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相机
icon
搜索文档
以数据见证专业:QYResearch行业数据引用案例精选( 2025年10月)
QYResearch· 2025-10-31 18:48
QYResearch的观点和数据因被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证券公司及媒体频繁引用与转载,而享有高度的品牌知名度。其权威 认证确保了所提供的行业分析及定制报告的可信度与专业度,是业界信赖的优选。 【2025年行业数据引用案例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上海富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恒州博智出版的车载ISP市场报告 0 1 上海富瀚微电子递表港交所! 据QYR(恒州博智)统计,2024年全球车载ISP市场销售额已达到相当规模,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保持增长趋势。 来源:网易,百度 更多:https://www.163.com/dy/article/KD6I5R2R05568W0A.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7458586470471813𝔴=spider&for=pc 相关报告《2025-2031全球与中国车载ISP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如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钠离子电池市场报告 0 2 大消息!603876,秒速封板!A股超级赛道,涨停潮! QYResearch乐观预测,到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521 ...
大疆凭什么如此凶猛
半佛仙人· 2025-10-31 18:17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906篇原创 1 对手们看着大疆的表现,就像是当年曹操在长坂坡看到赵子龙。 错了。 2个礼拜前写过大疆降价的事情,在大部分论调都是大疆顶不住之类的情况下,我给出的 结论是,大疆比想象中要凶狠太多,他们不是防守,而是进攻,要从根源上解决对手,这 是强者的策略。 十几天过去了,数据再一次证明了你的网络好友佛子老师从来不玩儿马后炮。 看看这个可怕的成绩,这是消费者真金白银的认可。而且这几个数据还没包括横扫行业的 p o c ke t系列。 (信息来自3 6氪) 这个数据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全景相机领域。 厉害的不是4 3%的市占率,厉害的是,从0到拿到4 3%的市占率,大疆用了多少时间? 3个月。 说是乱杀有些过头了,说是速通又有些保守了。 那真是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为什么我之前就敢说大疆是进攻? 因为很多人对大疆的想象是强。 大疆的强,一般人根本想象不了。 远 了 不 说 , 就 说 这 回 再 次 在 全 新 领 域 展 现 出 恐 怖 实 力 了 , 从 无 人 机 到 运 动 相 机 到 全 景 相 机,一次成功有运气的成分,两次成功可能是运气太好,三次成功就是毫无水分,是超一 流的水准 ...
刘靖康阴阳垄断,影石对大疆针尖对麦芒,影像赛道一山不容二虎?
36氪· 2025-10-29 17:59
10月28日,2025年硬件行业的"当红炸子鸡"影石创新(影石Insta360母公司)董事长刘靖康的一则朋友圈引发热议,其先致敬大疆创新创始人、董事长汪 涛,结果却在评论区"话锋一转",疑似暗指大疆垄断,这让两家公司"针尖对麦芒"的对阵之势显露无疑。 影像赛道一山不容二虎? 业务层面,影石与大疆都隶属于影像赛道,但两者也曾井水不犯河水,岁月静好。此前有数据显示,影石是全球全景相机的王者,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 大疆多年稳居消费级无人机之王,市场份额超过70%。这样看,刘靖康指称大疆DJI垄断似乎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嫌疑。只是从商业层面看,企业能凭本事 实现事实上的"垄断"也不见得是贬义,就像英伟达、苹果等巨头在各自领域做到的一样,这是实力。 影石敢于公开叫板大疆的转折点发生在25年6月,前者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今年科创板首家注册通过企业,发行价47.27元,最新股价300.91元,4个月暴 涨536.6%,最新市值来到了1207亿。 影石上市后股价飙升,刘靖康成了90后新首富,并多次给员工花式撒钱。与此同时,影石加速业务扩张,8月中旬官宣并公测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雷科技已评测, ...
