预计年出口额超千亿元人民币,可引进人才约10万人[23]
“小单快反”神话褪色,快时尚遭遇行业拐点
创业邦· 2025-05-21 18:34
核心观点 - 2025年快时尚行业将面临重大挑战,主要源于美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终结,对中国"小单快返"商业模式造成冲击 [3][4] - 传统快时尚巨头(如Indiex、迅销、GAP)可能短期受益,但行业整体规模可能下滑 [3][24][26] - "小单快返"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低成本、快速周转)将被削弱,导致行业格局重塑 [6][7][16] - 短期内难有有效应对策略,产业外迁、模式调整或平台化改革均存在明显弊端 [18][19][20][22] - 长期来看,"小单快返"代表的柔性供应链仍是行业发展趋势,但短期需应对逆周期压力 [28] "小单快返"商业模式的挑战 成本侧压力 - 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关税从120%削减为54%,但100美元固定费用保留,实际税率约30%,显著增加成本 [8] - 跨境电商利润率本就低于传统快时尚品牌(以Shein为例),关税成本从0%增至30%进一步挤压利润 [8][10] - 货物依赖空运(如Shein),无法通过船运摊平边际成本 [8] 清关周期延长 - 原T86清关模式(≤800美元免税快速入境)取消,清关周期可能延长4-6天 [13][14][16] - "小单快返"的7天周期优势丧失,库存周转效率与传统快时尚(如Indiex的14天)差距缩小 [13][16] - 美国电商退货率高达16.9%(2024年),关税政策下退货成本可能成倍增加 [16] 短期应对策略的局限性 产业外迁困境 - 东南亚/南美缺乏柔性供应链产业基础,无法复制中国50公里内完成"纱线-面料-成衣"的全流程网络 [18] - 美国纺织业萎缩(仅剩约100家纺织厂,服装织造就业下降65%),难以支撑快速响应需求 [19] 商业模式调整风险 - 放弃"小单快返"将导致与传统快时尚正面竞争,但后者线下渠道和管理能力优势难以短期弥补 [19] - Shein收购Forever 21后未能实现协同,后者母公司已申请破产保护 [19] 平台化转型难题 - 北美本地电商(如亚马逊)具备供应链和仓储优势,可快速复制营销创新 [20] - 平台化需大量资本开支,但跨境电商融资渠道收窄且运营成本陡增 [22] 行业格局变化预测 传统快时尚的有限受益 - Shein等提价5%-15%(女装8%),但相比传统品牌仍有20%-30%价格优势 [24] - 传统品牌2016-2018年复合增速最高仅10%,三年增量不足70亿美元,难以承接Shein流失市场 [25][29] 行业规模萎缩风险 - 快时尚非刚需,价格敏感性强,Shein/Temu美国销售额已下降23%/17%(4月末数据) [24] - 贸易摩擦将导致全行业短周期内市场规模萎缩 [26] 长期发展展望 - "小单快返"本质是信息技术与AI驱动的产业升级,代表柔性供应链发展方向 [28] - 历史表明阶段性困难不会阻碍技术进步(如工业革命、交流电普及) [28] - 企业需积蓄动力应对逆周期,等待技术或商业突破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