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投资界· 2025-10-25 14:33
核心观点 - 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通过把握确定性趋势实现成长,重点关注自主可控、AI技术革命及资本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3][4][6] - 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创业板和科创板进入技术性牛市,企业应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4][18] - AI浪潮是当前最重要的增量市场,企业需提升自身“AI含量”以获得高估值,无AI不性感,无AI无高估值 [4][16] 行业选择与战略方向 - 坚持“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战略,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拓展,例如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和工业软件 [8][9] - 行业选择前所未有地重要,应选择新兴高成长的朝阳行业,避免处于衰落的行业,例如新基建公司寒武纪营收利润市值高速增长,而旧基建公司萎缩 [10][11] - 企业应大胆转型至高成长的新兴行业,例如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赛道,三瑞智能因此利润达4亿元并即将上市 [11] 企业运营与竞争力构建 - 通过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力,例如比亚迪通过垂直一体商业模式降低成本,在低价车市场盈利 [11][12] - 技术创新是打出差异化的关键,能帮助企业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竞争,例如华为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车厂,问界车均价超40万尊界超100万 [12][13] - 摆脱内卷、全面出海至关重要,出海占比高的企业财务数据更好,例如道通智能(仅次于大疆的无人机公司)和追觅科技(多国扫地机器人市占率第一) [14][15] AI技术应用与转型 - AI不仅创造新产业,也彻底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可通过AI转型获得高速增长,例如弘信电子从传统FPC制造转型算力,三年营收从20亿增至80亿,市值达两三百亿 [16] - 企业需评估并提升自身“AI含量”,资本市场正对AI进行系统性重估,达晨内部投资组合也考核“AI含量” [16][17] - 构建产业生态能力至关重要,技术是入场券,生态是护城河,例如智谱AI因生态建设好而在大模型竞争中领先 [17] 资本市场展望 - 资本市场发生积极变化,IPO受理情况改善,前三季度比去年有很大提高,达晨系今年已有4家企业挂牌上市或过会,12家企业IPO获受理 [18] - 创业板改革吸引未盈利公司上市,例如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仅88天,显示资本市场包容性提升 [18]
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出海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15 19:51
民营企业角色与转型趋势 - 民营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 [1] - 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是自身发展需要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1] - 企业出海从过去的"代工贴牌"转向自主品牌出海,在全球市场塑造"中国创新"与"中国潮流"形象 [2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 大湾区正把发展引擎向以高素质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切换 [4] - 大规模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创新生态释放巨大创新动能,推动企业通过技术、设计、品质和创新塑造品牌价值 [3]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首次排名全球第一,"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第二次入围世界百强榜 [21] -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4%,高于欧盟平均水平,部分核心区域达到以色列、韩国等创新强国水平 [21] 企业案例与市场表现 - 影石创新2024年创造50亿元营收,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达81.7%,意味着全球每售出10台全景相机就有8台来自该深圳品牌 [8][11] - 宝安区有全景相机、骨传导耳机等23个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微电机、LED超高清显示屏等36个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13]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吹瓶技术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虽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但2024年公司业务预计仍将增长20%左右 [13] - SHEIN凭借数字化柔性供应链优势,2025年1月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服装时尚类购物网站之一,2024年全球时尚市场份额增长0.24个百分点至1.53% [22] 区域合作与产业协同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三年来,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6521家澳资企业落户,2024年上半年澳资企业增加值接近19亿元人民币,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区域 [16][17][18] - 合作区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8家,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1家 [20]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聚集科技企业447家、科研人才数量超1.5万人,南沙研发投入强度达5.45% [21] - 香港的商业模式和项目特点适合向海外推广产品,被视为企业出海的桥梁 [20]
产品千元降价后,大疆往何处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06:57
大疆降价行动 - 公司于10月9日对多款重要产品进行大幅降价,包括云台相机Pocket 3、运动相机Action 4及Mini 4K航拍无人机,部分产品直降千元左右 [1] - 此次降价幅度大、范围广,对于发布已两年且长期处于“预售”状态的Pocket 3而言非常罕见 [1] - 突然降价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导致退货物流成本增加、客服挤兑及“等等党”群体出现的潜在风险 [1]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1] -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32%放缓至2025年的20% [2] - 竞争对手不断增加,例如影石创新进军无人机市场,GoPro等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攻势凛冽,导致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 [2] - OPPO等新对手宣布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 [2] 公司创新挑战与增长焦虑 - 公司产品近年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例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与前代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未有大的突破 [2] - 公司试图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于7月底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进军影石创新核心市场,并于8月6日发布历经4年研发的扫地机器人DJI ROMO,但新品尚缺乏足够竞争力 [3] - 降价行为被视为公司应对增长引擎失速与竞争壁垒被侵蚀的被动反击,目的是降低门槛以快速吸引新用户进入其生态系统 [3] 降价策略的潜在影响 - 降价策略可能扩大市场份额,但会降低盈利水平,并可能引发连锁价格战,破坏行业生态,导致行业利润被压薄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 [3] - 该策略属于权宜之计,公司需要进行深刻的身份转变,从依赖技术壁垒的“硬件征服者”转变为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构建者” [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要超越渐进式产品迭代,通过颠覆性创新解决无人机领域的痛点,如在载重能力、续航焦虑、防丢功能等方面实现突破 [5] - 技术进步带来新机遇,例如利用高压或中压电线为飞行中的无人机自动充电的新技术,可显著提升续航能力和飞行半径 [5] - 企业的长期护城河终究建立在科技创新实力、用户持久信任与品牌卓越价值之上 [5]
户外徒步火了!从景区到无人之境 走出万亿新消费
中国证券报· 2025-10-06 08:47
户外运动消费趋势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5] - 根据规划,到2025年末中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 [2] - 户外运动逐渐从“小众”向“大众”、从“专业”向“生活方式”渗透,消费边界进一步打开 [5] 徒步活动市场热度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 [4] - “徒步一日游”“爬山徒步”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4] - “周末短途户外”已成为城市人群主流休闲方式,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量超106万篇,互动量达7000万次,总曝光量突破76亿 [4] 户外装备与智能影像设备市场 - 单个消费者为凑齐冲锋衣、徒步鞋等户外装备花费近3万元 [5] - 近三年共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通过不同模式进入中国市场 [6] - 国内品牌伯希和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已跻身中国内地三大国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列,市场份额达5.2% [6] - 大疆Pocket 3自2023年发布以来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6] - 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领域市占率超80%,并推出全球首款8K全景无人机及首款口袋相机GO Ultra [7] 政策与产业融合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并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8] -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呈现普及化、多元化、专业化和融合化趋势,与文化旅游和商业融合不断深入 [8] - 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被视为连通文旅、体育、科技融合的万亿级生态的入口 [8]
影石挥刀砍向大疆:是勇士屠龙?还是以卵击石?
36氪· 2025-09-25 07:19
公司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从IPO发行价47.27元大幅上涨至9月24日收盘价300.31元,增幅近十倍 [1] - 2025年半年报发布后次日(8月29日),股价应声大跌8.48%,最低至315元/股,总市值跌破1300亿元 [4] - 股价随后快速反弹,并于9月3日创下377元/股的历史新高 [6]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公司实现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3] - 实现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仅微增0.3%,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3] - 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是营收绝对主力,上半年收入31.59亿元,占总营收86.05% [7] 业务区域分布与市场地位 - 海外市场是公司核心营收来源,上半年境外销售收入26.3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2.38% [7] - 美国市场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55.2%;欧洲市场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31.2%;日韩市场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51.9% [7] - 公司在全景相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7.2%,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近80% [14] - 在运动相机领域,公司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GoPro [14] 研发投入与战略转型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5.62亿元,较去年同期2.8亿元同比飙升100.35%,研发费用率从11.55%提升至15.30% [8] - 研发资金主要集中于四大方向:多传感器融合感知避障导航系统(本期投入1.33亿元)、新一代一体化全景相机(本期投入0.92亿元)、新一代穿戴式相机(本期投入0.49亿元)、智能飞行机器人(本期投入0.4亿元)[8] - 与无人机相关的四项关键技术总开支超3.14亿元,占总研发投入55.8%,显示公司决心开辟无人机第二战场 [9] 核心业务市场前景与挑战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有限,2023年仅为50.3亿元,预计到2027年理想情况下仅增长至78.5亿元 [17] - 公司主要产品所属关税类别(8529.89系列)税率为35%,相对较低,但未来加税空间较大 [20][21]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6.06% [21] 无人机新业务机遇与竞争 -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在2024年达到59.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65亿美元,并以12.8%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141.7亿美元 [22] - 公司于2025年6月科创板上市后宣布将无人机业务定为下一战略目标,并计划于2026年1月正式发售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 Antigravity" [22] - 无人机赛道已有绝对强者大疆,且大疆已于2024年7月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反向切入公司核心业务领域 [24][25] - 公司CEO刘靖康将进入无人机领域形容为"地狱模式",认为需要技术和方案上的突破性创新而非微创新 [28]
中国制造业崛起,美国专家叹服:GPS芯片价格暴跌,产业格局大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55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 - 美国在制造业领域已难以与中国抗衡 [1] - 中国凭借强大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不断冲击全球产业格局 [3] - 中国工业战略将高科技高利润产品转化为大众消费品 [5] 具体行业影响案例 - 北斗系统导致美国GPS芯片价格从数千美元降至1美元左右 [3] - 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总额屡创新高 [5] - 中国运动相机品牌凭借高性价比抢占美国市场份额迫使传统巨头降价促销 [6]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建成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超级制造工厂实现从"什么都造不了"到"什么都造得好"的飞跃 [6] - 小型家具企业能在48小时内完成从设计到出货的全过程 [6] - 珠三角地区依然是全球电子产品零部件主要供应基地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8] 美国企业面临挑战 - 西方同行陷入价格战泥潭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3] - 美国企业陷入降价则利润受损不降价则销量下滑的两难境地 [6] - 供应链转移至其他国家的尝试证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难以撼动 [8]
美国专家称制造业无法与中国竞争,GPS芯片价格从数千美元跌至1美元,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15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态势 - 美国经济专家认为美国在制造方面完全无法和中国竞争 [1] - 中国大规模制造导致西方同行面临价格战或倒闭风险 [3] - 中国通过工业战略将高科技产品转化为平价商品并获取巨大市场份额 [5] 具体行业案例 - 北斗系统使GPS芯片价格从数千美元降至1美元左右 [5] - 中国通过12年技术创新提升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7]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2023年出口总额突破万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近30% [9] - 中国在汽车制造和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领域位居世界第一 [9] - 中国家具企业可实现48小时内快速出货 [15] - 中国产躺椅通过TikTok推广年销数十万美元 [15] - 中国设计液压升降椅销售额突破数百万美元 [15] 产业基础与发展历程 - 中国建成世界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 [11] - 2009年起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 [13]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13] - 出口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13] 对西方企业的影响 - 中国运动相机在主流电商平台登顶销量榜 [17] - 挤压美国GoPro市场份额 [19] - 美国公司被迫降价导致利润削薄和研发投入不足 [19] - 形成恶性循环:压缩利润空间→削弱研发能力→丧失技术优势 [21] - 美国企业陷入降价亏本或不降价滞销的两难境地 [21] 供应链转移挑战 - 苹果将iPhone组装转移到印度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 [23] - 供应链转移可能导致成本不降反升 [23]